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安靜離職」了嗎?企業觀察3成員工已在「工作中」離職|104玩數據

  工作只想低空飛過就好?當心你出現安靜離職徵兆!104玩數據調查,企業觀察30.8%的員工正在安靜離職;工作「做完」而非「做好」,是安靜離職的最大徵兆,占73.8%;不想承擔被額外賦予重任的壓力,是安靜離職的主要原因、占54%。如何破解安靜離職?104職涯診所Podcast EP162163創業家兄弟共同創辦人郭家齊提出「8/2法則」,保留20%的力氣尋求工作突破,或每三個月實驗不同的專案,在乏味的工作中找到樂趣。104人力銀行行銷長張寶玲提出「4C心法」:control掌握工作進度、concentrate提高工作專注度、connect人際互動、comfort舒適放空,協助職人緩解壓力,適時充電。

近日社群媒體提到的「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指的是,員工在工作上消極應付主管交辦的事項,只以最低標準完成工作,毫不積極進取。為了解職場氛圍,104玩數據於10/4~10/13啟動網路問卷調查,有效樣本:1,012份企業人資與用人主管、556份求職會員,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各為正負3.08%~4.16%。摘要如下:

【關鍵數字篇】

數字一:30.8%

企業觀察公司目前大約有30.8%的員工「安靜離職」,平均每十位員工,有三位消極應付主管,只以最低標準完成工作。最明顯的前五大徵兆是:工作內容完成就好,無法精進工作內容(73.8%)、工作內容完成就好,多餘時間能逛網拍、處理私事(49%)、開會不會主動發表意見,只期待會議趕快結束(44.4%)、除了原先律定的工作內容外,交辦新任務總是找理由拒絕(42.2%)、每天看著辦公室的時鐘,只想準時下班(39.0%)。

數字二:71.5%

為什麼安靜離職?企業和職人的原因大不相同!企業多半認為,員工怕壓力、怕承擔;員工多是「錢,沒給到位;心,委屈了!」受訪的求職會員自覺處於安靜離職狀態的前五大原因:無法獲得相對應的薪資報酬(71.5%)、對公司或主管的價值觀或目標不認同(60.9%)、不想犧牲身心健康及生活品質,只求工作與生活平衡(59.1%)、無法了解工作的價值與意義,成就感低落(45.6%)、不想承擔被額外賦予重任後帶來的壓力(45.2%)。

數字三:13.6%

安靜離職醞釀久了,可能誘發行動或降低工作品質!受訪企業中,平均13.6%的員工已準備離職、或正要離職。為縮小勞資雙方的認知差距,受訪求職會員希望企業採取三大措施緩解安靜離職:加薪(63.3%),提撥更多利潤和福利與員工共享(54.4%),改善並增加員工與主管或公司溝通管道(50.9%)。和企業端的方式大不相同。企業傾向採取:改善並增加員工與主管、公司溝通管道(49.9%)、職務輪調或調整工作內容(36.2%)、提供員工提振士氣等教育訓練課程(27.8%)。

【專家教戰篇】

    如何在一成不變的工作中找到熱情?104職涯診所Podcast EP162163集創業家兄弟、PopChill拍拍圈共同創辦人郭家齊,教你用三大心法:定頻溝通、三個月哲學與80/20法則;104人力銀行行銷長張寶玲,也以Control、Concentrate、Connect、Comfort的4C原則,教你破解安靜離職。

郭家齊的三大心法

一:定頻溝通 不等績效考核驚喜開獎

郭家齊指出,「台灣工作者不太回報!」導致出現做了一堆事主管卻不知道,結果被假設成都沒在做事。「回報不是拍馬屁」,建議養成與主管回報的習慣,每1、2周與主管溝通,主動詢問真實評價與可以改進的地方,而非等到績效考核才驚喜開獎。遇到主管躲得越遠越好,不是健康的職場行為。

二、三個月哲學 尋求職涯突破口

郭家齊分享,他剛畢業時有朋友選擇創業,「20幾歲創什麼業?」那個朋友卻說,若每三個月換一個題目,到60幾歲除非運氣很差,不然總會中一個。這個想法不代表要一直換工作,而是可以在職涯一直尋求突破口,一個職務並不是埋頭苦幹,可以每年嘗試新的突破,當打中一個,就會是人生的代表作。

三、80/20法則 在乏味日常找到樂趣

每天都在做例行工作感到疲乏?郭家齊建議可使用80/20法則,工作時間80%投入頻繁工作,20%去追尋讓大家驚訝的事情。他分享曾經有一名客服,除了回答顧客問題例行工作之外,也額外整理出客服常會面對的問題,協助其他客服解決問題;同時也進一步站在主管視角,給予輪班建議。當站在公司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工作並尋求突破,會讓工作變得很有趣。

104人力銀行行銷長張寶玲的4C原則

工作本來就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外部大環境的影響,內部競爭的壓力,確實會讓大家喘不過氣。透過4C原則掌握工作並為自己充飽電。

1.Control:盡可能掌握工作的時程和進度。

2.Concentrate:工作時認真工作,休息時就休息,掌握好當下的節奏。

3.Connect:維持良好的社交關係,不論是以往的同學與同事,甚至是最親密家人,都應該要為他們預留足夠的互動時間。不要一下班就躲進自己的私人空間,缺少互動。

4.Comfort:為自己保留一點時間也是很重要的。除了可能的放空發呆,有時候,閱讀一本好書、看上一部好劇、散步運動走路都不錯,重點是讓自己覺得安心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