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倦怠怎麼辦?上市跨國企業人資長教 3 招,擺脫倦怠華麗轉身!

每到週日晚上或長假收假前就開始憂鬱,哀嚎「好厭世!不想上班!」是許多上班族的寫照。要注意!這不只是單純「心累」,恐怕已經產生職業倦怠。當職業倦怠發生,該怎麼辦?只能選擇離職或繼續忍耐?

文 / 淑芬 顧問
原文出處 / 104高年級諮詢

感到職業倦怠時,別急著做任何決定,以「穩健」為重!

曾服務多家上市跨國科技企業任職高階人資主管的淑芬老師,分享一個案例:Amy 曾在一家大型企業擔任秘書,負責處理對外聯繫、對內溝通協調各部門等相關事宜。任職 3 年後開始對工作內容失去熱情,找不到成就感和意義,決定朝向工作性質相近的專案管理發展。

為此她還特別去進修許多專案管理的課程,提升專業能力,最後在其他公司找到適合的 PM 職位,順利轉職也有了更好的發展性。這就是感到職業倦怠後決心轉換跑道的最佳案例。

淑芬老師提醒:「職業倦怠出現時,『穩健』面對最重要!」上述案例沒有貿然離職,能夠沈住氣盤點自身優勢加以優化,才是順利轉職的重要關鍵。

不過,淑芬老師指出,多數工作者可能還處在迷惘狀態,猶豫不確定該不該轉職?焦慮轉職何去何從?她建議要先釐清職業倦怠的癥結,有助於找出更正確的方向

消除職業倦怠原因有方法!先釐清、後分析、再行動

常哀嚎不想上班,但你想過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嗎?如果不嘗試釐清倦怠主因,只會落入惡性循環!人際關係、組織溝通運作、公司福利、工作時數、工作內容等等都可能造成職業倦怠。淑芬老師建議,將肇因一條條列出後,再排列出影響最大的前3名:「職業倦怠出現不會只是單一問題,有重要也有次要,先了解輕重緩急、影響優先順序,有助於更客觀的全盤檢視。

接著,評估倦怠原因在組織內是否有辦法解決。如果是工作內容本身,就要評估公司內部能否跨部門轉職,或者能否以現在的資歷找到另一份可以晉升主管、或是有更好職位與發展的工作。如果要轉型就要再進修、訓練,或是找專家諮詢,透過與專家的深度對談,找到更多職務發展的面向與機會。

淑芬老師分享諮詢輔導成功轉職的案例,該個案本身唸資管,畢業之後在科技大廠擔任 PM 長達 6 年,重點工作內容之一,就是跟催專案成員的進度,長久下來讓他心很累、對工作產生排斥感。

為了充實自己,他進修了資管碩士學位,並找淑芬老師諮詢職涯發展的下一步該如何規劃與選擇。淑芬老師不只協助他分析現況發展該如何選擇,更協助他透過履歷展現優勢,成功轉職得到更好發展。

淑芬老師建議如果已開始感到倦怠,可以從自身專業去延伸進修,或者盤點自身優勢,思考如何提升

另外,淑芬老師也點出職場的真實狀況:「發展性確實是很多上班族考量的因素之一,但『工作氛圍』『人際關係』往往才是讓人萌生離職念頭的主因。」

殘酷的是,組織造成的問題通常無法靠一己之力解決,累積的不滿很容易讓人陷在負面情緒裡面,長期下來可能因為一時衝動而去做了不可挽回的事情,比如與對方吵架宣洩情緒,或是在沒有謹慎考量下憤而提辭職,反而對職涯沒有任何幫助。

冷靜下來才能華麗轉身! 3 招不再被情緒綁架

感到職業倦怠時,許多負面情緒伴隨而來,若在此時衝動作出決定,往往會悔不當初!淑芬老師分享,曾有個案因身處不佳的工作氣氛而有離職衝動,在老師的分析與協助之後,該個案也順利的先找到新工作再提離職,來個華麗告別!

保持理性不被情緒綁架,可以這樣做!淑芬老師提供 3 大建議,幫助大家從根源降低職業倦怠的傷害:

1. 積極驅動學習力,培養斜槓專長

淑芬老師觀察到,平常主動學習力強的人也比較不容易產生職業倦怠。因此,除了就本業出發延伸進修之外,也應發展斜槓專長。當專業累積到一定程度,不但有機會變現,還可能成為日後職涯的另一個跳板。

2. 找出自身興趣,維持身心平衡

「照顧自己的身心平衡很重要!」淑芬老師提醒,除了工作與斜槓,還要發展喜歡的興趣,幫助舒壓及獲得成就感,有助於協助分散職場上的壓力,更冷靜面對工作與職涯,做出正確判斷。

3. 尋求中立第三方客觀建議

很多人對公司有怨言,習慣找同事抱怨訴苦、同仇敵愾,但淑芬老師表示,這絕對是千萬不能踩的地雷!

「畢竟組織內的每個人所求不同,有些人可能會去打小報告以表忠誠,建議還是找非組織內的人討論比較好。」

淑芬老師建議,若真的對組織有負面想法時,一定要可以信任的對象傾訴,避免落入死胡同。對象可以是家人或朋友,或者也可以直接尋求專家諮詢,讓中立的第三方提供相對客觀的意見,藉由理性分析冷靜下來,盤點現階段各層面條件及考量,做出穩健又有發展性的職涯選擇! 如果你也有職涯問題,歡迎到高年級諮詢找淑芬顧問。

【關於作者-淑芬 顧問】

在新竹科學園區從事人力資源工作超過30年,具備上市櫃跨國科技企業的HR full-function人力資源管理、實務經驗。管理範圍包括總部(台灣)及子公司美國、丹麥及大陸無錫之人力資源管理。現為104一對一職涯諮詢顧問。

輔導過上百位被資遣後的困惑朋友,包含轉職、求職時的問題諮商、履歷準備及面試技巧。評估分析的重點,已不只是工作的單點,而是全職涯人生的展望。

你還有其他職涯的困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