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瓶再利用」誤用頻傳,回收利用應謹守3原則:撕標籤、重新標示、分開存放

優活健康網
2023.02.15
1672次觀看

近日新聞報導眼鏡行將酒精誤作生理食鹽水,倒入隱眼盒致對方眼睛灼傷近乎失明。加護醫學部醫師提醒許多人可能都有將瓶罐再次利用的習慣,但經常遇到誤喝危險液體的案例,部分原因皆因於此。如真的要「舊瓶再利用」,應遵守3個安全原則,避免憾事發生。

文/馮逸華 由優活健康網授權轉載

日前台中市一間眼鏡行老闆誤將濃度75%的工業用酒精當成生理食鹽水,倒入隱形眼鏡儲放盒,導致女子右眼視力只剩0.04近失明。業者稱將酒精裝在生理食鹽水的舊瓶子,可能標示的字用久模糊,才會誤將酒精當生理食鹽水倒下去。醫師提醒,最好避免因一時方便,將舊瓶再利用,若要使用應遵守「3原則」。

究竟「舊瓶再利用」有多危險?重症權威、奇美醫學中心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在臉書粉絲頁發文表示,在急診或加護病房,經常會遇到誤喝農藥、殺蟲劑、清潔劑、鹼水、漂白水等等的病人,部分原因就是因為裝在「舊飲料瓶內」,被小孩或是老人家誤喝。

「舊瓶再利用」成居家安全風險

陳志金指出,不少台灣人性格節儉,有些長輩會將喝完的飲料瓶或酒瓶,留下來再利用。但他警告,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行為!因為瓶子上的標籤是「可以喝的」,卻裝了「不能喝、或有毒」的液體,就是具有潛在會被誤喝的風險。

有些民眾可能會認為:「我有在上面寫字提醒啊」、「在喝之前會先聞一下啊」、「我們家人都知道這個不能喝啊」等等理由。陳志金表示,「舊瓶再利用」就是一個存在的陷阱,就是等待一個不小心的人或者不熟悉的人掉入。

他解釋,若是在舊瓶上面寫字提醒,但小孩和老人仍可能看不懂;若是認為在喝之前都會先聞一下,但也很難避免口渴時,容易一時沒注意就拿起來大口喝;若是已告知全家人都知道這個不能喝,然而不知情的朋友親戚來訪時,也很有可能隨意拿起來誤喝。所以最安全的做法,就是不要「舊瓶再利用」。

安全利用「3大原則」

陳志金表示,如果真的要「舊瓶再利用」,使用上就必須遵守3個原則:

  1. 撕掉標籤:無法撕掉標籤的容器,例如上面有印飲料名稱的鋁罐,就不要再利用。
  2. 重新標示:最好在瓶外及蓋子上色,清楚標示要在明顯可見的地方。
  3. 分開存放:擺放的位置,要遠離原來可飲用的地方,且放得越遠越遠好,不要隨便放在小孩可以接觸的地方。

陳志金認為,平日同住的家人,或許都知道舊瓶裡裝的可能是「其他的東西」,但是沒有同住的家人、到訪的親戚朋友,尤其是小朋友和老人家就有可能會「因為瓶身而誤判成可以喝的飲料」。舊瓶再利用要小心,切勿因未一時的節省,而遺憾一生。

陳志金提醒,居家環境或工作場所都必須要注意,需確實檢查冰箱裡有沒有藥品、藥水、三秒膠等,可能會被誤食或誤用的東西,尤其是危險的瓶裝液體,切記先收好、鎖好。

舊瓶再利用有風險
舊瓶再利用有風險
圖片來源:ICU醫生陳志金 Facebook 粉絲專頁

(原文標題:眼鏡行誤用酒精害失明!重症醫點出1現象:台灣人「這習性」超危險


關於維護更優質的【職場健康】,推薦您這些好觀點

加入粉專,每天收看職場力最新文章

《優活健康網》為台灣極具專業權威性的健康知識平台,擁有完整醫療記者與編輯群,提供最正確的就醫認知與醫療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