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JC Training 陳俊銘
原文標題:講師培訓課程3 : 培訓課程遊戲化的設計省思
講師設計積分或搶答等活動,雖然有助於活絡上課氣氛,或拉高學員學習動力,但也請考慮這些活動會不會反而影響學員的學習成果 (Learning outcomes)?
本篇作者從事企業培訓多年,發現多數課程並不特別強調用活動炒氣氛,或做遊戲來熱絡參與度;強調更多的是課程的內容深度與連貫性、實用性與操作性,以及如何能讓學員結合自身經驗。
這三個問題其實出發點都是好的,講師想要讓學員熱烈參與,讓現場充滿活力,的確這會讓學習動力拉高;但請考慮使用這些活動的結果會不會反而影響學員的學習成果 (Learning outcomes)?
各位請想像你參加美國的Google發展的正念領導力課程 : SIY (Search Inside Yourself),課程內含自我覺察、洞察溝通、同理心、仁心領導、…..(諸多內在的省思與對他人的體察的體驗),突然間來個搶答團隊競賽,再來個積分獎勵,你不覺得很違和感嗎? 這樣的遊戲化對於此正念課程學習成果是助力,還是干擾?
如果你參加全球經典的 Fierce Conversation課程(非常領導課程),內含對話的七大原則、團隊對話、教練對話、授權對話、直接對話,內容不斷帶領學員探索領導力的本質與對話的影響力,加上大量的Real Play(學員自身真實案例的演練),請問此時做一個很有活力且激烈的活動,對學習成果是助力,還是阻力?
我還可以給你更多不同課程型態的例子,去佐證其實遊戲化有其侷限性。我並不反對作活動或炒熱氣氛的團隊競賽,但身為講師的你必須思考做這些活動的「目的」何在? 做這些活動對學習成果有多大的幫助?
我非常建議講師做任何活動規劃永遠有一個原則 : 「Doing with the purpose. (有目的性地做)」。不是為了好玩,不是為了活絡氣氛,而是為了幫助提升學習成果。我常常建議講師在設計或使用一個活動時,永遠問 : 「我會什麼要做這個活動?」、「我會什麼要講這個故事?」、「我會什麼要放這個內容?」、…… (Start with Why?) ,這個問題可以幫助你做出更正確的判斷與選擇。
我們來看看一個現場,當你在教深層傾聽或同理心的主題時,學員為了搶小組積分而忽略了傾聽他組的發言,不夠同理他人的感受,遊戲化帶來的影響反而是個錯誤示範,不是嗎?講師帶領任何課程主題時,核心原則是「言傳身教」,你教的東西跟你做的任何動作與活動必須一致,學員才能真正感受這個主題或技巧的效果,所以請務必謹慎設計你的每一個活動。
那什麼時候可以使用這種遊戲化的積分、活動、競賽呢?我認為必須考慮兩個要素 : 授課主題和學員狀態。
通常偏技巧類的主題較適合,例如 : 簡報技巧、銷售技巧、產品訓練、IT系統使用培訓……另外,學員狀態如果普遍安靜與慢熱,或者學習意願不高,都較適合。但你還是必須思考一個關鍵問題 : 「目前操作遊戲化後的氣氛對於學習效果是加分還是減分?」
我常看到講師用發樸克牌獎勵學員的發言,或用積分獎勵小組,因為多了這個動作,所以常常對打斷講師 Facilitation課程(引導/運課)的流暢度,也就是破壞課程運作的節奏,尤其當遇到競爭意識相當強烈的學員,有時就會因為發牌不公平而提出異議,甚至情緒化,這些都是小細節,但也都是干擾,不是嗎?
我個人被認證、也教授過很多全球頂尖的企業培訓課程,我發現這些課程中,除了某些特定型態的課程外,多數課程並不特別強調用活動炒氣氛,或做遊戲來熱絡參與度,我看到這些課程更著重在內容的深度與連貫性、實用性與操作性,還有如何能帶出學員既有的經驗融入主題中,有時上起課來氣氛沒有那麼風風火火,但深刻地如同餘音繞樑,令人深省。
邁向企業講師之路,這些技巧快學起來>>>>
趕快筆記!線上課程教學7大技巧
想當企業講師嗎?前輩教你培養正確心態,掌握入行訣竅
設計一堂課!資深前輩從零到一的思考方法
企業數位課程的十項迷思(三):講師可以不看鏡頭
知道問題在哪,再辦培訓!教你拆解問題,規劃培訓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