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服務業:百貨重回零售寶座、吃到飽復甦、電商一家獨大 航海王後來怎麼了?

天下雜誌
2023.07.12
1755次觀看

去年5月疫情延燒台灣,服務業宛如洗三溫暖,不同行業盛衰興替,面臨諸多挑戰。邊境解封、政策解禁,挺過疫情的衝擊,迎面而來的是缺工及大環境通膨影響。餐飲需求爆發、百貨業者重回零售業營業額寶座,而電商、車市、航運的發展又是如何?

文/羅璿 由天下雜誌授權轉載(原文發布時間:2023-05-16)

從「外熱內冷」到「內火外寒」,服務業去年宛如洗了三溫暖,食衣住行育樂,不同行業盛衰興替,挺過大疫後,繼續迎擊缺工與通膨考驗。蛻變的服務業,如何再燒旺柴火?

百貨去年週年慶、聖誕節迎來報復性消費,重回零售業寶座,擠下疫情間篡位兩年的超商。
百貨去年週年慶、聖誕節迎來報復性消費,重回零售業寶座,擠下疫情間篡位兩年的超商。圖片來源:黃明堂
天下雜誌授權轉載

疫情邁入第3年,餓壞了的服務業,終能在2022下半年大快朵頤。

去年5月,遲來的疫情追上台灣,單日確診人數直逼十萬人,觀光餐飲寒到最低點。10月中,長達938天的邊境隔離終止,緊接著百貨週年慶、聖誕節、跨年,台灣上演一場不斷延期的派對。捷運、百貨人滿為患,民眾活動搶票搶到手軟,餐廳訂位得碰運氣。

餐飲》聚餐需求爆發,吃到飽復甦顯著

悶壞了的消費者,第一站先外出用餐。根據經濟部統計處,去年餐飲業營業額比2019年高出6.6%,顯示餐飲業已重拾疫情前的成長曲線。內用為主的吃到飽、聚餐型餐廳復甦最顯著。近年狂催生燒肉、鍋物等年輕品牌的王品,去年台灣地區業績激增30億,EPS創下五年新高,重返觀光股王。

聚餐型餐廳在疫情間受傷最重,隨著陰霾遠離,去年復甦也最顯著。
聚餐型餐廳在疫情間受傷最重,隨著陰霾遠離,去年復甦也最顯著。(謝佩穎攝)
天下雜誌授權轉載

「疫情對我們是弊大於利,」王品集團董事長陳正輝不諱言,解封後,王品過去幾年的改革才發揮效益,台灣地區迎來近7年獲利最高點。

藏壽司、饗賓盡情展店,營收漲幅超過5成,擠進服務業成長最快50強。瓦城、豆府也繳出亮眼成績。

2022年年底,展覽、活動和演唱會接連發,寬宏藝術年營收翻了3倍,五月天御用的必應創造也成長5成5。錢櫃、好樂迪爬出營運谷底,中止連3年營收下滑。尾牙、婚宴爆棚,助力雲品轉虧為盈;寒舍第4季也重返獲利。

(延伸閱讀:104 餐飲業工作機會

百貨》重返零售寶座,Outlet登上成長王

百貨也迎來絕地大反攻。經濟部統計處資料顯示,百貨去年營業額高達3946億,比疫情前的2019年多了快400億,重奪綜合零售業寶座,踢下得意兩年的超商。

百貨龍頭新光三越,近年深耕數位會員經營、疫情間持續改裝,去年稅後純益衝到27.64億,創下6年來新高。談疫情,新光三越總經理吳昕陽感性引述村上春樹的小說《海邊的卡夫卡》,「暴風雨結束後,我們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人。」

商場類型中,Outlet尤其亮眼。經濟部統計處資料顯示,Outlet近3年營業額平均年增9.3%,優於百貨整體0.2%。據購物中心情報站,擁有許多獨家名牌的華泰名品城Outlet,去年業績成長達47.14%,首度擠進全台僅有12家的百億商場俱樂部。

Outlet近3年營業額平均年增9.3%,優於百貨整體0.2%。
Outlet近3年營業額平均年增9.3%,優於百貨整體0.2%。(黃明堂攝)
天下雜誌授權轉載

勤業眾信消費產業負責人呂宜真指出,疫後電商普及,消費者更重視實體購物的體驗,而Outlet提供多元的餐飲、娛樂、住宿需求,還能同時滿足老人與小孩,吸引力強。

(延伸閱讀:104 批發零售業工作機會

航空、旅宿》缺工長期難解,反彈緩慢

相較餐飲與百貨的V字反彈,仰賴海外旅客的航空與旅宿業復甦平穩。「觀光旅遊呈現結構性肥,」林原慶比喻,目前台灣入境人數少,仍靠國旅撐,仰賴入境客的業者還在咬緊牙根。他觀察,南投、日月潭、宜蘭、花蓮等國人特別愛去地區的飯店住房率與房價,雙雙超越疫情前。但台北、桃園等過去主要靠商務與外國旅客的都會區,仍不見旅客。

外國旅客還沒來,國人已經急出國,雄獅在12月谷底回升,創下34個月來營收新高。旅客回流、航空運價下修,華航、長榮也逐漸提升客運比重。虎航業績翻了4倍多,衝上服務業成長第一名。

海外旅遊復甦、星宇加入航空戰局,航空競爭將更激烈。呂宜真指出,消費者在疫後更注重體驗,航空公司除了優化硬體設備,也正透過活化會員制、聯名餐點、提取行李等細緻服務吸引旅客,同時佈局東南亞轉機北美的新航線。

星宇加入航空戰局,疫後更注重消費者體驗。
星宇加入航空戰局,疫後更注重消費者體驗。(謝佩穎攝)
天下雜誌授權轉載

服務業長期的缺工現象,也狠狠浮出水面。「缺工是國安問題,」晶華董事長潘思亮喊出,雖然晶華第4季營收已恢復2019年標準,但第一線員工不足,阻礙復甦速度。航空、餐飲、物流業者,也都提升待遇吸引人才。

(延伸閱讀:104 航空業工作機會住宿業工作機會

電商》疫後浪潮退去,只剩momo獨大

消費者回歸實體,電商成長放慢,進入一家獨大時代。

富邦媒成為台灣首家營收破千億的電商;網家業績首度衰退,創業家兄弟連三年營收掉。電商冷卻、書市也縮水,博客來迎來最大營收衰退,年減10.65%,中止疫情間兩年的成長,掉回2017年水準。

不過,仍有業者看好電商產業發展。

「疫情時,電商利多,但現在正受通膨、戰爭、大環境等不穩定因素影響,之後成長會回歸正常,」富邦媒總經理谷元宏樂觀預測,電商長期成長仍會高於零售業。

電商成長放慢,進入momo一家獨大時代。
電商成長放慢,進入momo一家獨大時代。(天下資料)
天下雜誌授權轉載

根據未來流通研究所統計,台灣去年電商滲透率約11.51%,相比英國、韓國、中國的近3成滲透率,仍有成長空間。

林原慶舉例,Uniqlo、Net等代表性業者積極開發線上通路,去年服飾專賣業線上銷售額增2成,超越3C與家電,可見網購市場未來仍有成長潛力。

(延伸閱讀:104 電商工作機會

車市、航運》買車M型化,航海王威風稍減

車市呈現兩極化,反映不同階級消費差異。高薪族抬起豪華進口車銷量,台灣去年保時捷交車量成長15%,高於全球平均的3%,BMW銷量也增近1成,帶動代理商汎德永業、尚騰在新車市場中逆勢成長。

中古車銷售也驚人,疫情間,民眾在為了避開大眾運輸而大量購車,造就中古車市交易熱絡,並拉動和潤、裕融等汽車金融企業營運衝鋒。

航運成長減速,但航海王仍靠前三季寫出漂亮成績。長榮海運獲利攀4成、陽明海運也刷新高。

(延伸閱讀:104 汽車銷售工作機會

受惠疫情,長榮海運業績亮眼。
受惠疫情,長榮海運業績亮眼。(王建棟攝)
天下雜誌授權轉載

疫情餓壞了服務業,也逼出蛻變。餐飲外送與數位點餐比例增加,零售業更重視精準行銷、會員經營,航空業也講究品牌魅力。

世間沒有永遠的好,也無永遠的壞,就如台灣經濟研究院院長張建一形容,「三年河東,三年河西,」辛苦3年的餐飲與零售業,正要旺起來。

(原文標題:2023兩千大服務業:百貨重回零售寶座 電商、航海王後來怎麼了?


推薦閱讀:

加入粉專,每天收看職場力最新文章

精選財經、國際、管理、教育、經濟學人、評論、時尚;互動圖表、影音等多媒體報導,深入解讀世界脈動,掌握前瞻觀念。以溫和、理性的態度,積極、正向的角度,為台灣及全球華人社會,提出一束客觀、冷靜、可信賴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