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換名片認識人不叫「經營人脈」,而是做對「這件事」

時報出版
2022.09.13
2847次觀看

參加聚會、交換名片雖然是拓展職場人脈的方式,但是很多人卻疏忽後續的維繫經營,真正的人脈不是你認識誰而已,而是在這些認識的人當中,你對他們做了什麼,幫助了什麼,當你能以「利他」為出發點,關鍵時刻這些人脈才能產生作用。

文/丁菱娟

我有一位朋友非常的特別,他是天生的業務高手,擅長經營人脈關係,他有一條特別的天線,總是可以把他認識的人、事、物串連起來,有時不同的族群、不同的行業,經常在他的引薦之下連結在一起,然後有更多的合作關係。

譬如他會將他學生的生意連接到另外一位學生的生意,看會發出什麼樣的火花。有時候也將周遭有需求的朋友介紹給他認識的廠商,或將廠商介紹給業界朋友,看他們有沒有專案合作的機會。說也奇怪,有時候兩造雙方就這麼有因緣地合作了起來,所以他也促成了很多合作案,幫助了許多人、很多的學生。

其實他也不是胡亂介紹,而是先了解雙方的核心價值,然後將兩方的價值相互對接起來,讓事情發生。譬如我有一位學生開發產品的模型一直有問題,他知道之後馬上介紹他認識的另外一位做模具的學生認識,結果一拍即合,進而投資變成夥伴。

譬如有一家傳統企業想要做品牌行銷,他趕快介紹認識的廣告公司老闆去接洽,並且還會盯緊進度,將計劃如約進行。譬如他知道我會畫畫,就馬上問我要不要介紹藝廊的老闆跟我認識,代理我的畫。

或許有的人會認為這種人很「雞婆」,但是這個社會現在越來越缺乏雞婆的人。這種雞婆的人反而具有行動力,讓很多美好的事物發生。其實在這個社會上有很多事情會完成,都需要靠中間人的力量和牽線;這種人必須要清楚雙方的價值和核心專業,才能有機會將需要的兩造雙方串連起來,驅動合作的機會。

這樣的人真的是要有天生的敏銳度,加上熱情和積極度,然後在他腦袋瓜裡面自然有一個豐富的資料庫,周圍所認識的人都會被分門別類地歸位,一旦需要的時候他就很自然地啟動這些資源。

我從他身上看到了我的缺點,就是很多事情怕麻煩別人,也怕打擾別人,有時也怕別人想我是不是有圖利所以不敢介紹。因此曾經有朋友埋怨我以前在企業任職的時候,反而都無緣做我公司的生意,因為我怕人說話,所以利益迴避。

因為這樣的觀點,我一些連結人脈的天線就會自動關閉,久了之後就缺乏聯想與連結的能力,人際關係也就會有極限。明明身邊資源人脈很多,但是要用的時候常常想不起來。

如今的我不再這麼想,迴避利益與給人機會並不衝突,如果我認識的人能力真的強,我至少應該讓他們有機會參與比稿或標案,只要我個人迴避,讓組織用制度公平地執行和審核就好。

像我這位朋友幫助了很多他周邊的朋友連結在一起,大家相互認識,這樣的連結越做越多,人脈也越來越廣,然後以他為核心發射出一個衛星式人脈。大家有什麼問題都會先諮詢他,然後他又有機會去連結他認識的資源做利他。所以他現在也成了很多企業熱門的首席顧問,證明「利他」真的是一門好生意。

其實真正的人脈不是你認識誰而已,而是在這些認識的人當中,你對他們有多了解,還有你對別人做了什麼,幫助了什麼。如果你的行為都是利他,真的對別人有貢獻,你的人脈才是真正的人脈,關鍵的時刻這些人脈才能產生作用。

如果人們可以以「利他」為出發點,連結人脈,處處思考有什麼地方可以幫人,相信世界更美好。

節錄自:時報出版《逆風前行:變動年代的職場新能力/丁菱娟 著 》


如何成為直得投資的人

相關閱讀:

我們以新產品開發、新路線開展、通路擴充及增加參與文化活動提供讀者更好產品、更佳服務;我們也期望能更上層樓,整合全球華文圖書市場,擴充「尊重智慧與創意」的文化事業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