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360

2024.08.02 | 2715次觀看

「中階主管」你不該做這7件事:幫老闆下決定、跟著部屬罵公司

中階管理者面臨種種困境和掙扎。無論是來自高層的壓力還是來自基層員工的抵抗,常常身處在既要向上達標又要向下溝通的夾心位置。優秀的中階主管應該在二者中扮演權衡角色,但更多時候,許多中階管理者反而迷失其中、造成角色混亂。本文盤點中層管理者常見的七種角色錯位,看看你有沒有不小心踩雷。

文/楊仕昇、江天

本文目錄(點擊可快速前往)

在企業管理中,中層管理效能得不到發揮,並非全是中層管理職能的設計問題,大多數是因為很多中層管理者尚未釐清自己的角色,還沒有明確自己應具有什麼樣的角色,沒有擔負起公司發展中自己的職責。

套句托爾斯泰的名言:「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優秀的中層都是相似的,糟糕的中層各有各的糟糕之處!有的能力有欠缺,有的品行不好,有的得不到上級信任,有的不能受下屬擁戴,有的擺不平其他「兄弟姐妹」關係。其實都是角色惹的禍。

曾經有人把中層管理人員劃分為三類:

  • 第一類是「恐龍型」中層管理者,這類中層管理者能力很強,但是卻常常要和上司「談一談」。
  • 第二類為「奴才型」中層管理者,滿意其忠誠,卻不滿意其能力。
  • 第三類是「小媳婦型」中層管理者,他們唯唯諾諾,像個受氣包。

以上三類,其實都是對中層負面的看法。

中層管理者的七種角色錯位

錯位1:反映員工意見的民意代表

一些企業的中層管理者,常把自己看作是民意代表,反映基層員工的呼聲,反映下面的意見,代表部門員工的意願。顯然,這是一種錯誤的角色定位。

當公司的總經理公布企業確定了下階段的新的發展目標,或者說有一個制度要推出的時候,很多資深的中層管理者會發表一些意見:「我們部門的人,總經理制度太嚴了,普遍反映今年的業績標準定高了。」等等,實際上這是不對的,為什麼呢?因為你不是民意代表,你代表不了大眾意見,你不是大眾選出來的,你不是大眾領袖,你實際上是上級任命的。既然你是上級任命的,你應該和公司的意志保持一致,特別是當公司的總經理已經決定了的時候。中層管理者應當代表公司維護員工的利益,而不是代表員工維護員工的利益。

錯位2:選擇性執行上級交代

有些中層往往自己分內的工作還沒有做好,就先著急替總經理操心。實際上你坐在什麼位置上想什麼位置上的事,說什麼位置上的話;結果有些中層管理者往往天天替總經理操心,而忘記自己的一畝三分田應該怎麼來種。我們說:「中層管理者不僅要正確的做事,還要做正確的事。」有些中層管理者往往誤解了這句話,理解為「我不僅正確的做事,還要做正確的事,不正確的事我不做。」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為當你這麼想的時候,你已經錯位了。

其實作為下屬,你無權評判你總經理的對錯,總經理決定的對錯最終只能由市場來判斷,而不是由你來判斷。有些中層認為上司不對就不執行,或者打八折執行,或者拖延,這樣很多組織的目標、策略怎麼能夠得到貫徹呢?

錯位3:與員工一起抱怨上級

我們有時會看到企業裡有這樣的場景,在公司裡的某個場合,幾個員工在抱怨公司的考勤辦法嚴格。某中層也跟著說:「是有些不近人情,其實根本用不著這麼嚴格,大家都會自覺比較……。」在部門裡或在私下,當下屬抱怨公司的高層或公司的制度、措施、計畫時,有些中層卻跟著一塊罵,表示同情。

這種角色錯位表面上看下屬會覺得中層管理者不錯,滿向著員工的,實際上往往容易造成員工想法上的混亂,而且不利於樹立中層管理者在部門裡的權威。

錯位4:把自己當「局外人」

有個企業新來了一名員工,第三天就辭職了,當總經理問中層管理者這個員工為什麼要辭職時,中層說:「我也不知道,反正上班第三天他就要求辭職。」仔細了解一下原來是這樣的,新員工上班的第二天,中層就對他說:「你怎麼跑來我們公司上班了,我們公司都兩個月沒有發薪水了。」我們想一下,兩個月沒發薪水誰高興?不高興你應該對你的上司說,不應該在你的下屬面前抱怨、發洩不滿,實際上你就把你錯位成「局外人」了。你身為中層,在下屬面前是一種職務行為,代表公司,而不是代表你個人。

錯位5:對下溝通參雜「個人意見」

經常會看到或聽到有的中層管理者說:「剛才我說的這些,只代表個人意見。」這也是中層管理者的角色誤區之一。對上司而言,你可以代表整個部門的意見,也可以是你個人的意見。值得注意的是,部門意見一定是部門內部討論後形成的意見,而不是根據部門私下議論而形成的意見。對同級或下屬只能有職務意見,而不能是個人意見。對客戶和供應商,更沒有什麼「個人意見」,只有「職務意見」。

錯位6:事必躬親,大事小事一起抓

比較常見的是錯位成「業務員、技術員」。中層本來應該是管理者,應該制定計畫、組織、協調、控制,透過他人來達成組織目標。透過他人來達成組織目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很多中層忘了自己是管理者,把自己看成業務人員、技術人員。這樣的中層往往事必躬親,大事小事一起抓,事無巨細自己做得很辛苦,往往越做越被動,結果「這個經理特別能幹,但是大樹底下寸草不生」,公司提升這樣的中層犯了雙重的錯誤:我們失去了一個好的業務人員、技術人員,得到一個糟糕的中層管理人員。

錯位7:把部門看成自己的

特別是對於一些公營事業或一些資深的經理,他就把這個部門看成是自己的,他就把這個委託代理關係給扭曲了。企業從上到下是一個委託代理關係,很多中層管理者正是對他自身作為經營者替身的角色認知不清,導致了這樣一些問題。

中層管理除了以上七種錯位外,有些還出現這樣一些問題:

  1. 中層置身事外:意思是公司很多想法、目標、創新的東西一到中層那就卡住了。很多中層都有僱傭想法,「拿人錢財,替人消災」,沒有把企業看成是自己的。
  2. 忙就是好:很多中層認為「忙就是好」,越忙越好。從不思考是不是有效率?是不是發揮了中層該有的作用?
  3. 歸罪於外:很多事情歸罪於總經理、歸結於企業、歸結於市場、歸結於下屬,歸結其他部門等等。認為下屬現在能力比較差,公司管理跟不上,所以有些事情自己也沒有辦法。
  4. 局限思考:有些中層只考慮部門利益、小團體利益,不從全方位利益考慮問題,導致部門分割,相互不配合,甚至部門之間相互推諉、拆台等現象。

以上現象都是對中層負面的看法,也是人們談「糟糕的中層」們的糟糕表現。

中層角色應具備特點

1. 多角度思維管理

中層是面對上司、下屬、同事、客戶等等關係需要處理。每處理一個問題增加一個角度,處理問題的複雜度就成N次方成長。比起高層、基層,中層處理問題的複雜度要大得多,所以複雜度決定了中層管理者工作的複雜度是較大的。

2. 懂業務更要懂管理

中層在公司裡既要做業務,又要做管理,這就面臨著到底是做業務還是做管理的「兩難」。中層既要懂業務,又要在管理方面發揮自己的作用。在很多企業裡面,都是以業務為導向,為了業務,必然在管理上就會放鬆或者說不到位。

3. 既要創新又要守成

企業不創新是不行的,而維持現有的管理制度、現有工作流程也很重要,其實在很多企業裡創新難,但是維護現有管理制度、流程等更難。中層既要維護工作的制度、流程,又要創新,不像公司的高層主要在創新,也不像基層主要在執行,這對中層管理者來說是一個挑戰。

節錄自:沐燁文化《夾心之苦!中層危機與企業生存:中層忠誠,拿了年終就跳槽,企業的中空危機/楊仕昇、江天 著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