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同儕支持團體」,成為彼此的神隊友

文/我是老查(李全興)圖/Helena Lopes

當你聽到「同儕支持團體」這四個字,可能會覺得有點嚴肅,其實就是一群有著相似關注課題或目標的人聚在一起,互相給予支持和建議的小組。這些團體通常有5到7個人,彼此約定定期在線上或面對面聚會,大家會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分享各自的工作與生活挑戰。

在我進行中年人生轉型的這幾年,不免有時會有種「孤單」的感受。因為家人或伴侶不一定能深入理解我的心情或遭遇的挫折,也未必有類似的經驗可以給我建議,於是我也發起或參與了中年轉型的同儕支援團體,目前我同時參與三個群組,其中一個是長期一起辦讀書會的中年書友群,另一個則是過往的老同事,分別以週會或雙週會的方式固定線上聚會了一兩年。

會有這樣的想法,是在讀美國知名個人成長教練馬歇葛史密斯的《放手去活》時學到的,裡面葛史密斯提到的「人生計畫檢討會議」就是一種「同儕支持團體」,他的做法是:

•   固定時間舉行,不要輕易更動頻率,成為一種慣性

•   不少於5人,不多於8人

•   會議需有一位引導者 (主持人)

•   90 分鐘內結束

•   每個人以5 分鐘進行近況update,以簡單的「紅、黃、綠燈」形式進行

•   不相互批評、不論斷 (包括對自己也是),但彼此提供想法與協助

這樣的聚會對參加者來說好處多多。首先,可以在這裡吐露心聲、展示自己脆弱的一面,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獲得新的見解,幫你釐清自己的優先順序,從而更加自信地做出重要決定。成員間不僅能夠建立深厚的友誼,還會形成一種特殊的聯繫,讓每個人在這裡都能感到被理解和支持。

那麼,一個成功的同儕支持團體需要哪些要素呢?簡單說來,主要包括:

     1. 成員資格:確定哪些人適合加入,需要具備什麼樣的特質或共通點。

     2. 焦點議題:設定未來聚會中持續分享、討論的主題。

     3. 運作模式:立下規則,確保每次聚會都有架構、方法和目標。

與尋求專業導師或教練不同,同儕支持團體提供的是一種肩並肩的支援。知道有人和你一樣在關注和解決相同的問題,這種感覺讓人心安。這樣的群組可以幫助你建立信任的關係,維持心理健康,共同成長。

要建立一個吸引人且有效的同儕支持團體,理想的規模在5到10人之間,既能涵蓋多樣的背景和觀點,又便於組織和確保每個人都有機會發言。加入這樣的團體之前,可以問問自己:我能從這群人身上學到什麼?他們是否能提供我需要的支持和挑戰?我們有共同感興趣的議題嗎?是否都準備好投入時間來參加定期會議?

同儕支持團體不只是聚會那麼簡單,它提供了一個空間讓你和他人一起面對挑戰,共同成長。團體成員需要積極參與,互相支持。以下兩件事相當重要:

→分享經驗,而不是建議。通常我們在給出建議時,會覺得自己很聰明且樂於助人。但是,沒有人應該自以為比當事人更清楚該如何處理自己的獨特情況。相反地,更好的做法是分享經驗,可以用這樣的方式「我聽到你的故事時,讓我深有同感的是…。我當時是這麼做的…。這是發生在我身上的事,以及我的感受。」

→保持開放和真誠。當群組的成員致力於以真誠而願意示弱的方式進行深度交流時,就能促成彼此更深入的分享,產生更大的價值。像是分享自己的失望、遺憾和困境;或者坦率地談論正向的機會和成功。

隨著團體持續運作,也別忘經常檢討改進。每次聚會後問問自己:今天哪些做得好?哪些可以做得更好?大家對團體的目標還有共識嗎?有什麼建議可以讓討論更有價值?

如果發現有什麼不對勁,也要及時溝通解決。這樣才能讓團體越來越好,大家都能從中獲益,一起成長進步。

關於作者

李全興(老查) 數位轉型顧問、出租大叔、商業好書說書人,以及正在探索人生下半場可能性的中年級實習生。 2000年起即投入數位產業,累積逾20年電子商務、社群、數位內容領域工作資歷,致力將數位經驗運用於協助企業數位轉型與內容經營、社群行銷。目前則在探索百歲人生時代,自身職涯的第二條成長曲線。

更多【老查的中年級觀察】:

高年級不打烊】好友募集中!活動優惠、最新資訊不漏接,點擊圖片現在就加入

追蹤【高年級】粉絲專頁,開啟精彩人生下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