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遠距與微課的比較分析_分析角度一:臨危轉換
進入 2022 第二季以來,我應邀到許多知名企業,為訓練伙伴說明「微課」與「遠距」的差異;這兩項手法是數位培訓的兩個碁石面向,各自有不同的角色與優缺點,我也運用了十個不同的指標來進行分析,就讓我們一一與您分享吧!
首先,讓我們不厭其煩地,再說明一下這兩者的基本定義。
「遠距」是利用遠距會議平台所進行的直播式培訓,基本概念是:講師與學員不處在同一個空間,但是處在同一個時間點。
「微課」則是把想要講的內容先行錄製,並製作成短時間的影片,每段約 6-10 分鐘,並以 4-10 集來闡述一項主題知識,基本概念是:講師與學員不處在同一個空間,也不處在同一個時間。
當然,數位培訓的變化是很多元的,遠距加實體,或者,微課加實體,都可以是共同成立的,不過,就不在我們的比較之中了。
基本的概念了解了之後,那我們就可以進入到比較分析的思維中了。第一個要進行分析的指標,就是「臨危轉換」。
有一次,我走進了全聯在購物時,接到了一通電話。那是一家合作已久的管顧公司,他們想和我討論一下隔天的主管訓練,口氣中盡顯緊張與急迫。
原本這場訓練都確定了,我也都把講義與簡報完成了,就等出發去上課了;沒想到,他們這場訓練最重要的三名主管,卻同陸續在這兩天確診,同時,公司也緊急地升級公司內部的防役等級,讓大家都居家辦公一個星期。問題就來了,原本設定的實體訓練,很明顯就不能如期召開。
在客戶企業不願意將課程後延的前提下,我們就必須面對到「臨危轉換」的課題。
在這一個指標上,「遠距」的優勢是遠大於「微課」的。
對講師的我而言,只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學員能不能拿到講義;如果不行,課後提供即可。
二、簡報需不需要進行微調,一般而言是文字的大小要做調整,讓畫面盡量能被遠端看得清楚。
三、重新調整課程的下課時間點;從原先實體訓練約 1.5 小時休息一次,改成 1 小時休息一次,好讓遠端的學員比較不容易陷入專注力渙散中。
四、重新檢視所有的訓練活動,哪些是放在遠距中不適合的,進行調整,也許需要補一些新的案例或內容。
最後,就是確定一下使用哪一款遠距會議軟體即可;大家可以發現,上面的四項動作,一般有經驗的講師應該可以在半小時就完成轉換過程,隔天就可以充滿信心地迎接轉換了。
但是相對的,若是要應用微課的方式,就沒有這麼快了,畢竟講師需要重新去切割課程內容段落,需要去設計出適合微課的簡報,更重要的是要拍攝,要後製,沒有半個月的時間,沒法提供出來。
因此,在第一個指標:臨危轉換,兩者各自得到的分數是:
遠距:★★★★☆
微課:☆☆☆☆☆
在「臨危轉換」上,「遠距」大勝於「微課」!(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