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就是社會的小縮影,你不可能討所有人喜歡,因此要是一不小心成為辦公室被討厭的對象該怎麼辦?還有化解翻身的可能嗎?本文根據影集《艾蜜莉在巴黎》的劇情,延伸討論有關職場容易遭人忌的行為,而針對被排擠的狀況,該如何化解才是最佳作法。
文/Lara's關係星理學
原文標題:職場【艾蜜莉在巴黎】成為職場討厭鬼的4個原因,與4招化解被排擠的心法
Netflix推出的新劇集【艾蜜莉在巴黎】(Emily in paris)由經典美劇【慾望城市】(sex and the city)製作團隊重新操刀,推出的現代都會喜劇。如果當年你也喜歡【慾望城市】這種探討都會女性的職場、友情、愛情上的茫然與探索,女主角經歷日常的浮沉後為細碎的生活寫下一兩句經典註解,或是你也曾醉心於台劇【我可能不會愛你】,相信你也會喜歡【艾蜜莉在巴黎】。當年慾望城市故事背景發生在紐約,這次主場景移到浪漫的花都巴黎,跳脫美式風格,這次帶入的是慵懶優雅的法式風情,讓人眼睛一亮。
女主角Lily Collins濃眉大眼的五官,神似奧黛麗赫本。在本劇中她的打扮也有向奧黛麗赫本致敬的橋段。一席黑色晚禮服,挽起包頭真的以為看到赫本。這部劇除了女主角Emily每天的時尚穿搭之外,更值得省思的是職場上的人際摩擦。
故事描述Emily從美國芝加哥的行銷公司外派到法國併購的行銷公關公司工作,Emily來自母公司,法國的公司是被併購的子公司,所以一開始Emily帶著驕傲的自信來到法國子公司,但第一天就發現自己並不受歡迎。這部影劇挑戰你的三觀,工作觀、感情觀、人生觀,帶來新的啟發。
本文目錄(點選連結可快速跳至該章節閱讀)
● Emily成為職場討厭鬼的4個原因
1. 美式優越感
2. 美國拼命三娘的作風,會讓人感到壓力
3. 企業教條是糟糕的溝通方式
4. 一廂情願想被喜歡的執念
● Emily應付被同事排擠的4招化解心法
1. 不放棄溝通,勇於表達內心想法
2. 在專業上不要害怕觀點衝突
3. 幽默反擊
4. 真誠最終見人心
美國母公司覺得應該把美國社群媒體行銷手法帶到法國子公司,因此Emily第一天上班就開始規劃要如何幫法國公司的客戶作社群行銷。
但是她完全是用美國的角度在思考,第一集就點出美國母公司主要的客戶是藥廠,也許在行銷藥品的部分Emily很擅長,不過法國的客戶多半是香水、高級訂製服和奢侈品,客戶群不同的操作方法也會不一樣,法國的主管認為Emily不懂如何操作奢侈品行銷,Emily的思維是行銷就是要擴大觸及聲量,讓所有人知道,把一切透明公開化,但她主管Sylvie覺得奢侈品是需要低調保有神秘感的,不適合大肆公開的宣傳策略,她認為Emily毫無神秘感可言。
Emily積極熱情的美式風格讓法國同事感到害怕,辦公室的男同事Luc就跟Emily直接講明,你這樣拼命努力的工作讓我們很怕你,你的點子很棒,但是你來這裡會讓我們覺得我們要工作更努力,賺更多的錢。你為了工作而生活,而我們為了生活而工作。
在Emily的角度美國的職場是非常目標導向的,節奏明快,制定策略就去執行,但是在法國公司的職場文化,他們上班時間是早上10點半,步調比美國緩慢,比起結果,他們重視過程中的細緻程度,不喜歡粗暴的達成目的,他們喜歡談論文化聊品味,漫無邊際的風花雪月遊走於曖昧間,且習慣用幽默諷刺的方式聊天,如果你聽不懂就笑不出來。
所以一開始Emily很不習慣,但是後來她慢慢懂得去欣賞法國人的工作觀,也開始融入法式職場生活。
這個是徹底惹毛法國同事的導火線,滿滿的美式職場作風的教條,直接從母公司email公告給法國子公司,包含要保持樂觀,要守時,好壞人前說壞事背後講,禁止辦公室戀情…等。
結果同事很生氣的說:你這是要摧毀我們法國人的靈魂吧!Emily以為從母公司emil企業守則給法國同事可以讓大家的文化差異縮小,但這顯然是個天真又無效的作法,以結果來看沒人理她。
她原本希望法國人的工作態度要調整,所以從母公司email企業守則給大家,但沒想到這個挑釁的舉動適得其反,在職場上與人合作的時候,我真的有遇過會把團隊守則、專案精神寫得清楚明白,然後以為靠簡報或是一封郵件就可以凝聚團隊共識,就會讓大家想的一樣,這麼做很粗躁且無效,因為共識不是靠理智上的理解,更多的是關於心靈上的自主性,而非被動接受指令。
Emily明顯犯了這個錯,所以她的同事氣到在企業教條上畫了一根屌放Emily辦公桌上,讓Emily當下爆炸,氣得在辦公室暴走。凝聚共識從來就不是靠白紙黑字,這種溝通方式真的要避免。
Emily一直很希望能被同事接納和喜歡,雖然法國同事很不客氣的表達她不受歡迎,但美國人的直率讓她忍不住直接問主管Sylvie,她希望兩人可以成為好朋友。但是主管Sylvie告訴她:你從美國來我的辦公室,連法文都沒學好,你把這裡當主題樂園,享受一年的美食和美酒後你就離開回美國了,我們合作可以,但當朋友不必了!
法國人真的很直接,也敲醒Emily的一廂情願。你是不是也在職場上掏心掏肺卻熱臉貼冷屁股?
Emily告訴她的朋友Mindy在芝加哥她是很受歡迎的,她很討喜的,可是在法國同事們卻只想賞她一巴掌,讓她很受挫折。我們會希望融入新團隊新同事是很正常的,可是我們也必須接受事實是他們可能就是跟你不合。尤其當Emily帶著自己的角度來跟同事相處,當然就會引發反感。你想交朋友,大家卻覺得合作就好。
我也曾遇過我很想討好的合作夥伴,我很欣賞對方很喜歡對方,可是對方對我永遠就是保持距離,僅止於公事上的討論,沒辦法再做更進一步的交流,我也感受到她不願意。在職場上我也看過同事們的臉色,他們喜不喜歡我其實我是感覺得出來的。
美國人的樂觀在法國人眼裡是自欺欺人,因為真實的人生怎麼可能只有好事發生。美國電影喜歡happy ending皆大歡喜,好人獲勝。但是法國電影更偏好悲劇收場,留有遺憾的結局,因為那更接近真實人生。
當你被討厭被排擠的時候,你會怎麼做呢?順應對方調整自己去融入團體,還是她們說他們的你做你自己的呢?我們來看看Emily是怎麼調適的。
美式作風的她即使面對別人的質疑或不認同,她永遠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這一點我覺得很棒,這就是溝通的根本。
不用擔心你的想法別人認不認同,但如果隱藏自己的想法,只會讓別人永遠誤解下去,或是對方永遠只從自己的觀點去思考,少了你的觀點刺激。Emily無論是對同事或是對客戶,她都很直率的表明自己的看法,那怕是跟客戶的想法衝突牴觸,她也勇於發聲。
在第三集裡,香水品牌客戶讓模特兒在橋上全裸行走拍廣告,這讓Emily很擔心是否會觸犯美國女性的主流價值,認為物化女性。Emily認為女人不應該為了得到男性注視而裸體,這是從男性的角度看女性,認為裸體是性感。但法國客戶安東尼說明裸體獲得男性注視是這位模特兒的夢想,她夢想成為性感象徵,這並不是服膺於男性父權的價值觀底下,這位裸女才是擁有權力的人,她控制著男人的目光。
所以這是性感還是性別歧視呢?雙方各執己見。
客戶安東尼認為這是性感,但Emily覺得美國女性消費者可能會覺得這是性別歧視,在公觀的角度確實需要考量不同文化的解讀角度,於是他們最後決定乾脆發起社群討論,問問大家這是性感還是性別歧視,這也是獲得品牌聲量的操作方式,但是就非常具爭議性,但無論如何有被討論都是好事。
一開始同事用法語嘲笑她鄉巴佬,以為她聽不懂。但後來她直接用法語去你的回應惡作劇的男同事,這是一種黑色幽默,最後男同事沒有因此生氣,反而覺得她很有個性。
當她收到男同事畫了一張男性生殖器的圖放她桌上,她也不客氣的訂了一個大屌造型的蛋糕請那位同事吃。結果你猜如何?收到蛋糕的同事笑得超開心,他們覺得Emily很幽默,但是這種反擊是恰到好處的,一句去你的跟一個造型蛋糕並不會真的造成什麼侵犯和傷害,但是卻適度的讓法國同事知道自己不好惹,自己不喜歡被這樣對待。
當你遇到對你很不客氣言語攻擊你的同事,不妨適度的用黑色幽默反擊回去,畢竟有些人會得寸進尺,以為別人好欺負。Emily的方式你可以參考一下,反正他們都不擔心他們的言語冒犯會讓你不開心,你也何必害怕讓他們不高興呢?
Emily的初來乍到真的引起蠻多誤會和爭議,來自不同文化背景這無可厚非,如同職場上我們每個人都是畢業於不同學校、科系,來自不同城市、國家,要勉強別人很快接受自己,跟勉強自己很快融入她人是一樣困難的。
有時候你可能會納悶,工作上到底要做好事情,還是做好人情?大家是來把事情完成,還是來討好別人的?也許有些人會覺得我把事情做好的就好,同事喜不喜歡我無所謂,在Emily經過一番努力發現同事還是不喜歡她之後,她也就放下要受歡迎的執著,專注在協助客戶品牌行銷上。
她仍舊保有美國人的樂觀積極,但也慢慢觀察法國人的做事方法,在我看來第一季她的美國風格一樣很濃厚,她很率真,想關心別人的時候就付諸行動,雖然一開始Sylvie覺得她的關心很多餘愛管閒事,儘管她釋出善意,但同事顯然也不太領情。
不過Emily有一個很棒的優點就是真誠,真誠的表達自己的關心,也真誠表達自己的不開心,例如反擊被排擠,這都是真實的Emily。即使做事情的方法不同,但她沒有放棄溝通,仍然樂於與同事交流自己的觀點,Emily一開始的認真積極被冠上工作狂,但是也因為她積極不放棄的態度和專業,累積同事對她的信任和肯定。職場人際關係急不得,保有工作上的專業會讓人慢慢信任你,真誠的待人也會日久見人心。
工作上的逢場作戲固然可以讓你左右逢源,但是若要贏得別人的尊敬,真誠還是必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