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1 聯合新聞網綜合報導 由聯合新聞網授權轉載
滷味是國人喜愛的小吃,其中滷汁的配方更是滷味美味的關鍵。營養專家劉博仁醫師表示,他有一名病患,幾乎天天將滷味的滷汁拌飯吃,結果罹患慢性腎病第三期。他提醒大家「滷味美味但滷汁不宜攝取太多」,因為傳統滷汁常含高鈉、高油脂、高糖,反覆加熱也會產生有害物質,對健康是有風險的。
延伸閱讀:微波食品吃多易致癌?營養師老實說:比起輻射,「這4個風險」你才更該擔心
劉博仁醫師在臉書粉專指出,他有一位患者幾乎天天將滷味的滷汁拌飯吃,結果罹患慢性腎病第三期,他提醒這種飲食習慣對健康是有風險的。
第一、高鈉含量:滷味的滷汁常含高鈉,滷汁在熬煮的過程中,會使用大量醬油、鹽、味精或高湯粉,導致鈉含量過高,長期攝取恐增加高血壓、腎臟負擔與水腫風險。
第二、高油脂與油質氧化:滷汁在烹煮過程中,可能加入動物油或長時間重複加熱使用,導致油脂氧化,增加人體發炎反應與心血管疾病風險。
第三、過量糖分:傳統滷汁常加入冰糖、紅糖等一起烹煮,使其糖含量過高,容易影響人體血糖穩定度,增加胰島素阻抗風險,尤其慢性腎病、糖尿病或肥胖者應更加注意。
第四、反覆加熱產生有害物:滷汁長時間熬煮,可能產生異環胺(HCA)等致癌物質,特別是含肉類蛋白質的滷汁。
第五、添加物與食品安全問題:市面上有些業者為增添食物風味,可能使用人工香精、防腐劑等添加物,而滷汁長時間存放,也可能導致細菌孳生或亞硝酸鹽升高,增加健康風險。
至於怎樣才能吃得健康?劉博仁指出,民眾可選擇低鈉、少糖的滷汁,或者在烹煮時使用枸杞、黃耆等中藥材提升風味。食用過程中,盡量選擇蔬菜與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滷筍乾、海帶,幫助平衡油脂與鈉攝取,避免選擇加工品與內臟類,如貢丸、百頁豆腐等。比起外食,在家自製健康滷汁,可用低鈉醬油、香菇、昆布等取代過多的鹽與糖,降低身體負擔。
腰痠背痛以為是姿勢不良?當心尿路結石找上身!結石是泌尿道常見疾病,隨著結石位置不同,會造成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等,症狀也有所差異,有些甚至無特別疼痛感,一但發作就會疼痛難耐,且說不出確切位置的腰部痠痛,造成患者生活上的困擾。泌尿科醫師提醒,6大高風險族群應特別當心。
日前新北市三峽區北大國小外發生重大死傷車禍,78歲駕駛余文正駕車衝撞造成3人死亡、12人輕重傷的憾事,有網友根據相關肇事影片,懷疑肇事余男可能有「路怒症」,引發大眾熱議。對此,精神科醫師指出,路怒症為描述一種在駕駛過程中,因交通相關情境觸發的強烈憤怒情緒,進而導致攻擊性或危險的行為,屬於現象上的描述,並非醫學上正式的精神疾病診斷。
女性總在經期前後無精打采、頭隱隱作痛,甚至以為忍一忍就好,其實,這可能不是普通的疲勞或情緒,而是長期被忽略的「偏頭痛」。台灣頭痛學會理事長、光田綜合醫院神經醫學部部長楊鈞百呼籲,有女性甚至每個月頭痛天數高達20~25天,不能一痛就吞止痛藥,預防性治療才能降低頭痛發生的頻率。
小孩開始使用3C產品的年齡越來越低、使用頻率越來越高,在戶外活動減少的情況下,兒童與青少年的近視比例逐年升高,根據國民健康署2017年「兒童青少年視力監測調查」顯示,國小1年級新生就有高達19.8% 的近視率,到了2年級倍數成長到38.7%,6年級時更高達70.6%。對於預防近視、及如何選擇正確視力矯正方式是許多家長的擔憂。
午時水是台灣過端午節的重要習俗,2025年端午節在國曆5月31日星期六,命理專家分享製作午時水的方法,只要在端午節中午11~13點期間,接取自然湧泉、瀑布、井裡或家中自來水即可。午時水招財、淨屋、淨身的5大功用、全台午時水聖地,想要招財改運記得把握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