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104獵才顧問行銷企劃部
2025年,科技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人才荒! 今年職缺全面爆增,人才供需嚴重失衡,部分關鍵職位如軟體、工程類人才每個工作機會平均僅 0.36 名求職者,顯示求才難度再創新高。不僅半導體業缺才嚴峻,軟體、電子製造、光電等產業也陷入搶人大戰,企業為了吸引優秀人才,薪資水準全面攀升,市場競爭白熱化。在此趨勢下,校園招聘提前布局、雇主品牌經營已成為企業存亡關鍵,人資若無法即時掌握市場動態並優化招募策略,恐將錯失關鍵人才,在這場人才爭奪戰中陷入劣勢。
👇點擊下載《2025科技人才報告書》👇
面對人才市場的劇烈變化,HR該如何因應? 本篇文章將深入剖析這四大發現,並提供企業關鍵數據,助您搶佔市場先機,成功吸引與留任關鍵科技人才。
發現一:軟體/工程類人才需求飆升,供需嚴重失衡
科技產業正處於爆炸性成長時期,從AI開發、雲端運算、大數據分析到資訊安全,每個領域都需要大量技術人才。然而,根據《2025科技業人才報告書》數據,軟體與工程領域的求職者人數遠低於企業需求,供需失衡問題明顯加劇。
科技業對於AI工程師、演算法開發人員、雲端架構師的需求暴增,薪資也隨之飆升,但即便企業開出高薪,仍難以吸引足夠人才。這種供需嚴重失衡的現象,已成為科技業招聘的頭號難題。
發現二:類比IC設計師薪資登頂,科技業最高薪職務揭曉
薪資競爭激烈的科技業,每年都會誕生出「最高薪職務」。根據最新調查,類比IC設計工程師以年薪中位數1,548,924元登上科技業非主管職高薪榜首,超越軟體、硬體研發等關鍵技術職位。
此外,《2025科技業人才報告書》指出,薪資與內部培訓須雙軌並行,才能有效吸引並留住人才。雖然薪資競爭仍是求職者選擇企業的重要考量因素,但決定人才是否長期留任的關鍵,在於企業是否提供清晰的職涯發展機會、穩定的組織環境與持續創新的技術發展平台。單靠高薪或短期激勵,難以建立長期的人才競爭優勢,唯有打造完整的雇主品牌,企業才能真正吸引並穩定關鍵技術人才,確保未來競爭力。
發現三:科技業頂尖企業大舉佈局校園,提前搶占未來人才
科技業人才競爭不僅發生在職場,更提前布局至校園。根據《2025科技業人才報告書》數據,高達85%的104雇主品牌大賞得獎企業,已經積極投入校園經營,透過各種策略向下扎根,鎖定未來人才,確保企業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持續吸納新血。
根據調查,頂尖企業採取以下 三大校園經營模式,確保能夠搶先吸引優秀學子:
隨著科技業人才供需失衡,企業若等到畢業生正式投入求職市場後才開始招募,往往已錯失良機。因此,透過校園經營提前建立人才儲備,不僅能提高企業品牌認同度,更能搶先吸納優秀學子,確保關鍵職位的人才供應。
發現四:優質雇主品牌成為人才競爭決勝點
在科技業人才競爭日益激烈的情勢下,企業僅憑薪資已難以吸引並留住優秀人才。《2025科技業人才報告書》指出,在104雇主品牌大賞中,科技業得獎企業前三大員工價值主張(EVP)皆與「發展」相關,其中「職涯發展」更以 55% 的占比成為最關鍵因素。
統計 58 家科技業雇主品牌獎得獎企業,EVP(員工價值主張)前三名分別為:
雖然薪資競爭力對求職者極具吸引力,但報告顯示,科技業人才更重視「福利制度」的完整性,甚至高於薪資本身。這反映出現代求職者對工作滿意度的多元需求,除了薪資報酬,更關心企業是否能提供健康、休假、彈性工作等全面性支持,以維持良好的工作與生活平衡。
科技業人才戰爭已進入白熱化,HR與企業管理者不能再依賴過去的招聘方式,必須透過數據分析、薪資調整、校園佈局、雇主品牌經營等多元策略,確保企業在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
想掌握更多科技業人才市場的最新趨勢與深度數據分析?立即下載《2025科技業人才報告書》,獲取完整數據與企業成功案例,制定更精準的招募與留才策略!
📩 立即下載完整報告,搶佔未來人才市場先機!《2025科技業人才報告書》 (點擊下載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