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的 UX Engineer( 使用者經驗工程師 )在做什麼?UXE面試流程分享

現任 Google UXE 告訴你:超少人知道的「既做 UX 也寫程式」實際工作內容、面試過程與暗黑心得(!?)

文/Mimin 原文出處


哈囉大家好,我是 Mimin,在 Google 擔任 UX engineer ( 使用者經驗工程師 )。UX engineer 是正式存在但很少人聽過的職位( 就算是 Google 內部也鮮為人知 ),網路上的相關資訊也不多。常常有人問我「所以 UX engineer 到底是啥?除了『既做 UX 也寫程式』,應該還有很多有趣的東西可以講吧?」

因此,這篇文章就來一探這些有趣的東西啦!在這篇文章裡,我會…

  • 介紹 Google 的 UX engineer 職位
  • 說明面試 Google 的 UX engineer 要具備什麼技能
  • 聊一下個人的暗黑心得及常見問答

( 當然,這篇文章全部都是我的個人意見,不代表任何 Google 官方立場。)

有沒有很期待呢!?

不過,在開始前,先讓我自己賣瓜一下:

我覺得我能當 UX Engineer 真是太幸福了!??

在成為 UX engineer 之前,我也是個平凡的 software engineer,待過小至十人的新創,也蹲過大至十萬人的跨國企業;做過後端,做過 web 前端,當然也做過全端——從決定顯示給使用者看的字的大小顏色,到去 AWS 看為什麼 ELB 會掉 request ,或是為什麼自己 compile 的 memcached 會造成 kernel panic,我都做過。但一直以來…

比起

調一下這個 linux 參數,就可以提升系統的 throughput

改一下這個資料結構,就可以在這個 node 多塞一個 worker

我更喜歡著手

先載入一半的 UI,然後加入 loading 動畫,使用者就會覺得這個 app 變快

改變一下選單的資訊架構,使用者就可以更快抵達目的地

這類的問題。

( 噢,而且我從小到大都一直在做個人網站,資訊工程系的無聊作業我也都會額外做出不無聊的 GUI 來喔!)

因此,在我還是 software engineer 時,我也有考慮過是否要直接轉職當 UX designer。不過,因緣際會之下,我得知了 UX engineer 這職位,巧妙地結合我過去的軟體工程經驗及我對使用者經驗的興趣;上工之後,也很開心實際的工作內容就如預期地既好玩又有挑戰性。

真的是太棒了啊~~!

I love being a UX engineer! Photo by Konstantin Planinski on Unsplash


好啦,所以 UX Engineer 到底是什麼?

傳統上,軟體開發流程是「設計師弄好設計,交給工程師實作;工程師在實作的時候,設計師去做下一階段的設計」。這幾年來,大家發現這種開發流程不夠用:工程師和設計師雞同鴨講,沒有共通的語言;設計師不知道工程師的能力範圍到哪;工程師遇到問題需要設計師解決,但設計師已經忘記他兩個月前的決策過程; ^!%O*Q#&@ …

在職務分工明確的大企業下,這問題就更嚴重了。因此,這幾年來,會寫程式的設計師、或會做設計的工程師,因為擁有兩邊的技能,就成為炙手可熱的人才——

這就是 UX engineer:

As a UX Engineer, you’ll weave together strong design aesthetics with technical know-how.

— Google Design Jobs

我們身為 UX engineer ,既知道怎樣做好 UX,也知道正確的軟體工程原則。我們既講工程師語言,也講設計師語言。我們這一秒開 Sketch 拉 UI,下一秒就在 debug JavaScript timing issue;這一秒在想 prototype 的 user study 要怎麼進行,下一秒就在處理剛刻好的畫面裡莫名出現的橫向捲軸。

在 Google,UX engineer 根據實際上的職務內容,又分了兩種次職位( 稱作「lens」),有:

  • Design lens
  • Eng lens ( 又稱 Front-end lens)

同時,也分各種平台,如 Web、iOS、Android、VR/AR。

平台的差別,各位讀者大概已經猜到了,因此以下就讓我來介紹 Eng lens 跟 Design lens 的差別囉。

在開始之前,請先看看這張圖( 並忽略我潦草的筆跡 ? ):

Design-lens UX engineer 做的事情更接近 UX designer,Eng-lens UX engineer 做的事情更接近 software engineer。


Design-Lens UX Engineer

Design-lens UX engineer 做的事情更接近 UX designer。只是 UX designer 用各種設計工具( Sketch、Figma、… )做設計,而 Design-lens UXE 寫程式來做設計。

具體來說,Design-lens UXE 寫程式製作 prototype,來解決其他設計媒介無法解決的產品設計問題。

例如,今天團隊想了一個新功能,然後發現…

  • 它需要一個新的 API,且後端工程師要一個月才能弄出來
  • …這功能聽起來很花後端工程師成本
  • 那我們要先做 user study 了解這個功能帶給使用者的價值後,才能決定要不要花那個後端工程師成本
  • 而且這功能很複雜;單純的「按到底」( click-through,如 InVision 或 Adobe XD )prototype 無法忠實呈現它帶給使用者的 mental load
  • 可是我們沒有那個 API 的話,就沒辦法真的刻這個功能來做 user study
  • ( 死結!️?‍♀️ )

這個時候,Design-lens UXE 就派上用場了。他們會跟 researcher 討論,在沒有後端 API 的情況下,要怎麼寫程式做 prototype 才能達成高品質的 user study,驗證這個新功能的價值。

另外,Design-lens UXE 在要取得 stakeholder buy-in 時也會發揮用途。類似上面的例子,許多大公司的產品,只有用程式寫出來的 prototype 才能表達複雜的使用者互動及資訊架構的流動;stakeholder 們也必須親手試用這樣的 prototype 才能判斷新產品的價值。此時,就更能應證 IDEO 內部很有名的一句話:“ A prototype is worth a thousand meetings. ”

不管是哪種情況,Design-lens UXE 要寫的「程式」種類及規模五花八門:可能是一個全新的 app,也可能是修改現有的 app;可能是用前端的 framework 來模擬新的後端行為,也可能要自己開一個新的 Google App Engine 來實作完整的 tech stack。無論如何,只要能快速回答產品設計問題就好。

為了能快速回答產品設計問題,Design-lens UXE 也要能迅速釐清問題的本質,做出妥善的判斷。例如,或許某 user study 的 prototype,就算使用假資料,且忽略使用者網路不穩定的情況,依然可以達成 user study 的目的。總之,為了節省製作 prototype 所需的時間,Design-lens UXE 就會做些( 合理的 )偷吃步。

對了,Design-lens UXE 大多是編制在 UX team 裡面。看完上面的描述,應該不意外吧~


Eng-Lens UX Engineer

Eng-lens UXE 做的事情更接近 software engineer。不過,他們比一般的 software engineer 更了解 UX,可以決定一些 design spec 沒注意到的細節。( 例如,UI 內的字串超過容器的大小時,決定是否將容器拓寬,或不拓寬而使用刪節號。)

Eng-lens UXE 又分為兩種:

  • 做面對消費者的產品的 UX engineer:他們就跟 software engineer 一樣寫 production code,不過專注在 UI 方面,而非後端程式。
  • 做內部的 GUI 工具的 UX engineer:因為內部工具的人力資源需求特性,用 UX engineer 可以以一擋十,減少 designer 跟 software engineer 溝通的額外成本。

不論是做面對消費者的產品,或做內部的 GUI 工具,因為 Eng-lens UXE 都會直接影響到上萬甚至上億人,所以他們比 Design-lens UXE 更注重 code review、testing、code quality 等等其他軟體工程原則。也因此,Eng-lens UXE 大多是編制在 engineering team 裡面。


整體來說,UX Engineer 的價值,是 Eng lens 和 Design lens 的聯集:我們的守備範圍廣闊,不論是 UX designer、software engineer、UX researcher、product manager 或是 program manager,我們都幫得上忙:我們透過 prototype 釐清產品設計問題;我們協助 UX researcher 執行高品質的 user study;我們讓 design team 知道 engineering team 的技術極限在哪,免得做出不切實際的設計;我們在 engineering team 有設計問題時,使用我們的直覺與訓練直接修改程式;另外,因為我們熟稔 UX 跟 engineering 兩邊,有我們出馬,program manager 覺得時程超有保障。

對了,在 Google,這兩個 lens 並非涇渭分明;如果有 UX engineer 想要換 lens,不需要任何人資的程序,只要主管自行確認即可。( 像我四個月前才剛從 Eng lens 換成 Design lens 喔!)


那…想成為 UX Engineer 要注意什麼呢?

基本功

這份工作在 Google 依然算是 engineering 職位。我們還是期待 UX engineer 有基本的資料結構與演算法概念( 例如,知道為什麼 O(n^2) 比 O(2^n) 好,知道什麼時候 Set 比 Array 好 )。當然,我們也期待 UX engineer 熟悉職位要求的平台( Web、iOS、Android、VR/AR )的底層特性,而不受制於特定的 framework。

不過,我們不要求 UX engineer 手刻艱難的資料結構或演算法( 例如紅黑樹 )。( 但我個人覺得要會解 invert binary tree,畢竟…在做 UI 的時候常常需要用到各種 data transformation。)

去除了艱澀的資料結構跟演算法,相對來說,我們希望應徵者有足夠的 UX 知識,例如 usability evaluation heuristics 啦,design process 啦;以及有相當水準的設計思維,能分辨不同設計的優劣取捨。


我適合當 UX Engineer 嗎?

如果你目前是 front-end software engineer,然後你對「為什麼這個畫面加個『載入中』的動畫,我感覺載入速度就變快了?」「為什麼這個動畫跟那個動畫長度都是 200ms,但那個動畫好像速度比較快?」「為什麼這個東西要放這裡不放那裡?」有興趣,那麼你很適合來挑戰當 UX engineer!

如果你目前是會寫程式的 UX designer,然後你對「這程式這樣寫跟那樣寫的效果一樣,可是那樣寫的話我三個月後還看得懂我在寫什麼欸!」「有人說想要使用我這段程式,我來試試看怎樣把它包裝得讓別人也可以輕鬆使用!」「我想要把我的設計接上 production data 來看看遇到各種 edge case 時會出什麼情況!」有興趣,那麼你也很適合來挑戰當 UX engineer!

雖然有些人會覺得只有獨角獸才能當 UX engineer,但我覺得,如果你是 T 形人才,橫的是 design & technology,直的是 software engineering know-how,就已經非常符合 UX engineer 所要的特質了。

獨角獸:嗯?誰叫我? Photo by James Lee on Unsplash


面試流程

Eng lens 和 Design lens 面試的重點有些微的差距( 例如,Eng lens 可能會多問到 production best practice ),但流程跟關卡一樣。

  1. 跟 recruiter 電話聊聊,確認要投哪個平台跟哪個 lens
  2. 跟 UX engineer 電話面試,考 UX 也考寫程式
  3. 回家作業:給你一個 mockup,請你刻 UI 出來
  4. Onsite
  5. 幸運拿到 offer 之後,就跟一般 Google 面試流程一樣囉

這邊特別提一下回家作業跟 onsite 的部分:

電話面試通過了以後,就要做回家作業,題目大多是給你 mock 圖檔要你刻出 UI 。因此,你的任務除了刻 UI 以外,還要自行決定所有的互動設計細節。作業期限一週,交作業時需要提供原始程式碼;根據平台不同,也會要你提供成品的 hosting URL、APK、或操作影片…等等。另外也要提供說明文件。

Onsite 總共有四到五關( 每種關卡的順序及數量不定 ):

  • UX concepts:考你的 UX 知識。這關通常由 designer 擔任面試官;偶爾也會遇到 researcher 擔任面試官。
  • UX engineering knowledge:考你的平台所需的實作知識。這關由 UX engineer 擔任面試官。
  • General coding ability:安安你有聽過刷題嗎?大概是介於 easy 到 medium 之間。這關通常由 software engineer 擔任面試官。

如果面試 Senior 以上,就會和面試 software engineer 職位一樣考 system design。

此外 onsite 時也會問回家作業相關的問題,設計或工程方面都會問。


平衡報導:UX Engineer 的陰暗(?)面

當然啦,這職位也不是絕無麻煩事。偶爾也會發生讓我們心累的事情…

我的 PM、PgM、designer、researcher、software engineer 不知道怎麼「使用」 UX engineer :(。

我的 designer/researcher 沒找我就把設計做完,user study 計畫都擬好了才叫我來趕快照著設計做 prototype,可是那個設計有超多 real-world bug…

我的 org 只有我一個 UX engineer,沒有別人可以一起共甘苦。

是的,就算是 Google 內部也不是每個人都聽過 UX engineer,第一次遇到 UX engineer 的人也不一定能立即理解怎樣和 UX engineer 合作最有效率。在這種情況,雖然可以勉勵自己,說我的團隊得到一個別人沒有的資源超棒棒,但…大多時候還是很阿雜。這種時候,只能想辦法努力找到團隊需要 UX engineer 超能力的地方,並積極貢獻,讓 designer/researcher/engineer 覺得有我這位 UX engineer 真是以一擋十,再口耳相傳,讓大家知道 UX engineer 的價值。

我的主管跟 UX engineer 職位不熟,不知道怎樣幫我打考績。

很多 UX engineer 的主管是 software engineering 的 TL/M ,或非 UX engineer 出身的 UX manager。他們比較熟悉 software engineer 或 designer/researcher 的考績項目及流程,而不太了解準確評斷 UX engineer 考績的方式( 這邊指,要怎樣分辨是否超過 job ladder 設下的標準期望 )。

這種時候要請主管去聯絡一些資深( 這邊指 Staff 以上 )的 UX engineer,討論在這個團隊內要怎麼衡量 UX engineer 績效。

跟我合作的 software engineer 的 UX 知識好像比我強;跟我合作的 designer 的實作能力感覺比我厲害。我懷疑我坐在會議室只能玩白板筆喝 LaCroix。

這在 Google 超常見的。我還遇過 UX researcher 本來也是線上這些大公司的 software engineer 又跑去念認知心理學,取得學位以後來 Google 當 UX researcher,該同事的實作能力依然一流。

Imposter syndrome is real,請相信自己在團隊合作內,絕對有「交給我做,事半功倍」的特殊能力喔。


其他不盡完美的事情

  • Google 的 UX engineer 缺非常少。除了灣區、紐約、西雅圖以外,屈指可數。
  • 承上,台灣 Google 從來沒有且現在也沒有任何 UX engineer 缺。( 咦~台灣 Google 有 UX 嗎?軟體外商在台灣的辦公室有全職的 UX 職位嗎?)
  • UX engineer 要參加的 meeting 超多。我們要參加 UX team 的 design critique,提出設計跟工程方面的建議;也要參加 engineering team 的 technical design meeting,確認設計師想要做的東西刻得出來;還要參加雙方的 sprint planning ,確定沒有意外發生。雖然 meeting 很多,但也只有去了,才能確保我們能把實作時間花在刀口上。
有意義的會議其實很棒棒!Photo by Campaign Creators on Unsplash


其他關於 UX Engineer 的 FAQ

Q: 其他公司有沒有 UX Engineer 呢?

UX engineer 的職務需求當然不是 Google 才有。很多注重 UI/UX 的大公司也有類似職位,可能稱作 Design Technologist、Creative Technologist、Design Developer、或 UI Engineer/Developer。當然,職務內容不盡相同。

Q: Google 的 UX Engineer 的薪水會比 Software Engineer 低嗎?

我沒有同地區同 level 的 software engineer 的薪水的資料所以無法表示意見。此外,把 offer 談高最快的方式是拿到 competing offer。

Q: Google 的 UX Engineer 有開實習嗎?

有但很少。正職缺都那麼少了 ?‍♂️

Q: Google 的 UX Engineer 的職涯發展如何?

Job ladder 有定義到非常高的 job level,所以我覺得發展應該很好。

Q: 那內部課程跟在職訓練呢?

此時,身為跨領域的好處又出來了,因為只要跟 UX 相關,或跟 front-end engineering( Web、iOS、Android、VR/AR )相關的外部課程,都會認定成與職務相關,所以都補助不少喔( 請詳閱官方公開說明書 )!

除了官方說法以外,UX engineer 們每年都會開 1.5 次 conference:年中有一週的 UX engineer 專屬 conference,年末則跟著 Google UX conference 有自己的議程。我們會邀 Google 內外 UX 人士「教新的 prototype 技巧」「教新的 library、tool、framework 用法」「教你怎樣做職涯規劃」以及其他超~有趣的題目。

因為技能樹超群,UX Engineer 沒人在擔心職涯的啦。 Photo by Ian Schneider on Unsplash

那麼,這次關於 UX engineer 的介紹,就到此告一段落囉~希望這篇文章讓大家更了解這個職位;也希望對 UX engineer 有興趣的人可以成功轉職 ?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