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360

2020.12.18 | 2569次觀看

跨界世代,先別急著用一萬小時打造專才|觀點

AI科技把世界變得環環相扣,有些領域需要專才,但我們需要更多跨領域人才:立足寬廣,經驗多元,觀點多樣,足以跨能致勝。所以要愈早刻意練習,還是花時間多元嘗試呢?我們先從體壇的兩則故事開始-老虎伍茲與費德勒。

刻意練習的經典案例

第一則,你大概聽過。在故事中,這男孩的父親早早發覺兒子的與眾不同。男孩六個月大時,父親抱著他在家裡走動,他竟然能站在父親的手掌上維持平衡。七個月大時,父親給他一根推桿,他坐在學步車裡拖著它到處遊走。

十個月大時,他從寶寶餐椅爬下來,一搖一擺走向為他打造的小高爾夫球桿,模仿著在車庫看到的揮桿姿勢。由於父親還沒辦法跟他用言語溝通,所以靠畫圖教他球桿的握法。「這孩子小到還不會講話,要教他怎麼推桿真是不容易。」

兩歲,他卻已經登上全國性電視節目,拿著高及肩膀的球桿,一路推球,他參加第一場比賽,贏得未滿十歲組的冠軍。

時間浪費不得。這男孩才三歲,就在學沙坑救球的方法。他父親明白兒子是天生好手,天命在此,而指導兒子是他的責任。想想看:如果你這麼確知前方的路,或許也會教三歲兒子怎麼面對必然湧至的媒體記者。他扮演記者,教兒子怎麼扼要回答,沒問就別講。那年在加州的球場,男孩以四十八桿完成九個洞,高於標準桿僅十一桿。

多方嘗試也不阻礙發展

第二則故事你大概也知道。

他母親是教練,卻從沒訓練他。他學走路時,會繞著她踢球。在兒時的週日會跟父親打壁球,還學滑雪、拳擊、游泳和滑板,打籃球、手球、網球和桌球,利用鄰居的圍籬打羽球,還在學校踢足球。日後他認為正是大量接觸各種運動,鍛鍊出運動能力和手眼協調性。

他什麼運動都碰,只要有球就好。他是很愛打球的孩子,但父母對他的體育之路倒沒什麼想法,母親後來說:「我們沒有打算讓他往這走,或往那走。」她跟孩子的爸就只是鼓勵他多方嘗試,而事實上這是必要的選擇。

雖然他母親在教網球,卻不想陪他練球:「他總會惹我不爽啊。他都試些稀奇古怪的打法,從不規規矩矩把球打回來。對當老媽的來說,這樣很沒意思。」《運動畫刊》的記者認為,這對父母從未強行逼迫,而是「循循善誘」。

他十多歲時,球技好到受當地報社採訪。當網球教練決定把他調去跟更高年級的球員對戰,他卻要求調回來,這樣才能跟朋友一起打球。

當他終於放棄其他運動項目(主要是足球)並專注於網球之際,其他同儕老早跟體能教練、運動心理師和營養師合作已久,然而這並未阻礙他的長期發展。在他三十五歲前後,明明已屆許多傳奇網球巨星的退休年齡,卻仍笑傲網壇,獨占世界第一寶座。

兩位世界冠軍養成之路天差地別

二○○六年,老虎伍茲和羅傑.費德勒首次見面,兩人正如日中天。伍茲搭私人飛機去看美國公開賽的總決賽,費德勒因此分外緊張,但仍贏得比賽,連續三年抱得冠軍。伍茲在更衣室跟費德勒一起慶功,兩人英雄惜英雄。

「我所遇過的人裡,就屬他最懂何謂所向披靡。」後來費德勒這麼說。他們很快就結為朋友,愛爭論誰才是最打遍天下無敵手的王者。

不過費德勒仍發覺兩人的差異。他向一位傳記記者說:「他的人生故事跟我截然不同。他從小志在打破大滿貫的紀錄,我則只夢想跟德國金童鮑里斯.貝克見上一面,或是有朝一日登上溫布頓的賽場。」

費德勒兒時父母是採「循循善誘」的教育方式,起初他也沒把打球多當一回事,日後卻稱霸球壇,堪稱史上第一,這種歷程似乎非常罕見。費德勒跟伍茲不同,起步得比成千上萬個孩子更晚。相較之下,伍茲的成長過程堪稱專業養成暢銷書的典範,伍茲兒時不只是打打高爾夫,還經過不懈的「刻意練習」,即一萬小時定律的那種苦練。

談到憑刻意練習而成功的案例,伍茲堪稱代表人物─ 而且驗證愈早練習,成就愈好。

這類對過度專業化的提倡,有時變成一種龐大的行銷機器,成功推波助瀾,有時立意良善,影響甚至遍及體壇之外。然而,其實費德勒這條路普遍得多,伍茲這條路少見得多,只是像費德勒這種選手的故事乏人問津,甚至根本未獲報導。我們知道早期的嘗試是致勝關鍵,多元也是。

世界需要更多有廣度、多元、跨界的人才

世界日趨鼓勵並要求高度專業,此刻我們都面對一個挑戰,亦即如何保有廣度、多元經驗和跨界思維,延後一腳踏進專業的時間。當科技把世界變成環環相扣的複雜系統,人人只能管窺一隅,有些領域無疑需要老虎伍茲這樣及早起步的人,這樣專心致志的人,但我們也需要更多費德勒:立足寬廣,經驗多元,觀點多樣,足以跨能致勝的人才。

節錄自:采實文化《跨能致勝 / David Epstein 著 》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