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解惑:為何忙碌多年,還是感覺自己不夠好?破解自信的3大關鍵!

在人生進入中年後,許多人會發現,儘管在職場上累積了多年經驗,生活似乎也漸漸穩定,但內心卻依然充滿著疑惑和不安。「為什麼我這麼努力,還是覺得自己不夠好?」這種情緒,可能源自於職場的瓶頸、家庭責任的壓力,甚至是對過去錯過機會的自我懷疑。中年,對許多人來說不僅是成就的高峰期,也是身心感到迷失的關鍵轉折點。

文/吳姵瑩 圖/Tirachard Kumtanom

編輯整理/104高年級

本文,我們將深入探討三個能夠重建自信的關鍵要素,幫助你擺脫對自己嚴苛批判的習慣,重新友善看待自己、他人與環境。透過一系列具體的自我檢視問題,本文將引導你逐步找回內心的穩定與力量,讓你在這個人生階段不再迷失,反而擁有更強大的信念,迎接未來的挑戰。

當你活在過去的創傷裡,你無法友善看待自己;當你活在他人眼裡,無法友善看待他人。而讓我們能夠自信成熟的關鍵三要素,是「友善自己、友善他人、友善環境」,但當人處在受傷與匱乏狀態時,容易帶著負面評價且充滿批判,對環境中正在發生的事情沒有覺察或失去連結。

要成為自信與自在的自己,個人本身的情緒穩定度有十足的影響力。如果你自認是個動不動就不開心的人,你不會認為自己有自信。而情緒穩定度通常也奠基在你對自己與他人的友好程度。若經常對自己不滿意、對他人不滿意,不難想像你向內,必定有很多自卑感;向外,對人則有很多失望感。

你能從以下三個問題發現你經常對待自己的方式,進而檢視你對自己的友好程度如何:

1. 每當你覺得低落、自卑、負面時,問問自己,現在是誰在說話?

2. 你要相信這些話嗎?要把它奉為圭臬嗎?

3. 如果你感覺受傷,那你安撫自己的方式是?

通常在第一個問題,沒自信的人普遍有自我懷疑、自我否定的慣性,很多人會回答是自己在說話,自己在批評,而那往往是我們內化了來自周遭重要他人的語言,或是受傷自我的狀態。「你什麼都做不好!」、「就憑你!」、「別人不會喜歡你」這些持續放送的內在語言,究竟是誰或究竟發生什麼事,讓你對此堅信不移?如果當你沒有這些思考,你又是什麼樣的人?

很多人在此時會告訴我,他感覺輕鬆很多,好像沒有被負面情緒籠罩著。

其實,我們要練習的,就是在看待自己時,能有「彈性」的觀點,而不是「僵化」的負面思維;同時,加上最後一個問題,當我們感到難受,是否有內在支持與疼惜自己的態度?是否能陪伴自己走過低落的歷程?

當你具備了從挫敗與傷痛中站起來的復原力,那份願意承接脆弱感的力量,將讓你的自我變得強大,並且更能面對生命中的挑戰與更巨大的任務,也更願意主動去定義自己和創造自己,因為你會相信自己愈來愈可以。

你可以嘗試著自我整合,創造出你的歷史。想想看:

1. 如果我是地球,各個不同狀態、不同階段的我,分別在哪裡?

2. 現在,請你換上上帝的視角,當你可以用更高的視野、全息的觀點看待自己,你會如何為這個地球命名?

身在這個星球上,你我都知道地球並不被一個國家定義,不被饑荒、天災、戰爭定義,即使連續幾年的疫情封鎖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你依舊可以感受到地球正用不同的方式繼續運作。而關於「自我」的定義也可以是如此,過去的你,現在的你,未來的你,其實都在不斷累積與變化當中。

很多人用地球的觀念來理解自身的人格時,通常會覺得輕鬆很多,也開始卸下防備,看見內在的多元性與豐富性,也意識到也許還有很多部分的自己都沒有機會被開發,就如同地球上雖然有很多國家,但自己都還沒有機會一一去遊歷,還有很多異國文化,自己還沒有機會一一去探訪。

你個人的歷史不該被他人定義,也不該被過去定義,而是隨時能有專屬於你的全新定義。

節錄自:天下雜誌出版《你這麼好,為什麼沒自信?,吳姵瑩著》

關於【人生第二曲線】你可能有興趣的文章:

高年級不打烊】好友募集中!活動優惠、最新資訊不漏接,點擊圖片現在就加入

追蹤【高年級】粉絲專頁,開啟精彩人生下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