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基亞當年推出一款直立手機,只要一按,滑蓋就升起,靈感是來自於電梯按鈕?原來,正當資深設計師們苦無突破,一位新進設計師大膽融合過去電梯設計的概念,為團隊帶來全新構想。每個人都習慣做熟悉且重複的事,更會想複製過去的成功經驗,卻不知不覺陷入「思考慣性」的泥淖。慣性會阻礙創新,想跟上世界的腳步,老猴子一定要學會新把戲。
文/劉宥彤(永齡基金會執行長)
郭台銘先生很會講故事,比起郭語錄,郭董的故事領導更有意思。正所謂長江後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灘上,若要選一件事提醒職場小有成就的朋友們,那我一定要分享這個故事。有個故事雖然聽他說了至少十幾次,但因為他提到的場景和品牌我都非常熟悉,每次聽還是覺得有趣。
在鴻海土城總部,郭台銘先生的辦公桌上有一支諾基亞手機,它就一直擺在那裡。郭董說當年想要找生意,想要有訂單,就在芬蘭赫爾辛基諾基亞總部外面天天等,希望能見到產品設計師,知道最新的設計。如果有設計圖或是樣機,就可以趕快讓工廠研究,有機會爭取到訂單。但是常常從天明等到天黑,一日等過一日,沒辦法估算何時見到人。
我第一次去芬蘭是接受他們觀光局的邀請,當時還在華視當記者,接待人員向我描述芬蘭民情。他說如果有一個芬蘭人在河邊釣魚,看到河面上有隻鞋子從上游漂下來,那這位芬蘭人會不假思索,趕快起身整理行裝換地方,因為發現附近竟然還會有別人,太不可思議了。這當然是開玩笑的話,但反應了北歐地廣人稀的特色。
後來我在奧美服務過諾基亞,也不只一次去過諾基亞總部。諾基亞園區並不在繁華大都市,而是在首都近郊的森林中,園區附近除了樹還是樹,入夜後,一片寂靜與荒蕪環繞著亮著燈的諾基亞園區,稍微走遠一點都怕會迷路。
想像一下,苦寒又人煙稀少的北歐,在森林邊境的諾基亞,小郭業務在大樓外面痴痴等著設計師,以郭董這種過動兒性格,難道每天繞著園區跑步嗎?這個畫面實在和霸氣郭董有太大的落差,所以我每次聽他說諾基亞的故事,都因為腦中有很多想像,覺得非常好笑,但也覺得小郭變郭董的故事十分勵志。
慢慢的,諾基亞也認識鴻海這家公司,發現鴻海時常能解決很困難的設計製造問題,承諾的事也都能辦到。郭董描述有一次他接到諾基亞公司採購的緊急電話,對方說諾基亞正在研發一款新式手機,但目前是最高機密,原本委託給一家歐洲公司開模試產,但已經六個月了,一直失敗,所以問鴻海願不願意試試看。
不放棄任何機會的郭台銘先生打包票說一定做到,結果真的就在十五天內解決了歐洲公司半年來無法解決的問題。因為必須保密,諾基亞當時只提供了「關鍵的部分設計圖」給鴻海,所以郭台銘先生帶著這個手機的部分零件樣品趕往芬蘭。
經過轉機十幾個小時到達芬蘭首都赫爾辛基,冬天芬蘭的日照很短,當地氣溫是零下十幾度,沿路的雪堆得和行駛的車子一樣高,轉車又三個多小時才到諾基亞的工廠。這次他不用等設計師了,換設計師等他,因為急著想看樣品,設計師好奇為何這半年都無法突破的問題,一家亞洲公司竟然十五天就完成。他把新手機樣機拿出來,安裝上郭台銘先生帶去的樣品。這時,郭台銘先生才終於看到整支手機的樣貌,原來是直立式的滑蓋新手機,旁邊還有個按鍵,只要一按,手機就會滑蓋升起。
當時郭董第一次看到這種設計,覺得非常新鮮。問題解決了,在閒聊中,郭先生問設計師說:「你很有創意耶,你在這裡做多久了?做過幾款手機啊?」設計師回答:「沒有啊,我才剛來不久。」郭先生又好奇追問:「那你以前在哪家公司啊?做什麼的呢?」設計師回答:「我先前就在諾基亞公司對面的另外一家通力公司(KONE)上班,是專門設計電梯的。」
依我個人觀察,許多成功的人都很會問問題,也常從別人的答案中解讀出許多我們想不到的資訊。每次故事講到這位設計師先前是在電梯公司工作,郭董就會有一種發現祕密的眼神,因為這支按鈕就會滑蓋UP的手機剛好與電梯有類似的概念。想想看電梯是怎麼行進的?按了鍵就上上下下的箱體滑動!當把這個上上下下的概念放在手機上,忽然間有一種「哦,原來是這樣啊!」的想法。
「老猴子耍不出新把戲」是郭董為這個故事下的註解,但原本的諾基亞設計師們也因為慣性而同質,所以剛好有了電梯設計師帶來的新構想。
每個人都有一個慣性,會一直做一些熟悉且不斷重複在做的事情,尤其是對於過往成功的經驗。我們時常會想要複製成功經驗,卻陷入「思考慣性」的泥淖。我們每天要做許多大大小小、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決定,然而,這些原本經過思考判斷後才做的行動,如果變成「習慣動作」,就潛藏僵化的危險。
這支滑蓋式手機為什麼一直放在郭董的桌子上呢?為什麼他時常不斷的重複講這個故事呢?我猜是因為鴻海已經是一個規模不小、超過四十年的公司了。郭董認為不管是自己或高階主管們,都很容易受制於過去,不容易跳脫原本的窠臼,但企業的經營必須隨時因應時勢改變,如果沉溺在以往的成功經驗,迷信自己的法則可以所向無敵,讓決策成為一種「慣性動作」,這樣處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就很容易失敗。慣性會阻礙創新,創新需要不同的刺激,創新需要更多的想像。
電梯的設計師運用相同的經驗在不同的產業上,因為跨界而產生出很棒的創作,但是如果永遠侷限在經驗下設計,也很難再有突破。這支手機可能是他的成名作或代表作,但也有可能會變成「唯一」的作品。
郭董放在桌上的手機,是用來提醒自己,當公司夠大夠資深,就會有更大的瓶頸,需要不斷的挑戰自己的慣性。他也用這個故事提醒大家,別小看慣性思考的影響,要有自覺的「跨出舒適圈」,接受更多「變動的元素」。想跟上世界的腳步,「老猴子一定要能學會新把戲」。
為了讓「老猴子學會新把戲」,我們應該持續修鍊以下這三種能力:
花點時間想像一下你的工作,如果可以用其它的方法完成,那會是什麼?最簡單的想像法就是「借位思考」,就像諾基亞設計師因為過去設計電梯,借位思考後就為手機創造出一個過去沒見過的設計。試著想像自己變成一位電影導演,你會用什麼方式完成現在的工作?如果換成是一位家庭主婦,又會用什麼方式?不同的人就會有不同的做法,「借位思考」經常能幫助你打開侷限住的想像力。
批判性思考簡單說就是先了解別人的思考模式,再建立自己的思考流程。可以先驗證別人的方式,照著別人的方法做一遍,並思考「還有沒有其他方法」,就如同郭董所說:「一抄,二研究,三創造,四發明。」
發現錯誤,勇於承認錯誤;提高自己對於錯誤的心智耐受度,想盡辦法將問題解決,把失敗當成學習。郭董說,失敗的人找藉口,成功的人找方法。用學習的心態面對困難,會創造出新的解決方式。
這三種能力中,最能一體適用,快速得到成長,而且每個人都做得到的,就是第三項。只要能「勇敢試」,錯了能「勇敢改」,由做中學,試了才知道自己的想像是否能成為真實,也才能訓練假設及驗證的批判性思考能力。 偏偏許多人往往職務越高、越資深,就不敢試,也不願意試,總是以「多做多錯,少做少錯」的方式面對大小事。
節錄自:遠流出版《 人生賽道,勇敢試也要勇敢放棄/劉宥彤 著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