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上的煩心事,有5成是你自己的責任!專家4步驟開口解決

時報出版
2023.05.19
18654次觀看

「工作上任何令你煩心的事,有百分之五十是你的責任,直到你開口要求。」誠實說出自己的需求,是專業人士一定要學會的事。第一步是快速清點工作上最煩心的人事物, 本文教你用四步驟做好準備,在壓力沒那麼大的情況下把話說出來。

小時候的葛瑞格有一個迷信的想法:只要用念力想著某樣東西,大約想一百次就會成真。然而,不論葛瑞格想了多少遍「鳥、鳥、鳥、鳥、鳥、鳥」,還是沒人給他鳳頭鸚鵡。弟弟泰迪則有不同的作法。他平日模仿三歲小孩的作法,講出自己想要的東西,一遍又一遍大聲重複,像念經一樣,不斷要求「餅乾、餅乾、餅乾、餅乾」,接著就會如願以償。懂了嗎?許願沒用,念力沒用。唯有直接開口要求,才會出現奇蹟。

五十/五十法則的假設就是這樣:「工作上任何令你煩心的事,有百分之五十是你的責任,直到你開口要求。」說出需求,讓我們恐懼又脆弱─但這是專業人士一定要學會的事。接受事實就是如此的五十/五十法則後,你本人的抱怨或你聽到的抱怨,大部分都會安靜下來。

人們平日吞下肚的需求與願望,多到令人訝異。許多企業採取由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在這種世界,不敢開口有其道理。然而,默認必須閉上嘴,壓抑始終存在的種種牢騷與抱怨,可能讓你的心理能量付出高昂的代價,也會損失寶貴的時間。如果團隊成員總是一想到什麼就找你,老是打斷你,你將無法專心做事,每次都得花很多力氣,才能再度集中精神。你是否曾暗自祈禱不會再被同事打斷?你是否不講話,一個人生悶氣,惡狠狠地瞪著別人,因為他們做了不該做的事?最好把心裡的話說出來,因為沒人會送你鳳頭鸚鵡。

如果要說出未曾明言的需求,第一步是快速清點五或十件工作上最煩心的人事物,大小事都可以,例如:

  • 你認為發薪流程不必要地繁複。
  • 一直在開實體與虛擬會議,每件小事都要開。
  • 某位主管對你講話很不客氣。
  • 你沒機會用專案挑戰自己。
  • 你希望同事不要再推諉塞責。
  • 你覺得事情多到滿出來,希望助理主動一點。

好了,對著你的抱怨清單腦力激盪,劃掉無法靠你自己改變的項目(你真的無能為力),例如薪資上限、目前無法更新的技術與系統、任何會惹惱發你薪水的人的要求。接下來,看著剩下的項目─那些你發聲便能造成影響的事─決定哪幾項值得處理。

清單上的事可能是私人的、痛苦的,或是高風險的。這類型的主題不好處理,但拖得愈久,就會愈覺得陷入那些念頭、出不去。接下來的四步驟能協助你做好準備,在壓力沒那麼大的情況下說出來:

  1. 發洩─釋放情緒壓力
  2. 同理─放寬你的視野
  3. 準備─想好與練習要如何提出要求
  4. 分享─上場對話

在步驟與步驟之間,插進大量的白色空間,理解感受,釐清需求,保持開放的心態。

1. 發洩:

情緒壓力會蒙蔽你的判斷力,最好找人宣洩事情所引發的情緒。你找的這個人,無從得知惹惱你的人是誰(也無法推論出來),你得以釋放壓抑的情緒。事先讓聆聽心事的人知道,你希望他們默默聽就好,或者你想知道他們的看法。

2. 同理:

好了,你已經稍微清掉有毒的情緒,腦袋或許已經清楚到有辦法拿出同理心。準備任何難以開口的對話時,必須試著從對方的角度出發,才能有效溝通。你要有如方法演技派(method actor)的演員,抽離自己的身分,完全進入對方的觀點,試著了解對方想做什麼、他們如何看待你、他們是否盡力了。改採對方的觀點,將帶來有建設性的同理,開始解開心結。

3. 準備:

接下來,想好你要提的請求,事先練習。沒什麼好猶豫的,在互動的前夕,快點在車裡練習、在鏡子前練習、找朋友練習。事先演練將助你一臂之力,這種事一點都不奇怪。不論場子是大是小,最厲害的溝通者都會事先練習。如果是簡單的問題,按照以下的典型架構走就可以了:

  • 先感謝對方(奠定尊重的氣氛)。
  • 說出你不喜歡的事(以不帶批評的語氣,描述看得見的特定行為或情況)。
  • 講出你如何受這件事影響(影響到工作、需求、心裡不舒服、財務)。
  • 說出你希望事情能怎麼樣比較好(提出請求)。

這種時候很適合應用經典的「我如何如何」(I statement)技巧,所有基本的溝通課程都會傳授這個方法。運用這個方法時,你會說「我需要安靜才能有效工作」,而不是說「你吵到我了」。愛鑽漏洞的朋友請注意,「我認為你是大白痴」這種句子不算。此外,別忘了「簡明扼要」的關鍵原則,問「這個人真正需要知道的事是什麼?」,藉此確認你打算說的話。

4. 分享:

時間到了,勇敢站出去,要求你需要的東西。以和善的態度展開對話,解釋問題,提出你的請求─接著停下。見縫插入白色空間,替你的訊息創造空間,讓對方有機會聽進去,加以消化。請盡量保持開放的心態,不論對方反駁或接受,聆聽對方的回應。在展開對話的過程中,你這一方的講話要簡短、溫和、清楚。

如果事後什麼事都沒變,那就留意你有多常再度提起這件事。這種事跟過馬路時、按改變交通號誌燈的鈕一樣。大部分的人雖然理智上知道按一次就夠了,照樣會不耐煩地多按幾次,想快點見到燈號改變。然而,當你已經送出訊號,便已經做到你的百分之五十,剩下的百分之五十並不是由你掌控。你要再次提起被忽視的需求或願望嗎?當然要,不過你在送出訊息後,要在街角等一等,等燈號改變。

有時候,不可能要求見到事情變得不一樣,只能學著接受現實。有些人我行我素,不太可能改變行為。假如在你講話時,老闆永遠忙著做別的事,或是某個女的很愛跟人唱反調,故意說小狗不可愛,你便曉得他們就是那種人。如果是這種情形,不必請對方改變,而是要做好心理準備,在心中想像接下來會發生的情境,預演無法避免的事。許多領域的大師級人物都採取在心中想像畫面(visualization)的技巧,例如拳王阿里(Muhammad Ali)說過:「如果我的腦中有辦法想像,我的心能相信─那麼我就能做到。」所以呢,像隻蝴蝶一樣,輕飄飄地飛過這個人先前帶來的失望,想像下次見到他時,你會更知道如何應對。再次互動時,你將更有信心,不再那麼容易受影響。

最好能建立理想的工作環境,讓你說出自己所需東西時、可能帶來的缺點(被責難、有風險),能被優點所中和(誠實、直接、減少干擾)。你要說出自己的需求,保護白色空間。同樣的,你也要聆聽別人的需求。當人們持續覺得能把話說出口,清除路障,釋放思考時間,工作就能更輕鬆。

節錄自:時報出版《留白工作法:為自己創造白色空間,擺脫瞎忙,做真正重要的事/茱麗葉.方特 著 》


推薦閱讀:

小編私房推薦:104NABI精選【職場溝通】學習資源

  1. DDI職場必修課|因為溝通不良在職場吃虧嗎?學會溝通的7大關鍵行動,讓你職場零阻力!
  2. 彩色職場力|天賦創造優勢的職涯規劃課

追蹤【104職場力】粉絲專頁、職場更給力 ★

我們以新產品開發、新路線開展、通路擴充及增加參與文化活動提供讀者更好產品、更佳服務;我們也期望能更上層樓,整合全球華文圖書市場,擴充「尊重智慧與創意」的文化事業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