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包/5月報稅季要來了!今年有3減稅小確幸、6大變動 一起掌握訣竅守住荷包

2023-04-14 經濟日報新聞部編輯中心/數位編輯范熒恬整理 由聯合新聞網授權轉載

5月報稅季將至,今年報稅時綜合所得稅除了增加免稅額及扣除額外,基本生活費及稅率級距也有約略變動。經濟日報推出的報稅系列專題,提醒納稅人聰明報稅,兼顧權益和荷包。帶你一次掌握今年減稅小確幸、報稅小撇步,以及了解今年報稅的六大調整。

2023年綜合所得稅及所得基本稅額相關金額一覽表

小確幸!今年有三個減稅紅包

繼全民普發6000元現金之後,今年報稅政府也祭出「減稅紅包」,讓民眾有感減稅。

1. 提高基本生活費與一般免稅額

考量去年度仍受疫情影響與大環境通膨等因素,111年度的基本生活費調整至19.6萬元;一般免稅額則提高四千元,從之前的8.8萬調升為9.2萬。

2. 雙薪家庭撫養子女之標準扣除額提高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資深會計師王瑞鴻舉例,假設父母扶養二名念國小子女,夫妻倆薪資所得為各70萬元、全年所得140萬元,並選擇採用標準扣除額,則兩個年度相比,由於今年有相關扣除額及免稅額之調整使應納稅額有約略減少。

3. 調整退職所得定額免稅金額

一次領取者18.8萬元乘以退職服務年資,分期領取者以全年領取總額,減除81.4萬元後餘額為所得額領取退職所得者,選擇在111年一次領取者,比起110年一次領取者,免稅額度、半數應計入部分及全額應計入所得標準也有變動。詳參下表。

一次領取者

110年度111年度
一次領取總額在180,000元x退職服務年資之金額以下者,所得額為0一次領取總額在188,000元x退職服務年資之金額以下者,所得額為0
超過180,000元x退職服務年資之金額,未達362,000元x退職服務年資之金額部分,以其半數為所得額超過188,000元x退職服務年資之金額,未達377,000元x退職服務年資之金額部分,以其半數為所得額
超過362,000元x退職服務年資之金額部分,全數為所得額超過377,000元x退職服務年資之金額部分,全數為所得額

分期領取者

110年度111年度
以全年領取總額,減除781,000元後之餘額為所得額以全年領取總額,減除814,000元後之餘額為所得額

延伸閱讀:五月報稅將到來!今年三項減稅紅包別錯過


今年報稅六大變動一次看

  • 免稅額、標準扣除額、薪資與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及課稅級距調高。
  • 基本生活費調高至19.6萬元,相較110年每人調升4000元,四口之家至少多省稅800元。
  • 退職所得免稅額調高。
  • 透過外交部專戶對烏克蘭捐贈,可以申報列舉扣除無上限。
  • 公益出租人的111年租金全年免稅額為18萬元。
  • 未上市櫃股票自110年開始課徵最低稅負,如果110年處分未上市櫃股票產生損失,且同年無其他同類別有價證券交易所得可供扣除,該處分損失,可於111年開始至113年間產生同類別有價證券交易所得中扣除。

【整理表】今年申報綜所稅基本生活費、免稅額、扣除額調整

綜所稅扣除項目2023年申報2022年申報調增金額
一般免稅額9.2萬元8.8萬元4,000元
滿70歲免稅額13.8萬元13.2萬元6,000元
標扣額(單身)12.4萬元12萬元4,000元
標扣額(有配偶)24.8萬元24萬元8,000元
薪資特扣額20.7萬元20萬元7,000元
身障特扣額20.7萬元20萬元7,000元
幼兒學前特扣額12萬元12萬元未調整
教育學費特扣額2.5萬元2.5萬元未調整
儲蓄投資特扣額27萬元27萬元未調整
長照特扣額12萬元12萬元未調整
基本生活費19.6萬元19.2萬元4,000元

小百科

報稅時扣除額可以分成三大類,包括標準扣除額、列舉扣除額與特別扣除額。其中,標準扣除額是全民適用,每一申報戶為12.4萬元,若為配偶合併申報則為24.8萬元扣除額。列舉扣除額包含保險費,還有核實認定的捐贈、醫藥生育費、災害損失、購屋利息、租金支出共六種,而列舉扣除額只能與標準扣除額擇一適用。

另外,還有七種特別扣除額,分別是財產交易損失(核實認定)、儲蓄投資(上限為27萬元)、薪資所得(20.7萬元)、身心障礙(20.7萬元)、長期照顧(12萬元)、幼兒學前(12萬元)、教育學費(2.5萬元)等,而特別扣除額要符合規定才可適用。


今年能省下多少稅?

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投資部會計師游雅絜表示,由於調高綜所稅免稅額、標準扣除額、部分特別扣除額及基本生活費等項目,加上課稅級距的調整,在相同的所得金額及申報戶成員之情況下,應納稅額會較去年申報時減少。

游雅絜表示,以頂客族為例,同一申報戶所得總額相同,去年和今年申報時皆為210萬元,但在今年5月申報時適用稅率級距為12%,在2022年5月申報時適用稅率級距則為20%。在此情況下,2022年應納稅額為12萬2,200元,不過在今年應納稅額為11萬1,280元,足足少了1萬920元。

而對於四口之家的雙薪家庭來說,申報戶所得總額為210萬元的情況下,不管家中小孩是幼兒,還是就讀大學中,至少都能省下5,000元。另外,對於黃金單身族來說,今年也可以省下8,400元。

單身族年薪若低於42.3萬元,依今年更新的免稅額9.2萬元、標準扣除額12.4萬元和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20.7萬元,若無其他收入的影響則無須繳稅,但提醒如果要退稅,還是需要進行申報。

課稅級距調高

1.雙薪頂客族至少可多省稅1500元。
2.年薪42.3萬以下的單身上班族都不用繳稅
3.年薪介於42.3~98.3萬元間的單身上班族稅率為5%。

※ 詳細適用稅率可上財政部台北國稅局查詢


民眾四大常見錯誤 如何避雷?

民眾對於報稅規定如果認知錯誤,可能會收到補稅單或罰單,國稅局因此根據往年納稅義務人申報情形,歸納出四大常見的錯誤情況,提醒民眾在申報時勿踩地雷,以免觸法被認為逃漏稅。

四大常見錯誤

一、誤將上市公司股利列入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

二、漏報海外所得 中國大陸地區所得應併計境內所得

三、退休金也要申報

四、列報已成年無工作、未在學、服役中或在補習班補習的子女免稅額

延伸閱讀:5月報稅前,趕快搞懂2023年最新「減稅新制度」吧!所得稅申報4大優惠、6大變動一次看


報稅小撇步看過來

存股族

存股族靠著存股票、領股利,創造穩穩現金流,股利所得如何申報才划算?KPMG安侯建業建議,存股族可先觀察個人綜合所得稅率,第二步再決定採取「合併」或「分開」計稅。另外,同一申報戶股利所得低於94萬元時,選擇「合併計稅」較優惠;而股利所得800萬元以上的存股大戶,選擇分開計稅節稅效果較佳。

存股族在報稅時如果將股利所得採分開計稅,可能影響其他扣除額適用情形,依規定目前幼兒學前、長照特別扣除額,皆設有排富條款,若將股利所得單獨分開計稅,將被列為排富對象,無法適用這兩項特別扣除額。

股利所得越高,分開計稅效果佳

股利所得同一申報戶
700萬元800萬元900萬元
所得淨額678.4萬元778.4萬元878.4萬元
合併計稅實質稅率26.42%28.12%29.44%
合併計稅應納稅率184萬9,600元224萬9,600元264萬9,600元
分開計稅實質稅率28%28%28%
分開計稅應納稅率196萬元224萬元252萬元

※ 註:所得淨額為股利所得減除免稅額、標準扣除額

總結:同一申報戶無薪資所得,當股利所得超過800萬元時,採分開計稅節稅效果佳。

企業

企業今年5月辦理營所稅申報,可留意五大租稅優惠新制,包括新增資安投資抵減、智慧機械5G投抵年度認定方式、生醫條例機械設備投抵、擴大捐贈運動產業租稅優惠、員工教召期間支薪加成減除。

營所稅五大租稅優惠新制

租稅優惠內容
新增資安投抵◆ 產創條例10條之1,適用範圍擴及資安產品。
◆ 支出金額達100萬元至10億元以下,可選擇在支出金額5%內抵減當年度營所稅;或在支出3%限度內,自當年度起三年內抵減各年度營所稅。
智機、5G投抵年度認定◆ 改以交貨年度認定適用投抵年度。
◆ 設有過渡條款,企業不吃虧也不占便宜。
生醫條例投抵◆ 機械設備投抵優惠與產創條例大致相同。
◆ 須申請審定為生技醫藥公司,並於1至5月間上傳資料。
捐贈運動產業◆ 符合條件可享150%減除。
◆ 加成減除部分應納入最低稅負制計稅。
教召支薪加成◆ 員工接受教召期間給付薪資可以150%加成減除。
◆ 加成減除部分無須納入最低稅負制計稅。

延伸閱讀:營所稅申報將開跑!必知五大新租稅優惠

房貸族

為了減輕民眾買房壓力,所得稅法提供購屋借款利息列舉扣除額,每年以30萬元為限,不過民眾在選擇適用這項列舉扣除額時,要留意各項要件及適用規定,以免遭到國稅局剔除補稅。

一、適用要件:戶籍登記、自用一屋為限、取得金融機構單據

二、增貸部分不能列舉扣除

三、記得扣除儲蓄特別扣除額

四、租金支出、房貸利息能否同時列報?

夫妻

夫妻怎麼報稅、計稅是不少家庭頭疼的問題,專家指出,我國綜所稅申報以家戶為申報單位,原則上夫妻必須合併申報,除非符合法令所規定情形,才可選擇配偶分開申報;不過在計算稅額上夫妻可自由選擇分開或合併計稅,已婚族群可仔細撥算盤,選擇最能節稅的計算方式。

專家提醒,我國婚姻制度採登記制,夫妻的婚姻關係自登記日起才正式生效,因此新婚夫妻今年報稅時應留意,若在2022年只有宴客尚未到戶政機關登記,今年5月辦理綜所稅申報時,尚不能合併申報

【產業新訊】若您願意提供更多的產業趨勢、業界人才動態、工作機會等資訊至《職場力》 >> 歡迎來函


更多與【報稅】相關的稅務法務資訊,都在《104職場力

追蹤【104職場力】粉絲專頁、職場更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