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360

2021.12.29 | 91013次觀看

遇到不對盤主管,要嘛咬牙配合、要嘛閃遠點?過來人:永遠有第三個選項

遇到磁場不對、相處不對盤的同事或主管,你會怎麼辦?通常腦中想到的只有兩個選項:要嘛配合但每天都很痛苦、要嘛劃清界線但犧牲學習對方專業的機會。魚與熊掌似乎不能兼得,因此感覺被困住了,其實職場沒有這麼非黑即白,永遠有第三個選項。

文/彭建文(品碩創新管理顧問執行長)

本文摘要:

  1. 遇到合不來的主管和同事,有人會選擇劃清界線、不打交道,卻可能因此讓職能學習曲線落後,拉低主管印象分數。
  2. 針對工作場域「磁場不和」狀況,本文提供3個建議:創造第三選項、客觀釐清個人準則、架設內在保護網。

前陣子去演講,分享我在台積電的工作點滴,會後發問時間,有一位上班族的提問讓我印象深刻。他說,他在工作上,每次遇到磁場不對、相處不對盤的同事或主管,他都不會跟他打交道,他不知道這樣做對不對,但有時候遇到狀況,若不請教他們,又會讓他花上很多時間找解法,讓學習曲線落後。他感到很兩難,希望我可以給一些想法。

這讓我想起之前在上班的時候,也遇過一位磁場沒那麼合的主管,這位主管專業能力強,但他的行事風格跟管理方式,當時的我很難適應,常感到格格不入。後來我索性就想:算了,畢竟他是主管,我短時間內也得留在這個部門工作。於是,我就轉成一種被動消極的相處模式,主管說什麼、我就做什麼。

這模式持續了一陣子,我發現這樣不是辦法。畢竟大家同在一個屋簷下,每天都會遇到,相處起來卻沒什麼溫度,主管也發現我不太理他。我有點擔心,這可能會影響年底考績。畢竟,遇到不對盤的主管,要嘛你換部門或離開公司,要嘛主管離開,但通常是你離開的機率比較高。如果我不想離開,我就要調整心態。

我當時採取的方法是,去看主管好一面,不好的一面,聽聽就算了。慢慢地我發現,主管的專業確實有值得學習之處,不管我未來還會不會留在這個部門,把主管的專業學起來,對我未來的職涯發展都是加分的。

於是,我再轉換一次念頭,遇到專業相關問題,我就會去向他請教,我會在過程中稱讚主管,例如:你的專業真的很厲害,是我學習的榜樣。幾次下來,主管更願意教我,我也發現,其實主管在某方面很好相處。

相同的問題,我也拿回去請教品碩創新管理顧問的資深夥伴教練侯安璐,她也提供3個面向的技巧,給這位學員。

技巧一:創造第三、第四選項

回到內心最兩難、看似彼此衝突的兩點,仔細思考一下:是否還有第三個選項?

以「主管處不來」這題為例,目前看來,當事人腦中想到的只有兩個選項:不是努力配合,就是敬而遠之。魚與熊掌似乎不能兼得,因此感覺被困住了,但這不是事實,永遠有第三個選項,可以試著再想看看。

例如,原本的狀況是——

選項一:不跟不對頻的主管或同仁學習,保有自己的堅持,但自己的學習曲線會因此變慢。
選項二:放下堅持,向他們學習。

在這兩個選項之外,你可以再增加:

選項三:守住自己的堅持,同時想辦法強化或加速個人學習曲線。
選項四:有限度地向他們學習,並在精神上設定一個保護圈或濾網,如果發生了危害個人信念的事,就要要求自己想出替代方案。

技巧二:客觀釐清個人準則

藉由這次事件,客觀釐清自己的頻率寬度,以及原先可能不太清楚的個人準則。

無可避免地,人際交往中一定會有對頻、不對頻的人。藉由這一次事件,好好瞭解自己:我判斷對頻/不對頻的標準是什麼?我的頻率篩網準則是什麼?是長相美醜?是脾氣態度?是學經歷是否顯赫?是心地是否善良?是否尊重他人?是否過於重視個人利益或商業性?還是對方的個人信念?

尊重自己的準則,讓它更明確,未來在選擇產業、選擇企業或主管時,會更能有貼近自己內心的決定準則,也可以大幅減少、避免做出會讓自己水土不服的錯誤決策。

技巧三:建構與架設內在保護網

和不對頻的人相處,有時會急速耗盡能量。進入社會,與許多人往來,一定要為自己架設內在保護網,好好守護對自己非常珍貴的東西。這個「東西」,可能是信念,可能是內在價值,可能是執業初衷,是對自己而言很重要,但其他人不一定能看見或看重的事物。一旦你能夠建構與架設好,未來的人生選擇,就會有清楚的內在主軸,不易受到外在動搖。

具體的做法有三步:

  • 第一步:what。這個珍貴的東西是什麼?
  • 第二步:why。找到守護的理由。在雜訊、刺激與誘惑環伺的環境下,要守住某樣東西不容易,清楚自己這麼做的緣由,才能讓守護的強度提升,成功率提高。
  • 第三步:how。找出最適合自己的守護方式。每個人身處不同人生階段,有些人受環境支配的程度較高,有些人擁有較高的人生自主權;而每個人的個性與溝通風格也不同,可以依照這些不同變項,為自己找到最適合的方式,或是尋找和自己風格類似的標竿人物,觀摩學習他的作法。

例如,有位業界名師,他想守護的是他對家庭的照顧與承諾。所以,他在事業初期,未成名時,就花了3到5年階段式提高他的授課時薪,一方面爭取客戶認同,一方面也用較少的工作時數,獲取同樣的報酬,省下的時間就能滿足他陪伴家庭的需求。

再例如蔡康永,總能以如沐春風的方式,不卑不亢地表達出一針見血的觀點。這就是他守護自己說真話的信念的方式。

最後,這個問題也可以加入時間軸的概念。在大企業久了,你會察覺,一定階層以上的主管層級,都會流動。主管任期是有時間性的,外商公司尤其明顯,短則幾個月,一般來說是兩三年。如果主管在位時間有限,那你可以問問自己:如果這段「頻率對不上」的時間終究會結束,那我想在這段時間內收穫什麼?或許在學習上,你內在的抗拒感就不會那麼強烈了。

(原文標題:遇到「合不來」主管⋯劃清界線、保護自己,為何是下策?

【關於作者-彭建文】
曾任台積電營運效率部門主管,現為「品碩創新管理顧問公司」執行長,商業週刊 專欄作家.整合台積電出身的講師群,以台積電精神 DNA 輔導各領域的企業再造巔峰。著有《高效工作者的問題分析與決策PJ 法》、《思維的良率》。品碩創新官網 品碩創新FB粉專 Podcast職場冰淇淋


推薦閱讀:

主管會遇到那些職涯危機?

加入粉專,每天收看職場力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