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搭車、搭船會「暈車/船」呢?傳說中平衡感比較好的人比較會感到暈眩?大家說怕暈就要遵循「車前船尾」的秘訣選擇座位,真的有用嗎?其實引起暈車、暈船、暈機的原理都一樣,主要是身體對不協調的動態訊號所產生的一種反應。本文針對暈車的成因、症狀和緩解方式,一次為您整理!
本文導覽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出門旅遊成為紓壓的方式之一,然而部份旅行者卻身受暈車、暈船之苦,感到暈眩、噁心、反胃⋯⋯還沒到目的地就已經敗壞興致。《優活健康網》整理暈車的常見問題,包括為什麼會暈車?暈車有哪些症狀?哪些人容易暈車?並分享暈車緩解法以及暈車藥的服用方法,讓你出遊不再怕暈車。
不少人都有過暈車的經驗,其實引起暈車、暈船、暈機的原理都一樣,主要是身體對不協調的動態訊號所產生的一種反應。當我們坐車時,內耳中傳入的是身體在晃動的訊號,但是眼睛看到的影像就像是一種靜止的狀態,2種訊號不相配就會刺激神經構造,進而產生暈車的狀況。
暈車的症狀通常是漸進式的,一般說來都是先失去食慾,唾液卻又集中在嘴裡;接著開始不斷出汗;後來會感到噁心嘔吐,並有頭痛現象。暈車症狀因人而異,也有輕重之分:
每個人的體質不同,造成暈車的程度也有差異。由於前庭是平衡功能的重要器官,當車子行進造成晃動時,前庭就會受到刺激,因此覺得頭暈的程度也有差異;另外像睡眠不足、腸胃不舒服或懷孕時也比較容易暈車。
暈車的感覺十分難受,不僅出現頭暈、嘔吐、反正等症狀,心情上也會受影響。《優活健康網》整理6招舒緩暈車症狀,同時也建議容易暈車的人,在搭車之前應盡量吃低脂、少油膩、少酸的清淡食物,而且不要空腹,平常也要多多運動。
6招快速緩解暈車:
暈車藥常見的種類為「第一代抗組織胺」,包括茶苯海明(Dimenhydrinate)、氯菲安明(Chlorpheniramine)與氯苯甲嗪(Meclizine),這類藥品可以減低內耳前庭器官的敏感度,同時也有止吐的效果,常見的副作用包括疲倦、嗜睡、頭暈或口乾舌燥。
暈車藥另一種類為「副交感神經阻斷劑」,主要成分為東莨菪鹼(Scopolamine),市面上產品主要是貼片劑型,可隨旅行的時間長短選擇不同的服用方式,口服的可於行前30~60分鐘使用,而貼片則須於出發前4~6小時使用,藥效也較為長久,最長可以使用72小時。常見的副作用有口乾、嗜睡、視力模糊等抗膽鹼作用。
第一代抗組織胺 | 副交感神經阻斷劑 | |||
成分 | 茶苯海明 | 氯菲安明 | 氯苯甲嗪 | 東莨菪鹼 |
劑型 | 錠劑、糖漿 | 錠劑 | 錠劑、貼片 | |
服用劑量 | 50毫克 | 4毫克 | 25毫克 | 1.5毫克 |
作用時間 | 4~6小時 | 4~6小時 | 12小時 | 6小時 |
副作用 | 口乾、嗜睡、倦怠、視力模糊......等 | 口乾、便祕、頭痛、心悸、視覺模糊、排尿困難、皮膚潮紅......等抗膽鹼作用 |
要注意的是,暈車藥不宜併用其他藥物。暈車藥和感冒藥都含有抗組織胺成份,若服用感冒藥,可能會造成抗組織胺過量;而暈車貼片的東莨菪鹼,具有抑制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若與鎮靜劑或安眠藥一併服用,可能會加重中樞神經抑制,引發嚴重不適。
出外旅遊放鬆心情,遇上暈車則敗了興致,除了提前吃暈車藥以外,該怎麼預防暈車?亞東耳鼻喉部臨床副教授及專任主治醫師張智銘於個人部落格指出,可以透過以下方式預防:
(原文標題:出遊暈車嘔吐怎麼辦?學會「6大方法」快速緩解:口含生薑也有效)
關於維護更優質的【職場健康】,推薦您這些好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