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服員工作在做什麼?從問候到洗澡洗頭,陪伴長輩的不簡單日常

時報出版
2025.03.28
2164次觀看

居服員工作內容在做什麼?作者為第一線居服員,分享居服員工作日常及服務內容,包括:協助個案沐浴洗頭、家務協助等等服務與互動細節。揭開這份工作背後的專業與溫度。如果對成為居服員感興趣,或是家中有長輩需要居家照護,都能參考實用又真實的第一手經驗。本文節錄自《居服員,來了!》。

文/雲柱

本文目錄(點擊可快速前往)

居服員的一天

通常,我的一天是這樣開始的。 

先確認班表時間無誤,提早十五到二十分鐘騎車出門,如果案家在工業區或大醫院等主要幹道附近,則提早半小時,因為幾乎每天都會在這附近遇到車禍。 

居服員若以一天跑四到五班的情況計算,大約需騎車來回七、八趟。若接的班更多,則轉班(從A案家到B案家的轉班費用名稱)次數越高,我們在路途中遇到的情況也越多。 

平安抵達案家附近後,則是一定要將機車停在不會被拖吊的地方。 

停好機車,提早打卡,無論爺爺奶奶有沒有留門(某些輕微失智的個案會先將門打開,留個小縫),我都會敲敲門,然後在門外說我是某某居服員,爺爺奶奶早啊(午安或晚安都行,但通常我只說早安,這樣就能讓下午服務的爺爺奶奶或家屬有機會吐槽我,這是很棒的互動,知道嘛!但不能太常用就是了)。 

接下來,便是進場進行服務。 

「吃飽了嗎?」老套關心是評估關鍵 

進入個案家,通常第一句我會問爺爺奶奶:「吃飽了嗎?」 

「吃飽了。」若失智程度不嚴重,爺爺奶奶通常以此標準回答。 

然後,我繼續問:「中午吃了什麼?」 

此時,各位同學或許會覺得怎麼都問這種老套的問題。 

其實啊,這種老套的問題,正是居服員用來評估爺爺奶奶們今天的身心狀況如何的標準之一。 

記不記得中午或早上吃了什麼,有哪些菜,有沒有湯?飯後吃藥或水果了嗎?這些回答都能反映出短期記憶力的功能如何。 

輕微失智的個案通常都能回答得很好,至少有八成。 

個性比較好強,學習力的個案,知道我每次來都會問這些問題後,都會試著去記住今天吃了什麼,回答得越來越流利,我很捧場地拍拍手後,爺爺奶奶們露出洋洋得意的表情,非常可愛。同時這也是很好的腦部訓練。 

倘若每次都能回答八成左右的爺爺奶奶,今天卻只有五成,甚至連說都不想說,接下來發脾氣罵你問那麼多做啥。我就會看一下藥盒,確認一下個案有沒有吃藥,忘記吃的話改看一下時間,距離下次吃藥時間太近就會裝作不知道,然後請督導告知家屬提醒爺爺奶奶吃藥,反之則會裝一杯溫水,提醒吃藥,然後不著痕跡的換話題。 

再度重申,居服員來服務不是來打擊個案的自信心的。 

只要是人,總有狀態不好的時候。 

別說罹患失智症的爺爺奶奶,一般人也會提不起勁,不想說話,只想休息。這時我就會安靜下來,默默地做該做的事情,或是牽著爺爺奶奶繼續散步。然後,觀察並等待。 

若是有長達一週的時間爺爺奶奶的話變少了,或短期記憶力明顯減退,我便會回報給督導,再由督導回報給家屬。或許爺爺奶奶有心事,需要家人的關心,也有可能失智的情況變嚴重,需就醫讓醫生重新評估並調整用藥。 

在一般人的眼中,這樣做或許有些雞婆,但這是很重要的事情。 

接下來,我將介紹幾項居服員最常從事的服務項目。 

居服員工作服務項目:協助沐浴及洗頭 

如果今天進場服務的爺爺奶奶有好幾個項目,其中有協助沐浴和洗頭,經個案同意,通常我都會先帶他們去洗澡,因為此項目是最難拿捏時間的項目。 

不僅僅是每個人的洗澡習慣不一樣,就算服務這位個案已經一年多了,每次洗澡的步驟都相同,他也是有可能忽然在今天洗澡時跟你說:「你沒洗乾淨。」 

你說,這怎麼可能?我每次洗澡的步驟都一樣啊。 

是啊!一般人的確如此。但失智者則非──正因為頭腦和身體出狀況了,才需要居服員進場照顧。 

失智症影響爺爺奶奶們的短期記憶力,使他們忘記一分鐘前你才剛幫他洗完頭,於是叫你再洗一次,有的個案還會生氣的說你怎麼沒有幫我洗頭髮就直接洗身體。 

遇到這種情況,我會看爺爺奶奶的個性,比較直的個案,我會二話不說直接洗第二次,還要請他親自用手多抓幾下,詢問抓得滿意了嗎?滿意了才開始沖水。若個性比較溫和的個案,則會先說剛剛已經洗過囉,除非個案堅持,當然就是再洗第二次,沒問題的,個案的需求被滿足到比較重要。 

若今天進場服務的爺爺奶奶失智狀況比較嚴重,則有可能一邊洗澡一邊排泄,那麼就得等排泄結束後才能繼續洗澡,否則沖洗身體的水會讓接排泄物的便盆滿出來,很難倒入馬桶,不好操作,同時也會干擾到正在排泄的爺爺奶奶。 

有人可能在遇到長輩在洗澡時上大號會感到困惑甚至生氣。其實大家可以試著同理一下。假設你一天二十四小時都包著尿布,一直忍受著內褲溼溼的感覺(女性應該很有同感,這感覺和月經來時很像),好不容易洗澡的時候有人幫你脫下來了,溼溼的感覺不見了,是不是下意識地覺得現在可以安心上大號了,不用擔心上完後內褲不僅溼溼的還會臭臭的很不舒服,這是很自然的反應。 

用手抓大便抹在牆上的情況,同樣也是如此。 

協助洗頭洗澡的順序和用具,依照爺爺奶奶的習慣而定。 

就我目前遇到的情況,大多先洗頭、洗臉,最後洗身體。用具的話從用手搓、沐浴球和小毛巾都有。如果和家屬溝通良好並經濟無慮的話,有時我會看情況建議家屬準備兩個沐浴球和兩個沖水用的勺子。 

一來滿足個案自行清理身體的慾望,若有第二個沐浴球和勺子,居服員就能自行幫爺爺奶奶清洗他們遺漏的地方,以及洗不到的後背、屁股和腳趾,便能控制進浴室的時間不至於超過服務時間,以免增加爺爺奶奶在浴室待太久而感冒的機率。 

畢竟在短短的協助洗頭洗澡的四十分鐘內(有的機構好像是核定三十分鐘),居服員得準備好接水、洗澡的用品等,洗完澡還有穿紙尿褲、穿衣服、吹頭髮,將爺爺奶奶送回客廳或房間後也需收拾浴室,將浴室地板拖乾以免跌倒,所以須預留洗拖把,倒掉拖把的水的時間,是一項需要與個案培養默契,相互合作的服務項目。 

頭和身體都洗完了,接下來進行和一般人一樣的擦乾身體穿衣服的步驟前,我會觀察一下爺爺奶奶的身體狀況,皮膚有沒有出現壓傷、泛紅或不明斑點、指甲是不是需要修剪了、變瘦了還是變胖等情況,再考量需不需要詢問長輩甚至往上回報。 

如果是罹患糖尿病的長輩,須加強注意腳趾的情況,如果有傷口就會直接往上回報,好讓家屬一起督促傷口癒合。 

送穿好衣服的爺爺奶奶去休息前,我一定會做的有兩件事情,一是擦乳液、二是喝水。通常長輩的腳都很乾燥,協助他們養成擦乳液的習慣很重要,避免皮膚太乾引起搔癢。 

喝水則是長輩常因走路或起坐不便而減少喝水。洗澡對他們來說是運動時間,洗完一定會口渴,此時便是勸他們喝水的好時機。我進場服務到現在,還沒遇過洗完澡拒絕喝水的長輩。如果家中長輩不愛喝水,可以趁此時養成習慣。 

居服員工作服務項目:家務協助 

政府核給家務協助的主旨是讓地板維持在個案不會跌倒的清潔度,避免生活環境髒亂,影響個案身心健康。範圍為個案生活空間內的一房一廳一衛浴,以及簡單洗滌和晾晒(烘乾)個案的衣服。同住家人的共通生活區及衣服不包括在內。與家人同住的個案服務內容通常就只有以上。 

請記住居服員進場服務主要是來服務個案本人,顧到個案進行服務項目時的身心安全,非家事服務員。 

獨居老人的話,督導則會視個案的身體情況,增加核給廚房、刷馬桶、個案生活範圍內最常用的桌子、洗晒衣服等。獨居且行動不便者,則會視情況增加協助倒垃圾等細項。 

乍看之下很簡單,卻是我從事居服員三年多以來,最容易出現爭議的服務項目。 

居服員,來了!我來幫你填補這個家的照護空白

節錄自:時報出版《居服員,來了!我來幫你填補這個家的照護空白》/雲柱 著

照服員、居服員可考什麼證照?查看照顧服務員單一級技術士證照資訊

【百工的一天】開啟你的職涯任意門

新興熱門工作、最新轉職趨勢都在這 ⮕ 馬上看

我們以新產品開發、新路線開展、通路擴充及增加參與文化活動提供讀者更好產品、更佳服務;我們也期望能更上層樓,整合全球華文圖書市場,擴充「尊重智慧與創意」的文化事業版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