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涯中如何有效打造個人品牌形象,是每個職場人必修的課題。你是否清楚自己的專長與價值?又該如何向他人展現?本文解析養成個人品牌的關鍵策略,不僅要懂得「說出自己的好」,更要學會「宣揚別人的厲害」。
文/朵洛堤雅.阿席希、多蘿娣.埃希特
本文目錄(點擊可快速前往)
能察覺到自己的抱負的人,即便在這些想法還很模糊的階段,仍然會迫切想要將自己的這些理想表達出來,並為自己有這些抱負感到開心。你想成為怎樣的人?你想要怎樣的生活?你想為這個世界帶來什麼?你的抱負會引導你何去何從?
你的職涯策略:說自己的好,更要宣揚別人厲害的地方
在職業生涯的第一階段,很多人還無法準確,或甚至無法說出自己的抱負。他們既沒有個人品牌,能力也還沒達到獨有技能的程度。當然,有人在18歲到25五歲之間就已經非常有成就了,但這些人都是例外中的例外。專業上的養成步驟是不可能一蹴可幾,而是要經過學習、努力、調適和找出自己專長的過程。
你的技能如此獨特,以至於其他人根本不知道有這種能力的存在,更別說去了解這項技能的過人之處。所以,你周遭的人需要的是成功的故事,而不是你從事工作內容的描述。
要形成概念並排出優先順序,需要做到以下這些基本規則:
因此,珍妮不會流水帳式地列出所有做過的事情或活動:「然後我就去了羅馬,參加這場專家研討會。接著和科技大學的諾伊曼教授討論了施工圖,也再次見到了幾位協力人員。」她應該這樣說比較好:「我們的橋樑工程應該不只美觀,還要顧及安全性和能用上幾百年的耐用度。我已經傾盡所學來進行評估,現在的結構是符合我對品質的要求了。」
如此一來,珍妮打造出來的品牌形象是:「符合極致美學與最高安全標準建造品質的橋樑結構。」這就是她個人的成功代碼。
你也不該只是簡短地寫下:「這份訂單只需要再由董監事簽署就算確定了。」因為這樣說無異於只說了:「好,謝謝。」—然後,就沒有然後了。應該怎麼說才對,朵莉絲.馬爾汀(Doris Märtin)在她獨具突破性見解的著作《慣習》(Habitus)中提及,語言作為成功習慣的關鍵資本有多重要—為自己在話語上預留空間,說話不要毫無保留。
所以,你可以換成這樣說或寫:「這份訂單是在極其艱難的政治情勢下,好不容易才爭取到的。另有三家知名競爭對手也都很想得到這筆委內瑞拉的訂單。我之所以能簽下來,是因為我從一開始就對我做出的簡報內容有信心。交涉過程中,我也不給對方任何壓力,並且始終保持謹慎的態度。我保持冷靜,因為我在談判遇到困難的情況下,總是讓自己維持最佳狀態面對,最終我才能完成談判。為了這份一億元訂單,過去三年的談判就都值得了。」
於是,你打造出來的品牌形象是:「談判順利並帶來豐碩成果。」這就是你個人的成功代碼。
倘若你任職於一家以德國客戶為主的德國企業,比如區域性的中型企業,那麼你在領英社群或是履歷上就應該以德文把自己作為品牌進行推廣。如果你在一家跨國企業服務,在領英社群或履歷上使用英文或是英、德文並用就很重要。
阿欽這樣介紹他的成就:「我們只用了兩年時間就回到利潤區,大幅縮短了原本預期的三年時程。以當時的內在條件和外在環境,要轉虧為盈是極其困難的事情。但如今有哪個經營環境是容易的呢?我們開發出的新商業理念效果卓著,不但可以與我們的核心業務相輔相成,而且推展成效非常好。我們的核心業務因此得以在短時間內好轉。對我來說,人的能力很重要,而且也確實馬上得到了回報。」
阿欽的品牌形象是:「讓資源動起來,扭轉局勢。」或是「多重資源周轉」。這是阿欽個人的成功代碼。
解碼你的成功,並啟動「以肯定獲得成功的動力」:內在心態的變化會帶來外在行為的改變,並因此能讓許多人正面而精準地談起你這個人。當別人在閒聊、簡報或電話中提到你時,你無從得知、也無法控制他們說了什麼。但你卻可以影響他們談起你時的內容。你的個人品牌形象就是你的安全據點,也是讓別人理解你工作內容的行動指南。
你想被人舉薦嗎?那就先從自己開始,發現他人的能力並且把他們推薦出去。善用你能想到最好的話語,以提升這些話被人聽到的可能性。這樣做,你就能在周遭建立起一種成功的氛圍。
製造共同點,同時正面評價他人與自己,也是將自己的品牌歸功於其他人的有效方法—權威人士的背書顯得更有力。這代表,你有評價他人能力的資格。重視他人的價值就在於得到重視。
節錄自:商周出版《有一天你們會看到我有多麼行!破解九大職涯迷思,變身職場紅人/朵洛堤雅.阿席希、多蘿娣.埃希特 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