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不得別人好?把嫉妒、羨慕變成正能量,邁向理想的自己

文:江京騁|清華大學工商心理實驗室 工商心理實驗室

原文標題:嫉妒與羨慕一定是不好的嗎?

對他人產生嫉妒羨慕,不見得是壞事,我們可以用正向眼光看待,用積極行動見賢思齊,讓自己變得更好!

成長在華人社會的我們並不容易,好像得時時專注在與他人激烈競爭較勁,然而當競爭過程中產生嫉妒與羨慕的情緒時,又不知不覺將嫉妒與羨慕貼上了負面的標籤,所以選擇將其壓抑以維持人際關係。本文希望帶大家撕下嫉妒與羨慕的負面標籤,進而去接納了解這樣的情緒。

紀乃文與古思婕(2019)在管理學報發表的「見賢思齊或嫉賢妒能?探討良性與惡性妒羨與任務績效、人際反生產力行為的關係:個人與情境面因素的干擾效果」一文中,即提出過去文獻多聚焦在妒羨帶來的負面影響(如:高度敵意、人際偏差行為⋯⋯等),但較少聚焦在積極向上或提升自我的良性妒羨(如:改善個人表現、提升工作動機⋯⋯等),兩者應該是同時存在,並在程度上有高低之分,方是工作場域中更完整的圖像。

延伸閱讀>>> 薪資只能留人不能留心,還要做到這三件事

打疫苗後卻月事不順

從社會比較理論出發,對職場妒羨可能帶來的正負面效果進行驗證,同時納入個人面與情境面的干擾變數。實務意涵上提出:

  1. 應多引發良性妒羨和減少惡性妒羨,進而提升任務績效減少人際反生產力行為
  2. 透過甄選面談確認員工妒羨特質
  3. 適度調整競爭心理氣候,不宜過度,避免負面行為產生
  4. 組織規模控制在較小的五到六人將能提升良性妒羨的正面效益,減緩惡性妒羨的負面行為。

《商業周刊》在去年(2021年)十月發表的一篇文章「見不得別人好不是你小心眼!善用嫉妒情緒,也能成為優勢」中,亦提到了善用嫉妒情緒的三步驟:

  1. 辨識自己想要成為的人
  2. 接著我們便能夠了解自己為什麼要成為那樣的人
  3. 付諸實際行動讓想望實現。

嫉妒羨慕的情緒,不再這麼可怕了對吧!

參考資料: 

1. 紀乃文與古思婕(2019),見賢思齊或嫉賢妒能?探討良性與惡性妒羨與任務績效、人際反生產力行為的關係:個人與情境面因素的干擾效果。管理學報,36(3),245-277。 

2. 商周/職場/職場修練:見不得別人好不是你小心眼!善用嫉妒情緒,也能成為優勢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careers/blog/3008058 

看更多 知識市集 好文 >>>>
員工心理資本夠高,才能有夠好的工作績效
從四面向創造工作旺盛力,員工績效才會好
在職場「搞政治」錯了嗎?改變想法,不僅能生存,還能邁向成功!

招募人才時,請把這項特質考慮進去!有效降低「大材小用」的離職風險
人才放錯位置,也會造成員工不服從!先釐清原因,再改變當事人態度

全方位提升人才管理,歡迎報名>>>>
關鍵90天,人資留才大作戰!
104企業人才診斷師
人資人際優勢賦能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