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為了追求高薪而不知不覺地犧牲了自己的時間?你是否也曾在追求成就的過程中,忽略了生活的平衡,甚至影響了身心健康?104職涯診所Podcast EP 415 【熬夜加班拼月薪10萬,值得嗎?】邀請職場教練阮劍安Simon和我們一同探討這個議題,透過專家的解析與建議,反思並尋找重回平衡的方法。
文/《104職場力》
本文導覽
為了謀求優渥的薪資而全力投入工作,這在現代社會實屬常態。但在追逐財富的同時,我們往往不自覺地投入越來越多精神、體力、時間,而逐漸失去生活的平衡,不僅減少了休息時間,甚至影響身心健康。
某位從事業務銷售的網友苦惱提問,好不容易薪資達到理想中的水平,近期卻有點迷失,到底怎麼回事呢?
這名31-35歲、在電力機械設備製造業擔任業務銷售的網友表示,自己目前每月的薪水含加班費共計10萬多,在同業中算高薪,但幾乎天天加班,一天總工時超過10小時,下班之後還要On Call回答客戶問題,生活都被工作佔據。 前幾年覺得趁年輕,可以多拼一點,同步累積經驗跟財富,不過這幾年真的感覺自己快撐不住,可是如果離職找新工作,雖然工時恢復正常後壓力會隨之減半,但薪水可能也會剩下5-6成左右,落差不小。 因此目前正在苦惱要好好珍惜現在這份工作、維持當前的高薪,還是為了追求更好的工作生活平衡而離職?同時也想請教有無其他調適方法。 |
針對該網友的問題,職場教練Simon從中分析出幾個重點:
面對失衡的生活、逐漸增加的身心壓力,以及不知未來該何去何從的迷惘,Simon以過來人的經驗分享自己的建議。
雖然優渥的薪水是很多人奮力工作的目標,但在無法與時間平衡的情況下,倘若沒有家庭因素或其他重擔(例如房貸、車貸等),在生活花費也可以量入為出的前提下,是否可以不用為了高收入這麼辛苦?
高收入來自高工時,可能代表這份工作本身的價值,或者個人的產值較低。何謂高產值?比如同樣都是工程師,高產值行業的竹科工程師,時薪可能會是同行的4-5倍,雖然工作一樣的時長,領的錢就是比別人多;另外,利用更有效率的方式完成份內工作,讓自己有更多餘裕,這也是是一種提升產值的方法。
因此想「改變命運」,有時候不是要靠離職解決,而是要思考能否把自己的工作產值提升,或者找一份產值更高的工作,以轉換產業代替轉換公司,尋求以智慧銷售取代大量勞力付出的工作,讓自己在正常工時下就可以賺到合理的報酬。
與其他職位相比,業務跨產業轉換相對容易,因為銷售技巧是一種可以貫穿各種產業的能力。優秀的業務往往有更多的選擇空間,不論是人脈或工作技巧,平時就應該要累積足夠的籌碼,當好機會出現時便可以主動出擊,改善自身處境。
回到這位網友身上,如果發現身體已經撐不住,但又礙於能力或機會未到的緣故,無法一時半刻跳槽,可否在足夠支撐生活的情況下稍微降一點工時,讓身心平衡稍微恢復,等到內心平靜下來、身體和情緒都養好,就可以開始多方學習,替轉進高產值行業布局,利用個半年、一年把自己變更好後,高產值的好機會自然會增加。
其實把職涯的步調放緩、時間拉長,會發現那些原本執著的目標,可能會在不同時間段產生新的價值排序。
對此Simon以上下聯的概念提出自己的一套論點:
功名與財富很好理解,是幾乎所有工作者從步入社會到退休的追求目標,這兩項都能以「價格」作為衡量,例如一份薪水定期增長的工作、名片上逐步攀升的位階等;但生命與家庭貴在它的價值,無法單以價格來衡量。
當你因功名財富而苦惱時,不妨多想想該如何定義生命跟家庭的價值,比如:能否用功名財富買到/換取生命家庭?或者當生命已經無法再承載追求前者的成本時,那要花多少代價彌補?
思考之餘謹記,不論追求的目標為何,出入平安最重要。
解決問題的步驟:發現它、面對它、改變它!
Simon特別指出,有時候麻煩的不是「有壓力」,而是當事人「不知道自己有壓力」或「不覺得自己有壓力」。適當的壓力可以促使進步,但過度的壓力可能會對身心健康產生不良影響,當一個人累過頭且麻木、不知道工作壓力已經對自己造成損害,就可能用不好的方式繼續硬撐,最終走向崩潰。
但如果沒辦法像這位網友一樣,很明確知道個人的現況與身心狀態,要如何確認自己是否有壓力,進而做出正確的選擇?
壓力有時會影響我們的外在行為和儀容,但並非每個人都如此,假如無法單從外觀看出,可以透過這些常見的狀況進行判斷:
這些都是你的行為或意識在提醒「你正處於壓力中」,察覺後就勇敢的承認,不用糾結社會觀念或別人看法,好好的面對才是解決的根本之道。
承認自己有壓力後,接著就是找出造成內心壓力的源頭在哪?是因為擔心被老闆檢討、害怕在業界的名聲會不好,還是收入絕對不能中斷?可以透過自省或找人傾訴,釐清自己最在意的點與因果關係,便能前往下一步。
以上述的壓力源為例:
只有適當與壓力共處,職涯才有可能走得長久。希望Simon的建議能幫助到更多正在十字路口徘徊的工作者,如果想聽聽Simon在北京的人生故事,看看他是如何突破自己的關卡,歡迎點擊連結收聽。
專家介紹:阮劍安Simon職場教練,104資訊科技董事、前104人力銀行總經理、前中國飛利浦數字影像系統中國區業務總監、比利時魯汶大學歐洲研究所碩士。目前仍協助新創及社企擔任(經管/領導力)顧問。 |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