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Renn 原文出處
這是我應徵 Dcard 內容經理的面試經驗,這場面試體驗讓我感受到他們對於工作與共事夥伴的用心,希望藉由這次分享,幫助更多想加入 Dcard 或是新世代的網路新創公司工作的人!
文章架構:
【工作內容】
• 因應時事議題,策劃讓使用者分享的主題與誘因
• 內容數據搜集、評估與優化,持續提出假設並嘗試新型態內容成長
• 策劃投票主題與統整結果
• 媒體關係經營管理
• 管理、制定實習編輯工作流程,並與社群、營運團隊協作推廣內容
根據工作內容描述,推判這個角色有哪些主線任務、需要哪些能力,還有可能發展的支線,以及你怎麼接手處理這份工作?
這是我的 Mapping,面試當天快速向面試官 pitch,並說明我與這些主要任務相關的過去經歷,和做事方法。
自我介紹不應該只是講自己想講的,而是說服對方:「為什麼我適合這份工作?」
這就是為什麼需要拆解工作內容,將工作內容、需要能力連結你的過去經驗和相關專案,說服面試官你的能力與新職缺息息相關、不可或缺。
別忘了先整理幾個相關經歷的代表例子!
這幾項不可或缺,熟讀企業資訊,可以幫助你了幾這間公司的文化與工作方式。
甚至你可以在面試前,挑中午時段到公司附近晃晃,看看那一帶的人怎麼穿,模仿他們的穿著,再正式一點點即可。(例如棉質的西裝外套)
我當初照個人習慣穿了西裝外套,進辦公室看到大家都穿 T 恤時,立刻趁人資沒出現前把西裝外套脫了,剩裡面的黑色合身 T 。
・競爭對手分析
・常用導流管道
・喜歡公司什麼地方、最有印象的企劃(行銷職)
我當時自己還準備了這兩項:
・八角遊戲化理論架構
・行銷定位:社群生態發展
會選擇準備八角化遊戲理論,出自於「如何建立起平台內容的策略與優化之處」,從八角理論切入能夠容易些。
請準備好問題,離開面試間就沒機會再問了,後面會列出我問了哪些問題。
我上官網投遞後,大約 2 星期後收到 HR 的來信,邀請我面試,在邀請信函中,就先行介紹了面試流程、工作環境、提供的資源以及團隊組成。
面試主要有兩關面談
第一關:先與人資、用人主管面談
第二關:與 CEO 面談
團隊組成以視覺圖呈現,看到這邊時我私心的好感度直接飆升XD,介紹團隊組成會在面試當中節省不少討論的時間,更專注於職務本身的討論、以及你未來會合作的夥伴。
當天我提早 10 分鐘到公司,迎面而來的剛好是發信邀請我的 HR,她帶我參觀了辦公室環境,環境開放而輕鬆,就我所知目前團隊還在擴增當中。
參觀完後,另有兩位 HR 帶我進入會議室,向我說明了這份職務的輪廓(以我當時面談內容為準,工作內容是隨時有可能微調的。)
Content Manager 這個職務是新開(過去沒有),開設原因來自於平台累積了大量的內容,目前平台的主要目標以「讓所有年輕人在 Dcard 上討論,並找到共鳴。」
因此需要有個熟悉內容經營、話題操作與媒體相關經驗的人來協助挖掘內容、推廣話題、引起討論。
這份職缺未來會帶領實習生,將與 Marketing、Community、PR 平行並合作,需要建立並優化工作流程,由於過去沒有先例,會是個開創性遠大於優化營運的任務。
面試問題:
這是我準備的內容,可以參考看看:
在前份公司經歷,我前期負責拉升 B 端用戶、進行企業產品銷售,累積了 2B 行銷提案和陌生開發的能力。後期則轉向 C 端的內容行銷與活動企劃。
過程中我們舉辦快速面試與眾多實體活動,為了要推廣活動和產品,對數位、內容行銷產生了相當大的興趣,希望透過加入 Dcard,進一步增強實戰和發揮技能。我很喜歡從 survey 過程中找到潛力內容推上去,看到進熱門時會很有成就感。
提及過去與工作內容相關的專案,成功操作的案例,言簡意賅、切中要點地說明。在這裡我分別舉了我策劃的內容主題和跟風還願的 chatbot 貼文。
我目前的規劃將以內容行銷為主,因此我說明了從何處開啟我對內容行銷的熱情,未來要如何延伸我的技能深度和廣度。(包含數據分析、SEO、關鍵字研究等進一步的技能與決策面。)
(Marketing Manager、Community Manager、PR Manager)
我展示了先前準備的投影片,先進行 Work Mapping ,結合我對該職務的分析和過去的相關經驗。整個面談過程中,都是等我講完一頁後,面試官提問,再進行下一個環節。
我認為我的語速有點過快、資訊塞得也稍多,而面試官幾乎都全神貫注聽完你的內容,不打斷與評論,讓應徵者受到鼓勵與全力發揮。
面試問題:
和上一關與 HR 題目有點像,將自己喜愛的原因、熱誠說明,並從話語中帶到幾個自己成功操作的行銷專案。
當我進行到遊戲化八角理論時,面試官問到:
我在這題表現沒有很好,事實上,當我介紹完,才發現我的研究方向更傾向產品面而非行銷面,因此當下我還真的腦筋急轉彎了 30 秒,說明幾項既有優勢可以發揮的方向,並將我的構想帶到下一張的社群生態發展。
這兩題主要在測試我的工作能力,是否有能力建立起問題解決的邏輯和系統,我大致的回答是這樣:
這題我拿來和 ptt 的族群做比較,說明了從以前使用 Dcard 到現在觀察的現象、留言氛圍比較偏溫馨、內容面有什麼傾向等。
這題主要考你是否對他們的用戶和產品做足功課。相當重要唷~
事實上休息後依舊忙碌,包含產出過去沒時間寫的文章、進修課程、考取 GA 等。
面談內容告一段落,面試主管問我有沒有問題,以下是我準備的幾個問題,回答都令我印象深刻:
A:Dcard 相當鼓勵時時自我學習,希望具備自我學習、問題解決能力、自主管理能力,另外,能夠透過挖掘問題或是各種嘗試,找出成功的操作方式,並把過程系統化。
A:若以 Dcard 的角度,「越多人關注、越多人討論」就是好內容。我們目標是期望「所有年輕人能在 Dcard 上討論」,當然以行銷面來看,這樣的內容能增加觸及,帶來流量、擴增新用戶。
A:會看流量,然而我們真正在乎的是「用戶的總使用時數」,不過,依據不同的部門,評估的指標也不太一樣。
(Dcard 的績效管理指標採用 OKR。)
A:其實各個職位與理論有他的立場,身為社群工作者,我們的使命是找出大家有興趣的內容,刺激大家討論,從中得到滿足或資訊。
作為平台立場是比較中立的,不會特意限制大家使用多久,因為每個人都有可能從不同的領域得到自我價值、使用不同的娛樂管道讓自己放鬆。
有人透過解決別人的感情問題得到成就感,也有人透過玩遊戲得到抒發,更有精力面對工作;這些花時間的方式取決於使用者如何運用,而平台的目的就是滿足他們,讓他們找到共鳴。
(Dcard 每週三為 Remote Day,就我所知,現在團隊正在擴張,依舊保留這項習慣。)
A:通常會在那天排開需要大量溝通協作的內容,可以在這天專注於深度工作。
面試進入了尾聲,進入了比較輕鬆的閒聊,面試主管看到後面還有投影片,問我是不是還有想講的內容?
我放上了最後一頁投影片:
我最後用個稍微感性的小故事說明為什麼想加入 Dcard,我算是很早期的使用者(當時只開放給幾所國立大學),我從 Dcard 認識了新朋友、加入新創團隊與校外社團(城市浪人),進而開啟了我的新創之旅。Dcard 讓我大學生涯尾聲進行了重大的 Pivot ,認真來說沒有 Dcard 的話,也許不會有現在的我。
很可惜,我並沒有順利進入下一階段的面試,不過這次的面試內容我卻得到很多討論和啟發,想分享給更多人。
最後,我要推薦每次準備面試時必定溫習的文章(#侯智薰的職場駭客-面試攻略系列),每一次都能幫助我梳理清楚的脈絡。
>>查看DCard工作機會
延伸閱讀:
【新冠世代求職】你跟上一個面試的人有什麼不同?劉安婷:講自己的故事,不要怕犯錯
面試官怎麼看作品集|不藏私新鮮肝教戰手冊(上)
面試官怎麼看作品集|不藏私新鮮肝教戰手冊(下)
面試服裝|新鮮人面試穿搭教學,好感度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