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錄產業新聞,藉由求職者感興趣、市場最新徵才趨勢,反應人力市場供需兩端的需求,提供有別於市場的「資訊+職缺+應徵」一站式服務,幫助您掌握各行各業的產業新知、焦點新聞、產經新聞、創造更高的職涯價值。
看更多「求職」優質文章,為面試求職作好萬全準備|104職場力
看更多「職場」優質文章,提升職場競爭力|104職場力
看更多「專題」優質文章,提供深度報導與剖析|104職場力
提供「人力資源管理」優質文章,有效做好人力管理|104職場力
看更多「法令權益」相關介紹,提供最佳解決方案建議|104職場力
104「掌聲」記錄著台灣土地上的人們,在逆境與苦難中,依然身體力行心中的美好初衷,堅定用生命促動任何改變世界的可能。在風雨拼搏之後,留下溫柔而堅定的永恆信念,這是一股值得被傳遞、被宣揚的普世價值。
收錄104人力銀行旗下Podcast節目:「職涯診所」解答職涯疑難雜症、「高年級不打烊」帶你綻放第二人生、「青春通識課」陪你轉大人、「高中職Podcast」領你成長探索,千萬別錯過!
勞工若發生職災,依法可向勞保局申請職災給付,但如雇主對於「勞保職災給付」的結果不服(包括是否認定職災、金額是否合理等狀況),即便勞工已經持有勞保局認定的結果,雇主還有辦法提出爭執嗎?律師指出:過去勞動部和部分法院持否定看法,但晚近已有部分法院認為雇主為勞保職災給付的利害關係,應可對認定結果提出討論。
災保法正式施行後,只要是受僱於登記有案事業單位勞工全部強制納保,盼能讓讓勞工獲得最完整的保護。進一步,未依規定參加職災保險的勞工,若不幸遇到職災而失能或死亡,勞工職業災害保險也提供失能補助、照護補助及死亡補助之申請,擴大勞工職災保障範圍。
離職不是辭呈一丟就馬上閃人,《勞基法》規定根據不同年資,會有不同離職預告期,但天數怎麼算?離職預告期有包含假日、特休假嗎?提離職預告後,老闆可以要我「提前離職」嗎?提離職被老闆軟硬兼施慰留怎麼脫身?本文一次分析。
根據勞動部的統計,《災保法》上路以來,受裁罰的單位有高達74.6%的違規是「未依規定申報員工加保者」,核處罰鍰高達3100萬元,由此可見「未即時了解應盡勞工投保義務」的雇者非常多。專家指出:職場安全是雇主逃不掉之義務,首要消除職場安全衛生威脅,雇主不應該輕忽、應主動了解細節。
你對個資的運用是否夠小心呢?律師指出:實務上有很多案例都是不清楚個人資料的蒐集、處理、利用的合理方式,如何在特定目的下安全地使用,發生對象不只是勞工,雇主也要小心,很多人都是處理不慎而導致洩漏他人個資,最後惹禍上身遭刑法追訴,而且提醒大家這是「告訴乃論」罪,即便告訴人撤回,檢查官仍可繼續偵辦,不可不慎!
如果負責協助計算「特別休假」日數的員工,因對法規不了解(或誤會),導致不慎計算錯誤日數而害公司遭檢舉受罰,雇主是否可主張「此為員工業務疏失」而規避責任呢?律師指出:勞基法既然是課予雇主守法義務,雇主就有責任避免內部出現疏失或誤解法令,因此即便是個人行為導致,在法律上也無法完全歸咎給出錯的員工就免受罰。
職災勞工是否可要求請「公傷病假」?律師指出必須視勞工是否有「請公傷病假之必要」而定,如雙方對其必要性有疑慮,雇主可要求勞工提出證明,並非由勞工單方面宣稱即可申請。因此如雇主未准假、勞工仍執意未出勤,依據目前的法院判決,雇主是可採勞工曠職來處理的。
勞動部特別舉出10種「常見的違規特休」態樣提醒雇主,千萬別因每年終結的「特休問題」而惹禍上身。常見爭議如:特休未休完的折發工資」、「特休給假天數」,另外實務上仍有部分雇主不清楚特別休假規定而受罰,如逕自排定特休、特休換工資金額有誤、直接折發工資等,《104職場力》綜合勞動部資料整理10種常見特休NG作法,要注意哦!
聽說透過職業工會參加勞保繳少領多?如何才能透過職業工會投保勞保呢?透過職業工會投保和透過公司投保差異為何?沒有工作的時候能透過工會參加勞保延續年資嗎?根據勞保條例,無一定雇主或自營作業者可向職業工會加保,而沒有實際工作者不得投保,也提醒應確認加入與自身工作內容相符的工會,避免加錯工會申請給付時產生爭議,進而影響自身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