獵才趨勢

暫不公開,獵才需要使用的分類
1天前
1777 次觀看
關稅暫緩,HR把握黃金90日!靠「雇主品牌」3策略搶占未來先機

在關稅與供應鏈不穩定衝擊下,企業招募趨緩、預算緊縮,人力規劃更保守。HR雖不立即開缺,卻不能停下布局腳步。若未及早建立人才信任與品牌印象,將在未來招募時陷入搶才危機。因此,現在正是經營雇主品牌的關鍵時機!本文從市場趨勢出發,解析HR在觀望期應掌握的三大實務策略,為下波徵才先行卡位。

1天前 | 1777 次觀看
1天前
1742 次觀看
貿易戰引爆招募寒冬?!當企業不敢開缺,HR必學獵頭式佈局,搶先卡位關鍵人才 

2025人才招募進入轉型關鍵期,HR面臨「找不到適合履歷、招募時程拉長、到職不穩」等困境。主動式招募成為企業因應之道:從被動等人轉為積極經營人才關係,透過人才庫佈局未來、數據化盤點招募漏斗、善用社群與品牌曝光雇主品牌,強化人才經營思維:「獵才、囤才、留才」,打造永續的人才生態圈。 

1天前 | 1742 次觀看
1天前
1757 次觀看
預算緊縮,你還敢亂用人?用5個技巧,讓你的雇主品牌吸引對的人!

招募早已進入「Digital HR Marketing」時代,招募不再只是貼職缺,更要靠圖文設計、內容行銷與 HR Tech 工具,打造企業雇主品牌。本文由104整合招募服務處顧問黃亭綺Sara,分享 5 大招募行銷實戰心法,從職缺優化、品牌包裝到時程規劃,幫助 HR 成為企業招募行銷高手。 

1天前 | 1757 次觀看
2025.04.17
1790 次觀看
《川普關稅戰》2025用人思維:擺脫「不找不是,用也不是」的窘境,專家直言:補給關鍵人力更為重要!

2025人才市場面臨3大挑戰:關稅風波導致企業人力策略趨於保守、AI革命與薪資競賽三大挑戰。專家提出五大招募解方:優化徵才文案、建立雇主品牌、推廣產業價值、善用招募顧問與AI工具,強化企業招募策略、提升人才吸引力。 

2025.04.17 | 1790 次觀看
2025.04.16
2004 次觀看
【高薪密技】前進科技全攻略:非工程人如何打入年薪百萬圈?

想在台灣找到高薪、高成長性的工作嗎?科技業絕對是你不能錯過的黃金產業!即使沒有工程背景,你也能在這個佔台灣出口總額54.21%的主流產業中找到適合的舞台。職享科技服務創辦人Andy哥在「直通科技業全指南」講座中,揭開了科技產業的神秘面紗,分享如何從產業選擇、職務定位到能力養成的全方位攻略。無論你是轉職者、應屆畢業生,還是想提升職涯發展的上班族,這篇整理將帶你快速掌握進入科技業的關鍵知識。想了解更多實戰技巧?繼續閱讀並獲取完整講座影片!

2025.04.16 | 2004 次觀看
2025.04.13
1193 次觀看
從孤軍奮戰到夢想成真:非本科也能進金融龍頭,Edison逆轉職涯關鍵原來是「他」

Edison原本以為回台灣後的轉職之路會充滿挑戰,沒想到,一封來自104獵才顧問的郵件,成為他職涯的關鍵轉折點。這不僅是一次求職經驗,更是一段被理解與引導的經歷,讓他在專業的陪伴下,順利進入心目中的理想企業。從精準推薦職缺到履歷與面試指導,甚至是在過程中的鼓勵與支持,這份貼心的協助,讓 Edison 不再孤軍奮戰,而是帶著信心與動力,迎接全新的職涯機會。

2025.04.13 | 1193 次觀看
2025.04.10
1472 次觀看
關稅政策衝擊下,HR如何應對?科技人才趨勢預警 × 人才佈局全攻略|《2025 科技業人才報告書》

近期受到關稅政策的影響,越來越多科技公司採取「保守招募」態度——不是不招人,而是更聚焦關鍵職缺,更講究資源分配與成本效益。對 HR 而言,這不再只是「等需求」的時期,而是必須提早思考:「現在不招人,我還能做什麼,為未來佈局?」本篇文章結合《科技業人才報告書》數據,提出 HR 在觀望期仍可行動的3件事,幫助你精準卡位紅色預警職缺、布局品牌與人才資源。

2025.04.10 | 1472 次觀看
2025.04.10
1538 次觀看
怕錯做決定?!決策前的3大評估

是選擇障礙?還是怕做錯決定?還是不想承擔決策錯誤的責任?職場教練Simon分享「決策的藝術」,如果可以準備,先盤三大關鍵:有多少資源、何時啟動、決策風險;如果情勢不明確,改用排除法,減少試錯成本;很多情境無法事先準備,只能在錯誤中學習,減少錯誤次數,少輸為贏。

2025.04.10 | 1538 次觀看
2025.04.08
6195 次觀看
員工不適任,只能資遣嗎? 

「待10年了,你現在才說我不適任?」、「不爽新主管,擺爛就是不勝任?」、「部屬做不好,主管卻不好意思直白說?」律師馬靜如分享,認定員工不適任之前,必須有客觀標準和績效評估;資遣不是唯一的方法,即便走上資遣,針對年資超過三個月以上的員工都要先經過PIP(Performance Improvement Plan)績效改善計劃;員工不適任可能是能力不到位、無法與時俱進,具體說明目前的議題,期待經過多久,達到什麼程度的改善;勞工請產假、職災期間,雇主都不能啟動資遣。

2025.04.08 | 6195 次觀看
2025.03.30
1654 次觀看
真話刺耳?!別用權力,讓對方閉嘴

是真話,還是話中有話?如何聽出其中玄妙?職場教練Simon分享,如果您是主管,旁敲側擊第二或第三意見,驗證真實性,避免以偏概全;如果您是部屬,當主管命令已違反多數人公眾利益,「還睡得著嗎?」用來檢驗自己不必受迫於權力;如果是不同真話的溝通,雖然忠言逆耳,但並非零和賽局,第一時間控制情緒,反而能看出自己的盲點。人在江湖,也能從心所欲!

2025.03.30 | 1654 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