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人是竹科工程師…上班地獄 我們為何愈忙愈窮

2023-08-11 聯合報記者鍾張涵 由聯合新聞網授權轉載

台灣無貧困推進協會研究專員謝宏偉攤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MF))2023年最新人均GDP數據,嘆了口氣,「台日韓GDP黏得很近,但薪資差一大截。」

謝宏偉說,政府即使連續六度調整基本薪資,但台灣人的法定時薪或最低薪資,依然比不上日韓,薪資差一大截,是因為人均GDP成長和一般民眾所得不成正比,加上通膨趨勢、生活支出攀升,台灣人陷入「體感貧窮」。

「台灣GDP成長都靠製造業。」謝宏偉說,但服務業、基層勞工並未感受到生活豐足,反而貧富差距拉大、相對剝奪感增加,青壯年更清楚感受到「體感貧窮」。

不是每個人 都是竹科工程師

網紅關韶文說,卅歲以後對「體感貧窮」的感受尤其深刻,雖有台積電揚威全球,絕大多數人卻未能共享科技業豐饒的果實,「不是每個人都是竹科工程師」,反而許多人活在低薪、高通膨、高房價、高房租、高物價、實質可支配所得低,卻又工時長的悲慘世界。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證實,台灣人的薪資收入不斷倒退。據主計總處發布的2022年受雇員工薪資調查,去年每月實質經常性薪資四萬一千三百五十七元,不只連續第二年負成長,也創十年來最大減幅。

低薪遇通膨 談什麼買房儲蓄

時至今年,內需服務業復甦,薪資依然沒有起色。陳惠欣說,今年前六月實質總薪資五萬六千七百五十三元,年減百分之零點七三,是七年來首度落入負成長。

收入沒有增加,支出卻節節攀升。

今年五月,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 CPI)連續廿二個月超過百分之二通膨警戒線,租金指數再創歷史新高。與民生息息相關的食品和外食費,更持續加重老百姓負擔:今年一至七月CPI平均較去年同期上漲百分之二點二六。

入不敷出,就更難完成買房、提高儲蓄。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攤開數據,近九年來雙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房價,大漲百分之五十七至一百零一。「觀察在雙北市購屋的首購族,尤其是台北市,需要父母幫忙的比率非常高」。

無論青年或家戶,薪資增幅遠遠追趕不上房價漲幅。勞動部統計,2022年大學畢業生第一份工作均薪僅三萬一千元,甚至有百分之廿四點九的大學畢業生首月薪水為基本工資,相當於每四名就有一名是領基本工資。

像老鼠打洞 奴忙窮忙無止盡

主計總處的家庭收支調查顯示,有大學學歷者,每年可支配所得中位數由1995的六十三萬,降至去年約五十三萬;而擁有研究所學歷者,1995年每年可支配所得中位數是八十四萬元,到去年只上升至九十一萬元─扣除物價指數,高學歷者的實質可支配所得大幅退縮。

「廢掉一個人最隱蔽方式,是讓他忙到沒時間成長。」曾被譽為「台積研發六騎士」的楊光磊退休在台大授課,他感慨說,台灣許多企業將工作瑣碎化,讓勞工陷於無止盡「像老鼠在打洞」的工作,「有意義的忙碌不是問題,怕的是奴忙、窮忙、瞎忙、左心右亡的忙。」

青年到壯年都體感窮忙,是國家危機。

【產業新訊】若您願意提供更多的產業趨勢、業界人才動態、工作機會等資訊至《職場力》 >> 歡迎來函


【職場力調查】您認為自己是無意義勞動的「體感窮忙族」嗎?

您有感受到文章中的「體感貧窮」嗎?

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連續22個月超過通膨警戒線,您認為與民生相關的食品和外食費,近年來有讓你感受到明顯的上揚嗎?

您自認,是陷入無止盡、無意義的「體感窮忙族」嗎?

完成投票後,即可收看即時票選結果唷!


最新【產業新訊】歡迎參考《104職場力

追蹤【104職場力】粉絲專頁、職場更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