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BA、MBA在職專班、MBA,怎麼選?申請資格、上課重點、學費一看就懂

Cheers快樂工作人
2022.08.04
13903次觀看

工作幾年後突然想進修,拿企管碩士學位,EMBA或MBA在職專班是許多上班族的選擇,但他們有何不同?基層員工、中高階主管選哪個學程較適合?本文帶您了解 EMBA、MBA在職專班、MBA的差異,適用身份/申請資格(工作年資)/課程重點/視野格局/學費等多方面分析,幫助您根據個人狀況及職場發展,選擇適合自己進修的學位,為職涯拓展更多可能性。

文/張志誠 由Cheers授權轉載

工作之後若還想拿企管碩士學位,除了各大學企管所的MBA學位,另一選擇就是企業高階經理人進修的EMBA。另外,近幾年不少大學也開放企業的中階或基層主管、具潛力的專業人士攻讀MBA在職專班。

如要簡單區分以上3種學位,MBA是以大學畢業生為主的企管碩士學位;MBA在職專班隸屬MBA學位,但有條件開放給在職人士就讀,除了上課時間不同,師資、學分、上課內容和獲得學位的條件都跟MBA差不多;而EMBA則是給高階經理人就讀的企管碩士學程。

離開校園後再進修,考慮自然比學生時期複雜,包括時間成本(能在白天或週末上課嗎?)、機會成本(讀書的心力本來可以用來投入哪些其他活動?)和實質的學費成本(能負擔多出的開銷嗎?),各個面向的評估缺一不可,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在職進修管道。

工作經驗要求:EMBA>MBA在職專班>MBA

MBA和MBA在職專班主要是培養企業中階管理人才。

MBA入學管道包括考試、甄試,只要是大學、獨立學院畢業或同等學力都可報考,而給在職人士就讀的MBA在職專班,除具備一定學歷(例如大學畢業)外,依不同院校規定,還需具有2~5年不等的全職工作經驗。

有些MBA在職專班只要通過包含修業計畫書在內的書面審查和口試即可,有些則是考一科跟「經營管理實務」相關的筆試。至於EMBA則依學歷需具備4~8年不等的全職工作經驗,外加書面審查和口試。

MBA以週間的白天為上課時段,EMBA和MBA在職專班是針對在職人士開設的學程,上課會錯開平常工作時間。雖然各校略有不同,但EMBA和MBA在職專班一樣,選課課程多在平常日晚上上課,或再加上週六全天。因此,除非跟老闆談好平常日能請假上課,想讀一般MBA,就只能留職停薪2年,否則只能報考EMBA和MBA在職專班。

商場實戰課程:EMBA>MBA在職專班、MBA

MBA和MBA在職專班課程的目的在建構企業的經營管理概念,培養未來的管理者,教學方式為「講授+案例分析+團隊討論」,管理理論層面的探討較多。

EMBA學生多有豐富的高階管理經驗,需要更多經營實務和跨產業經驗交流。學校會依照學生和國際趨勢的需求,更有彈性的開設不同學程。

例如政治大學EMBA就開設包括國際金融、文化創意、科技與資通創新、全球企業家、全球華商及生技醫療5組;中興大學EMBA也有企管、財金、會計資訊、行銷等組別,加上校方引進名師和產業業師,對商場實戰有極大幫助。

同學視野格局:EMBA>MBA在職專班>MBA

MBA學生以大學應屆畢業生為主,學生多無職場經驗。

MBA在職專班學生有一定的工作經驗,但視野格局仍有局限。EMBA學生多為職場打滾多年的中高階主管或企業主,同學間可學習到不同的經營格局和處理經驗,有助於建立企業經營的戰略思維。

此外,EMBA也是快速拓展跨產業人脈的管道,甚至有人在畢業後直接被同學挖角,也有EMBA學生提出創業計畫,很快就從同學中成功募資。不過,三者都能培養出同學間的革命情感。

進修學費高低:EMBA>MBA在職專班>MBA

學費也是上班族再進修的考量點,比較起來,MBA的學費最低,MBA在職專班的學費跟MBA相近,EMBA則最高。

像台北大學MBA在職專班每學分1,490元,總學費在10~12萬之間,EMBA每學分1萬元,總學費46萬元。但各大學都可分6~7學期繳完所有學費,可依個人經濟狀態逐期分攤。而且,想拿到MBA學位,最好先有心理準備,非商管背景者,統計、會計等基礎必修學分絕對要補修。

另外,同儕的「質」也很重要,曾有已具備10餘年資歷的金融業高階經理人,為了省學費,報考MBA在職專班,結果同學幾乎都是只工作3~5年的基層上班族,他的實務經驗還比老師強,又找不到經驗交流的對象,完全得不到進修的效果。

反之,過於年輕考取EMBA,同學都是大哥、大姊,課程跟工作所需差一大截,討論的議題常插不上嘴,花大錢,學習效果一樣欠佳。因此,一定要選擇適合當下生涯發展的學程,進修才能達事半功倍之效。

(原文標題:EMBA、MBA、MBA在職專班,如何選?


推薦閱讀:

加入粉專,每天收看職場力最新文章

台灣最大工作人交流平台,協助新世代透過學習、成長,實踐熱情工作與快樂生活。是對年輕人最具正向影響力的媒體,創造企業與人才間的對話,克服學用落差,推動世代互助與典範傳承。在人生每個重要時刻,給予工作者實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