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360

2022.03.02 | 5644次觀看

「外行領導內行」是職場常態?他的內行,有可能是你眼中的大外行

職場上太多有關「外行領導內行」的案例,但就像我們不會期待公司的總經理會做公司全部門的每件事,但會期待他了解產業、企業走向,並在必要的時做出關鍵甚至艱難的決策,因此思考所謂的「內外行」,重點還是在如何轉化自己的內行幫助組織,更顯自身價值。

文/公關人生相談室方格子授權轉載

最近因為接種疫苗,到了一家從沒去過的診所,在去之前還特別上了Google地圖看看診所的評價,想不到看到的是低於三顆星的評價。而觀看使用者留下的評論,多是近期去接種疫苗的人所留下,而非到該診所就醫的民眾。

無論是嫌護理人員不夠親切或是醫生沒有仔細問診只簽名而已,這些負面評價也的確為那家醫療院所留下不好的評價,或許也影響到之後打算去就醫的人的意願。而當我自己去體驗後,感覺其實沒有那麼不好,也覺得護理人員親切有禮貌,指示也夠清楚,至少就施打疫苗來說這是平均之上的體驗。

記得之前聽過某個擔任專業會議口譯員的老師說過,在工作的場合,活動主辦單位常常在活動會後滿意度問卷裡放上對於口譯員的評價這個項目,而口譯員會收到的評價也是千奇百怪。無論是說口譯員漏譯或是音質不好等,彷彿與會的大家都是參與歌唱節目比賽的評審,用最嚴格的標準去審視在舞台上以及在口譯箱內的人。但往往聽眾都是沒有受過專業翻譯訓練的人,也因此才需要口譯的服務。

其實在職場上,也有太多所謂「外行領導內行」的案例,無論是從外部空降的主管、輪調單位的主管或是與第一線服務受眾接觸的行業,像是餐旅服務業或醫療產業,而也因為隨手可得的社群媒體評價制度,讓每一個第一線工作者,在自己的專業外似乎都成了服務業的一員。

然而,「外行領導內行」是職場的常態嗎?或許真是如此。

原因在於,我們都是自己專業領域裡的內行,然而卻是其他人專業的外行。而像是肩負著更多管理責任,更少執行責任的主管,他們在執行業務上,或許看起來更像外行,但或許他們內行的反而是如何協調團隊、資源與確保業務的永續運行。

就像是我們不會期待公司的總經理可以了解每個部門正在做的事情,但我們會期待總經理了解整個產業、企業的走向,並在必要的時候做出關鍵甚至艱難的決策,即便這個決策背後的邏輯並不是為所有公司的人所理解。

隨著新興科技崛起與產業的更迭,技能的更新已然是常態。隨著專業工作者結合多重技能與跨域知識,像是電池技術與動力車結合成為電動車,或是科技結合生態永續議題成為碳捕捉技術。在更多的時候,「外行領導內行」反而更加必要,能成為個人或企業得以不在同一個領域停滯不前,反而透過跨界的養分持續進步的關鍵能力。

或許在職場或人生的每個專業技能交換的場合裡,我們都可以問問自己,我的內行可以貢獻其他人什麼?而別人的外行是不是可以成為我從外行往內行移動的助力呢

(原文標題:外行領導內行,行不行?當我的外行是你的內行

【關於方格子】以多元模式創造價值,期望讓每位專注的創作者自在分享、交流。在104發表的文章,都是由方格子創作者各別創作,透過「方格子直送」計畫授權轉載。
方格子網站  方格子臉書粉絲頁


創造屬於自己的職涯價值,你還可以這樣做

追蹤【104職場力】粉絲專頁、職場更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