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腸病毒」流行季節,由於群聚感染加上嚴重時恐併發重症危及性命,因此連勞動部都特別提醒勞資雙方,務必注意若因學校停課所造成的「家庭照顧假」等出勤問題。家有學童的家長要特別留意:腸病毒有哪些症狀?該如何預防和判斷警訊呢?甚至包括對抗腸病毒的環境清消法,相關整理資訊一次告訴您。
腸病毒感染是幼兒常見疾病,每年到腸病毒流行季,都讓家中有小孩的家長心慌慌,深怕群聚感染導致學校停課,甚至併發重症危及性命。到底腸病毒症狀有哪些、潛伏期多久?又該如何判斷重症警訊?《優活健康網》整理腸病毒常見症狀、腸病毒傳染途徑、對抗腸病毒的環境清消法⋯「腸病毒必知」一次看懂!
「腸病毒」是人類腸道病毒的總稱,總共達60多種病毒,主要包含A型及B型克沙奇病毒(coxsackie)、小兒麻痺病毒、伊科(echo)病毒以及腸病毒68~71型。其中腸病毒71型被認為是併發重症及致死率最高的型別。
腸病毒是幼兒常見的疾病,容易引發群聚感染。一般來說,腸病毒在一年四季都有可能感染,每年疫情約自3月下旬開始攀升,7~9月夏秋季節為高峰期,尤其在開學後會再度出現一波流行期。
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容易引發家庭、學校或社區等群聚感染,主要兩大傳染途徑包括:
此外,新生兒也可能透過胎盤,接觸母體在生產過程中的產道分泌物、血液或糞便,以及產後人際接觸等途徑而感染腸病毒。
腸病毒潛伏期為2~10天,發病前就可在喉嚨與糞便內發現病毒,此時已具有傳染力,通常在3~5天內會出現症狀,常見引起如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峽炎等。
大多數感染腸病毒者症狀輕微,很多感染者沒有症狀,或只出現類似感冒的輕微症狀。少數會引起一些特殊的臨床表現症狀,包括:
要特別注意的是,若感染腸病毒71型,發生神經系統併發症的比率較高,雖嚴重程度因人而異,但若為3~5歲以下小兒感染,仍有可能引發腸病毒重症,造成生命危險。
不一定會發燒。感染腸病毒後,多數患者屬於無症狀感染,有些則只有類似一般感冒的症狀。若腸病毒症狀合併有發高燒,可能會有反覆發燒的症狀,體溫快速上升至39、40度,且經過退燒處理後又會再發燒,高燒時身體可能會出現畏寒、顫抖等現象,約3~5天會逐漸好轉。
目前治療腸病毒沒有特效藥,臨床多以退燒、止咳、症狀治療等支持性療法為主。至於感染腸病毒多久會好?如果症狀不嚴重或未轉變成重症,多數患者會在7~10天左右自行痊癒。
若家中幼兒感染腸病毒時,出現下列任一項腸病毒重症前兆應迅速就醫,避免小孩病情惡化:
由於腸病毒在發病後1週內傳染力最強,一般會從腸病毒發病日起算,需以「至少請假隔離7天」暫時不到校上課為原則,期間應配戴口罩,並與同住家人、其他幼童適度區隔,以減少傳染機會。
腸病毒有60多種病毒型別,當感染某型腸病毒後,身體只能對該型別產生免疫力,至少會持續有數10年的免疫力;若後續感染其他型別,先前所產生的抗體並不具有保護力,仍有再度發病的風險。
此外,由於有多種腸病毒會引起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峽炎,所以相關症狀也可能會再次或多次出現。所幸,2023年起腸病毒疫苗已問世,並提供兒童施打,成為腸病毒感染及併發重症的最佳預防方式。
想預防腸病毒,噴酒精是無效的。腸病毒對於酸類、抗微生物製劑、清潔消毒劑、一般乾洗手液及酒精等,都具有抵抗性,對於殺死腸病毒的效果皆不佳,應避免使用。
中醫建議,可從飲食預防腸病毒,少吃容易造成體質火熱毒盛的食物,多動早睡,尤其少吃甜食、冰品,達到飲食均衡。平常也可飲用含有紫蘇葉、藿香、枇杷葉等藥材的四季茶飲預防感染腸病毒,每天至少喝1500~2000毫升的水,降低腸胃濕熱毒氣。
若家中有人得了腸病毒,該如何消毒環境呢?《優活健康網》整理4招腸病毒「居家消毒法」:
【小提醒】環境清消時,不需要大規模的噴藥消毒,只需針對常接觸的物體表面做重點性消毒,待物品清洗消毒完後,再移至戶外讓陽光照射,更有利於完全消滅病毒。
【資料來源】
1. 疾病介紹-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2. 別怕腸病毒-馬偕醫院兒童感染科
3. 教托育人員腸病毒防治手冊-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4. 腸病毒預防方法-衛福部台東醫院
(原文標題:腸病毒症狀有哪些?一定發燒嗎?感染徵兆、潛伏期、預防方法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