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1 聯合報記者葉冠妤 由聯合新聞網授權轉載
周日就是母親節,婦女新知基金會今召開記者會就贍養費法制提出改革,呼籲行政機關與立法機關有所作為,完善弱勢配偶在離婚後的經濟保障,盼行政機關與司法機關傾聽單親媽媽的聲音,盡速進行贍養費修法,並刪除「生活陷於困難」此一請求贍養費的要件。
婦女新知基金會副董事長、東吳大學社工系教授洪惠芬表示,進入婚姻的女性,常因懷孕生子被迫退出勞動市場,過去研究發現,領有特殊家庭補助的貧窮單親媽媽,高達6成因結婚生育而離職,只有3成多持續工作。她認為,台灣的勞動市場對照顧者充滿排除跟歧視,像是懷孕歧視,許多媽媽表達在懷孕8個月左右,曾接收到雇主明示、暗示應自願離職,或因雇主沒有善盡職場女性保護責任,懷孕女性為了維持胎兒健康,只好選擇離開職場。
洪惠芬說,在無法與雇主協商彈性工時的狀態下,女性勞工選擇退出典型受僱工作,留在家或轉為非典勞動,這也導致女性在婚姻喪失經濟自主權,若面臨離婚,就等於抽掉經濟支持,馬上陷入貧窮。但單親男性相對不受影響,原因在於社會文化壓力要求男性投入就業,單親男性也更能取得隔代照顧支持,單親女性則相對必須一個人養家、照顧小孩。
此外,洪惠芬指出,女性育有一名子女的「薪資懲罰率」為4%、兩名為10%、三名21%,平均每增加一名子女,就有2.1%的薪資懲罰率,顯見育兒對女性薪資水準有負面影響,但法律上卻沒有肯認女性勞動價值與在婚育關係中的就業損失。
獨力撫養5歲小孩的單親媽媽Sonia說,先前跟先生一起創業開店,但常被先生貶低、言語羞辱,指責她吃家裡、住家裡,離婚後她毫無收入,甚至負債,完全無法鬆口氣,但光要重新找到適當合理收入的工作都很艱難,甚至必須推著嬰兒車去面試。
婦女展業協會秘書長林香如表示,協會服務的個案,僅1成單親婦女有獲得前配偶支付扶養費,從事非典工作的婦女占6成,且其中高達86%收入低於基本工資,多數單親媽媽必須兼職多份工作才能溫飽,下班後不是趕著去做下一份工作,就是趕著接小孩,連生病的權利都沒有。
婦女新知副董事長、德臻法律事務所合夥律師郭怡青批評,民法第1057條贍養費規定,必須符合無過失、判決離婚、生活陷於困難這3個要件才請求贍養費,條件相當嚴苛,雖然行政院提出修正草案,卻保留「生活陷於困難」要件。她認為,贍養費應重新定義為對婚姻當中因進入家庭、育兒而喪失經濟能力、勞動能力的補償。
婦女新知董事長姜貞吟呼籲,新知主張贍養費草案應刪除「生活陷於困難」要件,並且肯認照顧價值、彌補婚育損失,將要件修正為「夫妻之一方因結婚、懷胎、養育子女或從事家務勞動,於離婚時減損其就業能力,得向他方請求贍養費」,她強調,照顧是愛的勞動,但不代表照顧本身不具價值。
【產業新訊】若您願意提供更多的產業趨勢、業界人才動態、工作機會等資訊至《職場力》 >> 歡迎來函
【妳很好,真的】
「當媽媽」是許多女性工作者面臨不同職涯道路的分水嶺。
有人選擇當職場媽媽,工作家庭一把抓,
也有人離職在家全心育兒。
身分的轉變,也讓她們被套上「工作不力」或「在家帶小孩很閒」等刻板印象......
為母則強,就是妳的底氣:《104職場力》母親節特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