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勞工目前的就業現況、求職歷程如何?對自己的職涯發展,以及對政府措施又有什麼期望?勞動部於民國113年進行的「15-29歲青年勞工就業狀況調查」報告將深入探討青年勞工在當前經濟環境中的挑戰與機遇。
文/《104職場力》
本文導覽
為了解青年勞工的就業狀況,勞動部於113年10至11月期間,以「參加勞工保險、就業保險及職業災害保險」之15-29歲本國籍受僱青年勞工為調查對象,辦理「15-29歲青年勞工就業狀況調查」,計回收有效樣本4,091份,調查統計結果摘述如下:
青年勞工現職工作的計薪方式以佔比76.1%的月薪制為主,其次是占11.8%的時薪制,底薪加業績獎金占8.2%,其餘給薪方式比率皆不及4%。
月薪計 | 日薪制 | 時薪制 | 按件計酬 | 底薪加業績獎金 | 無底薪績效制 |
76.1% | 3.3% | 11.8% | 0.5% | 8.2% | 0.1% |
調查指出,青年勞工曾於現職工作獲得加薪的比率達72%,其獲加薪的10項原因中,以「公司全面調薪」占 29.8%最高,「個人在原職務表現良好」占 26.5%次之;另外「個人職務晉升」、「個人服務年資增加」、「配合基本工資調整」等都有20%以上的比率。
公司全面調薪 | 29.8% |
個人在原職務表現良好 | 26.5% |
個人職務晉升 | 25.8% |
個人服務年資增加 | 24.8% |
配合基本工資調整 | 23.5% |
試用期滿調薪 | 17.1% |
公司獲利增加 | 6.2% |
個人完成新訓練課程或取得新證照 | 5.9% |
業務增加 | 4.8% |
公司擔心我會離職 | 2.0% |
青年勞工於應徵現職工作時有提出薪資期望者占41%,未提出占59%,提出者仍未過半。
提出者的原因以「已經設定理想的薪資水準」、「已知道一般薪資行情」的比率較高,分別占48.9%、42.4%。
已經設定理想的薪資水準 | 48.9% |
已知道一般薪資行情 | 42.4% |
因面試者詢問 | 37.0% |
做為談判的基礎 | 11.0% |
未提出之原因以「雇主給的薪資福利已符合自己的期待」占44%最高,「認為薪資不是重點,想先累積經驗」占29.5%次之。
雇主給的薪資福利已符合自己的期待 | 44.0% |
認為薪資不是重點,想先累積經驗 | 29.5% |
覺得自己學經歷等尚不足,不敢要求 | 20.7% |
只想趕快找到工作,對薪資沒有要求 | 17.8% |
擔心影響應徵結果 | 11.9% |
自認為爭取也沒用 | 10.9% |
其他 | 7.4% |
青年勞工「沒有或很少加班」的比率佔65.6%較高,「有時或經常加班」者佔34.4%;平均每週工作時數為38.7小時。
從每週工時來看,青年勞工以「40小時~未滿41小時」占 73.2%最高;「未滿40小時」占 14.5%居次;再來提升至「44小時以上」,佔11%。
未滿40小時 | 40小時~未滿41小時 | 41小時~未滿42小時 | 42小時~未滿44小時 | 44小時以上 | 平均每週工作時數/小時 |
14.5% | 73.2% | 0.2% | 1.2% | 11.0% | 38.7% |
男性中有時或經常加班者占35.1%,女性占33.7%,有時或經常加班之男性平均每月加班15.6小時,女性11.4小時。
有時或經常加班比率 | 加班有領取加班費或轉換補休 | 加班無領取加班費或轉換補休 | 平均每月加班時數/小時 | 平均每月領取加班費或轉換補休時數/小時 | |
男 | 35.1% | 31.8% | 3.3% | 15.6 | 13.9 |
女 | 33.7% | 29.1% | 4.7% | 11.4 | 9.3 |
依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最新統計結果,工業及服務業受僱青年員工之112年總薪資平均數為51.5萬元,總薪資中位數為45萬元,分別年增2.8%及3.6%,其中未滿25歲者各為39.7萬元及37.6萬元,25~29歲則各為58.4萬元及50萬元。
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平均數及中位數部分,113年各為3.4萬元及3.1萬元,分別年增2.8%及2.3%,其中未滿25歲者各為2.7萬元及2.8萬元(可能與部分工時者占比較高有關),25~29 歲則各為3.9萬元及3.4萬元。
非學生青年勞工初次就業年齡平均為21.8歲。平均求職時間為2.1個月,求職時間以「1個月以內」占63.8%為最高,其次「逾1個月~3個月」占21.3%,兩者合計占85.1%。
1個月以內 | 逾1個月~3個月 | 逾3個月~6個月 | 逾6個月 | 平均尋職時間/月 | 平均年齡/歲 |
63.8% | 21.3% | 7.3% | 7.6% | 2.1 | 21.8 |
非學生青年勞工初次求職未遭遇困難的比率為53.6%,有遭遇困難者為46.4%。
非學生青年勞工初次就業考慮的11項因素中,以「工作穩定性」及「薪資及福利」為主,分別占51.6%及46.7%,其餘「通勤方便」、「能學以致用」、「能學習到知識技能」占比亦均約30%。
工作穩定性 | 51.6% |
薪資及福利 | 46.7% |
通勤方便 | 33.3% |
能學以致用 | 31.7% |
能學習到知識技能 | 29.2% |
符合自己興趣 | 23.8% |
有發展前景 | 20.8% |
工作負擔較輕 | 6.2% |
有挑戰性 | 5.2% |
有升遷機會 | 3.6% |
其他 | 0.8% |
遭遇困難者有9項原因,其中以「不知道自己適合做哪方面工作」占53.3%最高,其次是「經歷不足」占46%。
不知道自己適合做哪方面工作 | 53.3% |
經歷不足 | 46.0% |
求職面試技巧不足或不會寫履歷 | 36.0% |
技能不足 | 31.0% |
工作內容要求不了解 | 18.3% |
適合的職缺少 | 14.4% |
學歷不足 | 8.8% |
求職管道不足 | 8.1% |
其他 | 1.1% |
非學生青年勞工認為,就業資訊有助於初次求職的比率為85.4%,認為沒幫助的則佔14.6%。
認為有幫助之資訊以「面試或求職技巧」占70%最高,「就業市場與情勢分析」占56.3%次之,「熱門行職業介紹」占30.1%居第三。
面試或求職技巧 | 70.0% |
就業市場與情勢分析 | 56.3% |
熱門行職業介紹 | 30.1% |
職業訓練訊息 | 29.6% |
撰寫中英文履歷技巧 | 25.6% |
創業資訊 | 11.6% |
其他 | 0.0% |
非學生青年勞工踏入職場後平均做過2.2個工作,其中有41.1%不曾換過工作,換過5個以上工作則占3.2%;現職工作年資平均為2.5年,比每一工作平均時間(工作總年資/工作個數)1.8年多0.7年,顯示青年勞工踏入職場,歷經就業市場磨合期後,工作穩定度隨之提升。
不曾換過工作 | 換過1個 | 換過2個 | 換過3個 | 換過4個 | 5個以上 | 平均做過幾個工作/個 | 平均工作總年資/年 | 平均現職工作年資/年 |
41.1% | 30.3% | 14.3% | 7.1% | 4.0% | 3.2% | 2.2 | 4.0 | 2.5 |
青年勞工想續任現職者占66.1%(男性佔67.2%、女性佔65.2%),想轉換工作者占33.9%(男性佔32.8%、女性佔34.8%)。
沒打算換工作 | 有打算換工作 | |
總計 | 66.1% | 33.9% |
男 | 67.2% | 32.8% |
女 | 65.2% | 34.8% |
想轉換工作的原因以「薪資及福利不符期望」占53.4%最高,其次為「工作無發展前景」占 35.2%,「想更換工作地」占27.6%再次之。按性別觀察,結果也是如此。
薪資及福利不符期望 | 工作無發展前景 | 想更換工作地點 | 工作太累、壓力大 | 興趣不合 | 個人技能無法有效發揮 | |
總計 | 53.4% | 35.2% | 27.6% | 19.5% | 12.8% | 11.6% |
男 | 54.9% | 35.7% | 24.7% | 18.3% | 15.4% | 12.4% |
女 | 52.3% | 34.9% | 29.9% | 20.5% | 10.9% | 11.0% |
PS.表格上打算轉換工作的原因僅列出比率較高的項目。
青年勞工近一年有參加教育訓練者占50.8%,未參加者占49.2%。
有參加教育訓練者,以「專業技術訓練」占58.1%最高,「職業安全訓練」占47.6%次之,其他選項比率都低於15%。
專業技術訓練 | 58.1% |
職業安全訓練 | 47.6% |
電腦相關課程 | 13.0% |
人際關係溝通協調 | 12.2% |
銷售或顧客服務之訓練 | 11.5% |
一般行政事務 | 10.5% |
領導統御業務管理 | 4.9% |
語文 | 4.5% |
其他 | 0.2% |
未參加者,原因以「工作太忙,沒有時間參加」占36.2%最多,「不知道哪裡有提供訓練課程的機構」、「目前的技能夠用,不需要再參加訓練」分別占 20.8%、19.5%。
工作太忙,沒有時間參加 | 36.2% |
不知道哪裡有提供訓練課程的機構 | 20.8% |
目前的技能夠用,不需要再參加 | 19.5% |
沒有適合的訓練課程 | 11.5% |
參加訓練的費用太高,負擔不起 | 8.1% |
參加訓練對升遷或尋(轉)職沒有幫助 | 3.7% |
其他 | 0.2% |
63.6%的青年勞工持有證照,其平均證照數為3張,以擁有「技術士證」者占57%最多,其次為「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考試及格證書」占27.1%。
按性別觀察,女性持有證照比率為66.7%,較男性59.7%高出7個百分點。
79.7%的青年勞工沒有打算到海外工作,有打算者續降至20.3%。其中,男性有打算到海外工作者占21.4%,高於女性19.3%。
沒有打算到海外工作 | 有打算到海外工作 | |
總計 | 79.7% | 20.3% |
男 | 78.6% | 21.4% |
女 | 80.7% | 19.3% |
有打算赴海外工作者,各國意願以「東北亞」占44.7%最高,「美國、加拿大」占38.8%次之、「紐澳」占37.8%再次之;另外,「中國大陸、港澳」、「歐洲」分別占22.1%、20.7%,至「東南亞」占比則大減至13.9%。
東北亞 | 美國、加拿大 | 紐澳 | 中國大陸、港澳 | 歐洲 | 東南亞 | 中南美洲 | 其他 | |
總計 | 44.7% | 38.8% | 37.8% | 22.1% | 20.7% | 13.9% | 2.1% | 0.2% |
男 | 47.7% | 45.2% | 34.8% | 19.5% | 21.2% | 15.9% | 2.7% | - |
女 | 42.1% | 33.1% | 40.6% | 24.4% | 20.2% | 12.1% | 1.5% | 0.4% |
青年勞工知道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各種就業服務管道的比率以「就業博覽會」及「公立就業服務機構」較高,分占71.1%、60.2%。
知道 | 不知道 | |
就業博覽會 | 71.7% | 28.3% |
公立就業服務機構 | 60.2% | 39.8% |
台灣就業通 | 47.2% | 52.8% |
0800-777888客服專線 | 13.0% | 87.0% |
希望政府提供促進青年就業服務項目,以「提供就業服務及資訊」、「辦理專業技能訓練」及「提供面試技巧及產業趨勢等研習課程」較多,分別占 40.1%、31.2%及27.6%。
提供就業服務及資訊 | 40.1% |
辦理專業技能訓練 | 31.2% |
提供面試技巧及產業趨勢等研習課程 | 27.6% |
辦理徵才活動 | 27.0% |
結合學校辦理在學青年職場見習 | 21.6% |
提供職涯諮詢或職業心理測驗 | 17.0% |
辦理畢業青年職場見習 | 16.6% |
提供創業貸款 | 13.9% |
提供創業資訊及課程輔導 | 11.4% |
提供法令宣導及工作權益等說明課程 | 9.8% |
提供成功案例以供學習 | 5.1% |
其他 | 0.6% |
透過這些數據,不僅能反映青年勞工在求職過程中所面臨的困難和心聲,所產生的洞見也能幫助政策制定者持續改善青年勞動市場,進而促進就業成長與社會穩定。
以上資訊及圖表節錄自勞動部113年15-29歲青年勞工就業狀況調查統計結果,如您需要更豐富的提要分析,請點擊下方按鈕獲取詳盡報告資訊!
延伸閱讀:
不少人使用OpenAI 的ChatGPT 、Google的Gemini ,或是X的Grok 等AI人工智慧 ,更有網友分享經驗,提到自己會以「謝謝 」、「你好」、「不好意思」向AI寒暄詢問問題,不過這動作可能會讓業者燒了「數千萬美元」的支出。
AI 來襲,職涯選對了嗎?技嘉科技搶占 AI 先機,提供高薪、前沿科技與頂尖資源,助你穩站科技浪潮!2025 夢想職缺全面開放,立即卡位,解鎖職場無限可能!
不少企業透過側錄軟體、生物特徵識別、大數據分析等AI技術與科技設備監控員工工作績效,有侵害勞工隱私疑慮。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指出,AI監控涉及勞工人格權與個人資料保護,影響層面廣泛,呼籲政府研擬適當的保障措施。
扛著12強和經典賽資格賽的壓力,龍貓教練曾豪駒的教練哲學深刻影響了中華隊的表現。他以「失敗是勝利的過程」心態面對挑戰、建立球員的心理安全感,並以無私的領導風格和專注當下的理念,使球隊能在壓力下表現出色,最終逆轉贏得2026年世界棒球經典賽的門票。
近年因為#MeToo事件,大家都非常重視「職場性騷」的相關議題,但也有不少工作者發問,到底該如何區分之間的界線?是否在日常中不慎碰觸到同事的身體、造成當事人不適,就有可能構成「性騷擾」案件呢?律師提醒:是否構成違法的「性騷擾」仍應綜合審酌事件的相關脈絡,以「理性第三人」立場、被害人角度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