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職人】鄭志鴻
【工作內容】運用石灰和水泥砂漿,塗抹修飾牆面平整
【需求技能】防水、泥作、油漆工程
近來叫好又叫座的台劇、電影——《做工的人》,除了讓人看見溫馨感人的一面,也讓大眾更認識勞力工作者的辛勞與環境,究竟在現實生活中,這一群辛苦付出體力活的人們,工作環境與內容真如大螢幕上所演的嗎?以及內心的心境又是如何呢?這回,我們邀請到有多年經歷的泥作師傅鄭志鴻,來為大家分享這份工作的成就與辛苦,讓外界能更了解此職業呦。
說起初期踏入這行,鄭志鴻表示,要成為水泥師傅得先經歷過幾個階段,舉例來說,先從學徒做起,接著升到半技、師傅。鄭志鴻說,「一進去工地一定是搬水泥跟攪拌沙子」,一旦當上師傅後就可以抹牆,做一些師傅的工作內容,例如貼磁磚、壁磚等。
說起泥作師傅的分工,鄭志鴻說,以新的工地為例,如透天連棟宅、二三十層樓高的大樓等大型建案,他指出「大建案的水泥師傅都一樣,只是分工分的比較細」,包括有專門在做紅磚隔間、抹牆,或打底粉光、壁磚地磚等;但若是民宅的水泥師傅,鄭志鴻直言,「不可能一個民宅,分好幾個師傅來做」,也因此,自己從過去學成無到有,從拆除做到完工的一條龍作業。
投入與堅持,是因為技能的意義與價值
鄭志鴻分享,自己家是三代的泥作傳承,他笑稱自己對唸書沒太大興趣,便跟著家人早早就投入工作,一路堅持到了現在,沒有換過職業。
「做工是一件很帥的事情」,鄭志鴻說,自己從無到有的過程,加上每個技能都有其意義與價值,這也是讓他投入跟堅持那麼久的最主要原因。
工作吃重,咬牙撐過終能出師
說起工地環境,鄭志鴻坦言,工地的生活總是比較危險,受傷就不能出勤,且粉塵也比較多,再者就是體力活會非常吃重,「你第一個面對的就是一包五十公斤的水泥」,起初的負荷其實就相當的大。
想要進入這行,鄭志鴻說,「你要能接受你的工作環境髒亂,再來就是大量流汗帶來的不適」,而體力自然也是其中需要克服的撞牆期,唯有通過體力這項試煉,才有機會進階去拿師傅的工具,學更多的技能。
鄭志鴻指出,自己是從20歲就開始當師傅,以收入來講會比同齡人來得好一些,「我如果再換一個工作,不一定會有那麼高的收入」。
適合這份工作的特質
被問及適合這份工作需要具備哪些特質,鄭志鴻一開口就說,「要很有抗壓性!」諸如此類的技職養成都是要靠「師徒制」手把手地去傳授工夫,並用心去揣摩它,更要吃得了苦忍受前輩的責備跟教導。
他呼籲有心想加入做工行列的新鮮人,「學泥作別怕吃苦、別怕累,也別怕髒,我們的技術很珍貴,因為物以稀為貴!」
台積電慈善基金會 x 104 BeAGiver 職人引路的工作世界
我們相信,在世界角落裡都有著為個人使命和社會環境更好而努力的人,他們可能曾經接受過不同世代人的幫忙而茁壯,如果您也想成為那位願意幫助別人的職人,歡迎您加入Be A Giver!
■ 台積電慈善基金會 X 104 Be A Giver 工作世界 - 職業引路
■ Be A Giver網站
沒看到有興趣的職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