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特輯

2024.03.26 | 3055次觀看

未來5年,中產階級的你可能買不起「這7種」東西

天下雜誌
2024.03.26
3055次觀看

中產階級的生活方式通常代表擁有不錯的房子、財務穩定、資金逐步成長,但通膨壓力逐步侵蝕這一切。專家指出,未來5年,中產階級可能不再負擔得起原本可以負擔的一些消費,例如買房、送小孩讀大學或存退休金等,即使是度假或買些好東西等小確幸也會更難擁有。專家建議,中產階級應從現在著手規劃如何度過這些可能的風暴,提早做好準備。

編譯/樂羽嘉 由天下雜誌授權轉載

Sell House As Is房地產專家赫浮(Alyssa Huff)表示,「中產階級目前還能夠享受一些重要的生活面向,像是在可應付的房貸下買房子、在學貸幫助下送小孩去唸大學、買健康保險、存退休金、偶爾享受奢華假期。」

但展望未來,赫浮並不樂觀。「升高的居住成本、學費、健保花費、通膨可能在未來5年讓中產階級家庭的日子更難過。」赫浮說,以後買房子、送小孩讀大學或存退休金會更難負擔,即使是度假或是買些好東西等簡單的享受也會更難擁有。

好消息是,既然知道這些成本會上升,你可以提早做好準備。赫浮表示,「身為非常關心財務幸福的人,我敦促中產階級現在開始聰明地規劃如何度過這些可能的風暴,不讓夢想遠去。」

這些可能持續升高的花費包括:

1. 較長的家族旅行

CoinLedger執行長克梅瑞(David Kemmerer)表示,「我會說,度過一段長時間家族旅行的傳統,尤其是海外家族旅行,未來幾年會逐漸變成中產階級不易負擔的事情。」

「在很多方面,基於新冠肺炎和通膨等許多因素,傳統家族旅行的傳統過去十年被拋在一邊。」

未來,中產階級的收入不會像以前那麼優渥,以前拿去度假的錢可能會花在居住或其他必需品上。

2. 新車

Clearsurance金融專家穆森(Melanie Musson)認為在不久的將來,中產階級買不起新車。

穆森解釋,「過去四年汽車的價格大幅上漲,很可能會繼續變得更貴。」「安全功能、自動化科技和電動車電池都造成車價上漲。」

3. 私校學費

DebtHammer執行長希爾(Jake Hill)表示,若通膨和高需求持續走在當前的軌道上,中產階級未來5年會沒辦法負擔私立學校的學費。

他說,「未來幾年學費會穩定上升。」

「不久的將來,學費的增速很可能超過中產階級的收入。」

4. 房地產

Credit Summit執行長索希(Carter Seuthe)表示,「老實說,照目前的狀況,未來5年中產階級可能買不起房子。」

尤其是在美國需求比較高的區域,除非你出價遠超過賣方開價、在檢查和銷售的關鍵方面讓步、願意使用現金,否則很難成交。他說,「我可以看到,對於一般平均中產階級公民來說,買房子是愈來愈遙不可及的事情。」

5. 健保花費

根據專家,長期照護與健康保險花費也值得關注。

Principal Preservation Services理財顧問柯玖能(Mike Kojonen)表示,「這些花費穩定上揚,好幾年都超過一般通膨的增速,這個趨勢沒有反轉的跡象。」

他說,許多中產階級對於長期照護帶來的經濟衝擊毫無防備,不論是要照顧自己還是年邁的父母。

他說,「我的工作就是向客戶強調把健康照護規劃納入整體退休戰略的重要性。」

「沒有適當的規劃,必要的長期照護可能成為經濟上的重大挑戰,尤其是會提前耗光退休金。」

6. 退休後的休閒活動和旅行

柯玖能認為,未來5年打算退休的人還得考慮的另一個方面就是退休後的休閒享受和旅行。

「對很多人來說,探索和享受休閒活動是退休夢的重要部分。」

然而,升高的成本和通膨壓力影響機票、住宿與外食等一切事物。他表示,對中產階級來說原本可以達成的目標,可能很快變成奢侈。

這可能造成必要的退休規劃調整,新的退休規劃必須打造更堅實的存款策略以應付更高的休閒活動與旅行成本。

7. 退休族的「安全」投資

他認為,所謂「安全」投資的觀念也可能會改變,傳統上債券和固定收益一直是退休投資組合的基石,提供收入和穩定性,但利率和通膨的影響,使得這些投資的真正回報可能跟不上通膨。

「這使得許多中產階級退休族有無法維持購買力的風險。」

「在建議客戶時,我會更強調探索分散投資策略的重要性,這些投資策略要能成長並對抗通膨,確保退休金足夠支持他們的生活方式和目標。」

《華盛頓郵報》調查顯示,美國人對中產階級的定義有共識,但僅略多於3分之1美國成年人的財務穩定性符合中產階級的定義。美國人也低估了過著中產階級生活方式所需要的收入,換句話說,穩定中產階級生活的形象,對多數美國人來說是嚮往而非現實。

(資料來源:Yahoo News、Washington Post)

(原文標題:美國專家:中產階級未來5年買不起7種東西


推薦閱讀:

加入粉專,每天收看職場力最新文章

精選財經、國際、管理、教育、經濟學人、評論、時尚;互動圖表、影音等多媒體報導,深入解讀世界脈動,掌握前瞻觀念。以溫和、理性的態度,積極、正向的角度,為台灣及全球華人社會,提出一束客觀、冷靜、可信賴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