鍾文雄 / 一零四資訊科技(股)公司資深副總經理暨人資長 / 社團法人中華人力資源管理協會 理事長 原文出處:104人資法寶
人資部門每每讓部門主管及高階主管質疑,教育訓練課程真的有達到組織需求嗎?還只是年度大拜拜,流於形式的必修課程。
員工透過許多令人感動、興奮的互動式、體驗式課程就能改變行為,為組織帶來經營績效嗎?還是如一般的順口溜:上課時萬分感動,下課後一動也不動。主要的原因是出在人資部門辦理訓練課程時,並沒有認真設想訓練的目標為何?學員上完課就會改變行為嗎?辦訓的重點是企業如何透過適當的機制與安排,促進受訓學員將課程所學運用於工作上,或展現適當的獎勵、鼓勵措施來促進訓練效果,達到個人、工作團隊及組織績效的改善。
從人力資源發展的角度來看,訓練課程在連結訓練目標與訓練課程的設計後,雖然講師、教材與教學環境都能按訓練計畫執行,但學員是否能將所學運用在實務工作上,才是確保訓練成效展現的重要基礎,因此本文擬就企業有效達成訓練目標的方法與工具加以探討。
訓練後行為移轉的理念
訓練課程是一種人才的投資,如果學員能夠在工作崗位上,將課程所學加以充分運用,則訓練投資就會有回報,如果未能學以致用,那麼訓練課程只是在浪費時間、浪費錢而非有效益的投資。
學習行為移轉的重要關係人
為使訓練課程所學能夠運用在實務工作上,在執行訓練課程之前,受訓的學員、學員的直屬主管與公司辦訓單位都是最重要的關係人,三方的夥伴關係缺一不可,有些公司會透過訓練合約的簽署,來確保三方都願意全力支持訓練課程的執行,以及課後學習成果的行為移轉作業。
1.受訓學員承諾願意全心全力投入在訓練課程的學習過程,以及課程後續的行為移轉到工作上的活動。
2.學員的直屬主管必須承諾在訓練期間,會協助學員在現行工作上的妥善安排,使其可以心無旁騖地接受訓練課程,並在後續學習移轉工作職場的配套措施給予全力支持。
3.辦訓的人力資源單位必須承諾提供符合學員需求的課程,擔任受訓學員與高層主管的溝通橋樑,確保學員能在愉快、安心的學習環境下接受訓練課程。
學習行為移轉工作的障礙
學員為何不能將所學學以致用,一般而言企業內將訓練所學運用在工作上的障礙,可以歸類為以下三大類:
1.受訓學員的個人因素
a.缺乏學習動機
b.學員的學習能力不佳
c.學員的專注力不足
d.對個人未來發展與課程內容不抱期許
e.曾在學習上遭受挫折
2.訓練課程設計的教學因素
a.訓練環境受到干擾影響
b.訓練目標不明確
c.訓練內容與職務無關
d.訓練課程設計及教學方式不適當
e.沒有設計講師回饋及後續行動追蹤機制
3.職場環境的組織因素
a.高階主管支持不夠
b.企業的氛圍、規範與職場文化的支持不夠
c.學習內容與試/用無法合一
d.直屬主管對訓練的不用心
e.學員的時間不夠、時機不對與適用性不足
增進行為移轉與維持的二十種方法
負責辦訓的人資單位主管,最擔心課後學員很快被工作任務與生活瑣事所淹沒,唯有妥善的課程設計與執行,在課後建構延伸學習方案、學習的組織擴散機制、有系統的個人發展計畫(Individual Development Plan),以及針對學員行為改變與訓練成效的持續追蹤等作業,才能確保訓練課程的有效性,而不只是把課程執行完畢就好。企業内要能將訓練課程所學,有效的運用在工作上,有二十種方式建議可以設計在課中與課後的延伸。
活動中:
1.使用課後行動方案(Action Plan)。
2.安排學員校友日活動。
3.由學員製作課後在工作上的運用案例,並加以分享與擴散。
4.設立結業生聯誼會及網路或實體互動社群。
5.編撰時事通訊,提供課程相關文章及心得分享。
6.蒐集課程相關負面/批評的報告,做為辦訓持續改善的參考。
7.執行專案任務指派。
8.課程的安排宜廣泛而非太過密集,以免造成壓力,影響到日常工作的推展。
9.課後向高階主管及經營團隊進行簡報。
10.學員分組及搭檔訓練。
11.在工作場所、訓練前及訓練後進行行為改變的觀察與評估。
12.將工作輔導列入訓練計畫中。
13.提供職能(包含核心、管理與專業職能)評鑑機會。
14.為學員安排訓練行政協調人員。 15.成立教育訓練顧問委員會。
16.運用學員與主管的實習、問卷調查與訪談。
17.製作工作行為清單(Check List)。
18.簽署受訓學員、學員主管與辦訓單位三方的”訓練課程表現合約”。
19.針對各部門的課程需求提供特定、客製化課程,減少對異質的部門提供”單一規格”課程。
20.舉辦訓練課程後競賽,獎項規劃儘量豐富,以激發學員參與的熱情。
結論
綜上所述,要執行訓練課程並不難,但是要能夠確保訓練課程的有效性,讓公司各級主管與同仁都信任與支持訓練課程,就必須在企業組織環境,受訓學員、學員的主管與辦訓單位的通力合作下,使得課程所學能夠在組織內持續延伸與擴散,改變學員的績效行為,最終回饋到組織的整體營運績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