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求職更困難,要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必須從一開始就設身處地的從「HR的需求」做思考,把握履歷呈現的5大關鍵要領,讓你能夠順利雀屏中選。
最近疫情之下,大家求職越來越困難,無論是瘋狂地投遞104、還是登入各大企業的徵才網站,你總是收到無聲卡嗎?即便不是工程師,你的工作內容還是可以被量化!才能讓你成為茫茫人海裡,無論是AI還是人力都能被選中的履歷表!
設身處地自己身為HR,每天每天都在收到數十份的履歷裡,工作也不是只要每天細看每個人的履歷表就能吃飽,更遑論是數千份履歷的大企業裡,一定直接採用AI海量篩選。
如果是中小企業,你若願意依照每間公司的屬性、工作內容,以自己的經驗整合包裝成一封150字內的自我推薦信,簡潔有力地說自己為什麼想投遞+適合這份工作的原因,你就能從那十封都在採用公版裡面的字裡脫穎而出,拿到第一張門票的機會遠大於其他人。
上面提到大企業直接採用AI海量篩選,你有沒有想過那個篩選的標準是什麼?學歷嗎?No No,絕對是你履歷裡面的關鍵字,有沒有符合他們工作內容的需求,當你不知道要怎麼用字遣詞在自己的工作經歷時,不妨多瀏覽幾間你儲存起來的工作,直接看看資方的工作內容、條件要求怎麼寫,再轉到你的履歷表上寫成你的經驗,無論是AI篩選或是人工閱覽,可以在打開你履歷表的一分鐘內,立即看到符合條件的關鍵字,你就爭取到了再被細看履歷的三分鐘機會。
在此提醒各位一個小小的訣竅,這樣的關鍵字可以用其他顏色Highlight,幫助HR或用人主管一眼即能看到符合自己需求的條件,一是顯現你的專業、二能顯現個性上的細心度,顯得你表達能力佳、未來共事應該溝通順暢,大家找工作或是徵才都是靠著人力銀行上片面的資訊先了解對方,才有機會一起刷右配對(疑?),你的內容就代表你個人的第一印象,所以好好加油。
很多人卡在自己是非技術類的工作類型,像是行政人員就容易說出自己又沒有像業務一樣有業績數字、工程師有GitHub可以看到工作實績,要怎麼量化?想想你為什麼自己比別人突出,例如:我覺得我工作效率比同事高。
那再往下思考,為什麼覺得自己效率高?你要不斷地問自己、對自己有足夠的了解,才能寫出讓別人光看履歷就知道你有效率,而不是給你一個機會進去工作,讓別人單用「感受」你有效率而已。例如公司每天指派十份文件處理,別人通常要兩個小時,你一個小時就能完成,你是不是就可以說「行政文件處理效率優越,高於其他同事的處理效率50%。」懂嗎?這就是量化的意思!別忘了除了量化也有品質兼顧的要素,所以像是出錯率、退件比例等等,都可以成為讓人驚艷的工作經驗。
你的自傳開頭還在「你好,我來自一個......」嗎?說實話HR光是大海撈針的時間都不夠了,要仔細看你自傳的HR或是用人主管其實不多(當然也很看個性啦),通常是已經對你履歷表相當有興趣、才會花多一點的時間往下看到自傳去,五百個字-是無論在網路新聞、還是部落客文章都掌握地相當精準的數字,不僅讓內容飽滿有力,也能讓閱讀者不會失去耐心的長度。
而內容就請將學校學到的制式開頭省去,不要再從介紹自己的家庭開始,畢竟家庭也是很私人的事情,一般履歷表上有關家人的資訊不必提供、甚至寫得仔細。直接從你的工作經歷、個人在工作上的個性表現說起吧!例如你是:目標導向的人、做事高效率(再帶上一、兩個量化的項目),與工作有關的個性,最後再帶上一、兩句個人興趣,代表你工作的紓壓管道與日常生活可以搭配。
履歷表就是你給公司的「第一印象」,很多公司第一批率先直接刷掉的就是沒有照片的履歷表,如果會看一個放生活或是出去玩的自拍照也OK的,說實話你的工作高度就也會一直在這裡。
花個1,200-,拍一張符合你自己工作形象的專業照片,日後也會源源不絕地經常需要使用到這張照片,從工作證到員工資料等等,工作證也不再只是你數年前拍來用在護照上、那張讓你感到很失敗的大頭照,有些人不介意,但我覺得大家眼光要放長遠,無論是拍照的形象包裝、到你自己個人平日進修,都是一個投資項目裡面最有回饋且長長久久的!它會時不時地顯現在你的日常裡,照耀起你的工作,在你毫無知覺時成為你最大的助力,網路資訊發達,如果是能夠幫助到你的資訊就盡量捨得一點花錢,讓你在老闆提出問題,同事還在一臉問號時,成為率先帶領大家找到答案的那個人,分分秒秒都是你未來升職加薪的關鍵時刻。
(原文標題:履歷裡大海撈針,怎麼成為那根針?非技術類履歷最該懂的五個關鍵要領!)
★ 最新求職情報不漏接,《職場力》電子報每週派送 → 免費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