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360

2021.05.11 | 29883次觀看

40歲後別再當老闆的「萬能雜工」,你的職涯不該只剩雜務

四十歲之後,你必須營造出「你是××專家」的職場專業形象,儘量別接雜務。雜務接多了,你有可能變成老闆眼中的「打雜專業戶」,無論你處理掉多少,別人也只會覺得你很適合當雜務工,對你整體工作評價毫無幫助。

四十歲的陷阱:愈努力愈容易掉入萬丈深淵

四十歲之後,你的「努力方法」和「時間管理方法」必須有別於二十、三十歲。若對此沒醒悟,只會陷入「愈努力愈無力」的惡性循環。 「有勇無謀」已經行不通了,我們得確實找到「應該努力的地方」。唯有專注於「非做不可的一件事」,四十歲的人生才不會留白。

「自我評價」應重於「公司評價」

經常有人建議「應該了解公司與上司想要什麼,並持續回應他們的期待」。然而事情沒這麼單純,甚至可以說四十歲後若還老是在「想辦法回應公司與上司的期待」,到頭來只會害自己蒙受損失。

你「不該期待公司會給你正確、妥當的評價」,因為這世上不存在「正確、妥當的評價」。畢竟就連負責評鑑的人事負責人和主管,也永遠都在煩惱「如何評價才公正」。曾有一位人資專家告訴我:「最優秀的人資考核方法,應讓所有人都感到些許的不滿。」我想這正表現了績效評估上真實的一面。

人資最忌諱的「月暈效應」

四十歲之後,你關心的重點必須從「公司對自己的評價」轉移至「自己對自己的評價」。換句話說,「你希望別人認為你哪一方面特別厲害」。這是一種自我行銷,也可以說是替自己換個標籤。好比說「要和總公司協調就找A」「要用英語交涉就找B」「要發表就找C」。

各位或許曾聽過所謂的「月暈效應」,意思是「當你有一項能力特別突出,其他能力也更容易獲得高度讚賞」。人資考核研習上一定會再三警惕學員,評價時不可以被月暈效應影響。

這也代表著月暈效應的效果有多大。毫無特色的人碰到有特色的人時,很有可能淪為月暈效應的犧牲品。 你必須準備一張「某方面特別厲害」的好牌,在自己身上也引發月暈效應,才能與之抗衡。

四十歲後別再當「雜務工」

如果忽視這一點,傾盡全力「做出公司和上司要求的成果」,最後會怎麼樣?你有可能變成他人眼中的「雜務工」,落到自己手上的工作只會是「多餘的」,而不是你擅長的事情。無論你處理掉多少自己不擅長的工作,別人也只會覺得你真的很適合當雜務工,對你整體工作評價一點幫助也沒有。

能幹的四十後不會接下雜務,只做能提升自我評價的工作。這一點很重要。

因此你必須先營造「○○先生/小姐很擅長××」的形象。這種專長的事情再小都無所謂,此外還要習慣公開自己的成果。可以先從「某方面比別人厲害一點」「和其他人比起來自己比較能幹」的程度開始,例如「問題發生時,可以找D滅火」。光是這點就足以成為你的一大強項。

這麼一來,你理當就能陸續接到自己拿手的工作。如果做出成績,還能樹立起自己在公司內的專家地位。萬一未來要轉換跑道時,也可以展示自己有這麼一個「優勢」。

POINT:專挑「會提升自我評價的工作」,迴避「只求被公司讚揚的工作」。

40歲,精采人生才開始:從1萬人的經驗談看見真正該做的事

節錄自:先覺出版《40歲,精采人生才開始:從1萬人的經驗談看見真正該做的事 / 大塚壽 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