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會董事長的故事 陳俊朗與陳彥翰

愛無所畏 他是我老爸
2019年7月5日傍晚,台北101外牆亮燈「陳爸 陳俊朗、李承翰警員,謝謝您們的愛,愛著這片土地。」繁華喧囂的台北,這晚,令人動容。兩位平民,在同一天離世,同樣用生命守護台灣。其中,陳爸陳俊朗,「孩子的書屋」創辦人,因為放不下台東弱勢孩童,在當地犧牲奉獻20年,本來就不有錢了,寧可再散盡家財,也不放棄任何人。7月4日陳爸心肌梗塞、送醫途中過世,享年55歲,留下九間書屋的六十多位員工和兩百多位孩子。長子陳彥翰接班,他如何接續?

<更多精彩故事>

「 『獨木舟環島,怎麼可能?!』老爸就是能做給你看。他是個浪漫的英雄主義者,兩艘獨木舟加上一塊布就變帆船,指派誰當船長、誰當舵手、誰當二副,光聽,你就覺得好美,你就會想前進,真的帶孩子們乘風破浪、划向太平洋,大家驚呼『哇塞』,不只眼睛發亮,腦袋也被打開!」

沒時間難過!趕鴨子上架的28歲英雄

陳爸在世時,其實已經安排長子陳彥翰接班,當時規劃用五年時間穩紮穩打,等陳彥翰三十歲左右正式接棒。但陳爸驟逝,陳彥翰沒有太多時間難過,也沒有逃避和喘息的空間。父親的「孩子的書屋」是甜蜜的重擔,也是他最重要的任務,他一肩扛起,提前三年獨挑大樑。

對年紀尚輕的陳彥翰來說,壓力怎麼可能不大!
過去,他戰戰兢兢,只敢做小的決定,「錢是大家的善款,背後是幾百人、幾千人的心意,不能隨便用。該買這批貨?該和這位農戶契作?一次就幾十、幾百萬,每個決定都關乎太多人。如果因為我的操作和判斷失誤,就會對不起大家。」

他也知道自己趨向保守,總覺得組織經營不能如此。「情感上會有很多掙扎跟碰撞,有的時候,即便數據再清晰,自認已經分析得很徹底,仍有很多變數。」

接班,大我小我的拉扯與妥協

陳彥翰接班是陳爸早有的安排,畢竟這個大兒子,根本是他復刻版,兩人不論是思考模式,或是搓手、摸耳朵等不經意小動作,都極為雷同。「他的核心觀念、想法,只有我懂,由我來執行,比較不會走鐘!」

陳彥翰高雄大學財經法律系畢業,喜歡邏輯、理性思考。但就算是唯一人選,要放下一切,全身心投入父親的公益事業,仍需經過幾番掙扎,畢竟,成為司法官,是陳彥翰從小學六年級以來的夢想。

「爸爸做書屋,從不考量收入,這件事當然也是我想做,且認為該做的!但總覺得應該放在家庭、事業有成之後,好像要先顧好自己、再談助人;媽媽則是怕我辛苦,擔心我後悔,希望我多考慮未來。」

從拉扯、到妥協、再到臨時提前接棒,陳彥翰完成法律專業訓練的人生規劃,只能先暫時往後擺放。

和書屋孩子分享爸爸

陳爸從江湖浪子到孩子守護者的善行義舉,早已傳散千里!年輕時,在台北賣過房子、車子、棺材,混過黑社會、經營過酒店、開過情趣用品店,工作忙碌,一個月見不到孩子幾次,「現在這樣說很奇怪!但我跟弟弟晚上常抱在一起大哭,覺得很孤單、沒人陪。」陳爸驚覺與家人距離日漸拉大,1999年決定回到家鄉台東,徹底修復親子關係。兒子們上課,他在家念書,準備考書記官;兒子們下課,他陪伴。從生活、運動到課業,無一不參與。

陳彥翰甚至主動「出借老爸」,揪爸爸去學校說故事。「他愛看書,聯想力也很強,會把故事說得活靈活現,每次都在最精彩的地方說『好!我們今天就講到這!』喜歡吊大家胃口,看大家迫不及待的表情『蛤~』」。就這樣,陳爸圈了一群小粉絲,放學後會主動跑去陳彥翰家,最多時達五、六十人,大家一起聽故事、做功課,「孩子的書屋」慢慢成形。

孩子們像群跟屁蟲,黏在陳爸身邊,父親被「共享」,陳彥翰吃味嗎?他直呼,「完全沒有耶!體會過孤單無助,反而覺得跟爸爸羈絆更深了。」他還身兼小老師,指導其他孩子功課。「看到對方成績進步變好,比自己第一名還開心。」「就像一個大家庭,那個童年非常非常的快樂!」

讓愛制度化,傾家盪產也不後悔

歡樂背後,陳爸看到台東偏鄉深層的社會問題:隔代教養,父母酗酒、吸毒的單親孩子,回家被酒醉父母拳打腳踢,放學沒地方去,吃飯有一頓沒一頓。陳爸向來豪氣,直接跟麵攤老闆說,「這幾個小孩沒地方吃飯,吃飯都算我的!」陳爸真想為孩子們做些什麼,不只說故事。

他自掏腰包成立書屋,短短幾年時間用光500萬積蓄,甚至負債借款,一度靠泡麵度日。陳彥翰說,前十年根本是死命硬撐,當時社會風氣,對公益慈善接受度極低,覺得爸爸以正義之名,行詐騙之實,「大家都自顧不暇了,你在假高尚什麼?」

但這個思考不一樣的爸爸,捨不得這群在地的「黑孩子」,總是希望有人拉他們一把,培養一技之長,讓他們轉向陽光,在曬了太陽之後,可以有健康、黝黑的膚色,徹底轉身。

榮獲「第三屆ADA新銳建築獎首獎」的青林書屋,就是黑孩子工班一磚一木親手建造完成,這群16-20歲的孩子,曾混幫派、打架、酗酒,到現在已能獨立接案。2017年開幕的黑孩子黑咖啡,也是孩子們學習咖啡知識、烘焙技能的實作平台,靠與旅行社合作、舉辦商業化促銷活動,2019年末已損益兩平。

延續守護,創新傳承

以前,「孩子的書屋」靠的是精神領袖陳爸,拍胸脯、掛保證,一種個人專屬獨特魅力;現在,陳彥翰接棒的年輕團隊,靠的是來回討論與共識決,以及逐漸成型的SOP標準作業流程,建立更有效率的照顧及育成。希望藉由書屋20年的品牌力跟影響力,翻轉偏鄉產業結構問題!

他從一位失職父親,變成上千孩子口中的陳爸;他從一位不滿30的大男孩,變成延續父親典範的社會企業家。
當台北101外牆熄燈,繁華都市裡的車水馬龍,我們會記得,在台東偏鄉,曾經有這樣一個人,願意為愛付出這麼多力量。他說過「就算只能吃一碗飯,也要分半碗飯給馬上餓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