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退解雇

提供「離退解雇」法令解析,解決人資日常管理問題|104職場力
2天前
1820 次觀看
離職後禁止員工跳槽?「競業禁止條款」須符合法定4要件才有效|競業禁止常見問答

許多科技、新創產業為避免員工離職後「洩露公司佈局、營業機密」,因此都設有俗稱「旋轉門條款」的「競業禁止條款」,明令離職勞工不可跳槽至競業。勞動部提出說明,雙方簽訂的搖款必須符合勞基法中的「4個要件」才算有效,此外修法後雇主也必須對勞工的「競業禁止」行為提出合理補償,如未提出則無效。

2天前 | 1820 次觀看
2天前
1699 次觀看
竹科48廠商裁員496人 國科會:硬碟大廠關閉其餘僅個案

新竹科學園區10月份有48家廠商共裁員496人,引起外界關注,國科會說明,主要原因為某硬碟零件生產公司隨著新興產業趨勢變化,致公司決定關廠,今年8月即已依大量解僱勞工保護法規定通報竹科管理局,其餘公司資遣員工皆為例行管理性資遣個案,為公司營運考量所進行人員調整。

2天前 | 1699 次觀看
2023.11.22
66983 次觀看
離職要提前幾天說?預告期包含特休/例假日嗎?老闆不放人怎麼辦?一文搞懂《勞基法》離職義務與權益

離職不是辭呈一丟就馬上閃人,《勞基法》規定根據不同年資,會有不同離職預告期,但天數怎麼算?離職預告期有包含假日、特休假嗎?提離職預告後,老闆可以要我「提前離職」嗎?提離職被老闆軟硬兼施慰留怎麼脫身?本文一次分析。

2023.11.22 | 66983 次觀看
2023.10.27
2034 次觀看
已經進訴訟了,雇主還能變更「資遣」勞工的事由嗎?

按勞基法規定,如雇主資遣員工須提出法定事由、不可片面解雇員工,但實務上常有雇主先引用法規所訂的其中一項事由資遣勞工,但在調解和訴訟過程中發現站不住腳時,才「改稱」或「追加」其他的事由,藉此加強自己解雇員工的事由。律師提醒:雇主應基於誠信原則告知勞工解僱事由,不應隨意改列解僱事由,勞工也應同步留意雇主是否有在事後變更資遣理由,雙方都應在發資遣通知時就要謹慎以對。

2023.10.27 | 2034 次觀看
2023.09.15
1983 次觀看
餐廳老闆可從離職員工薪水中扣除制服費用嗎?|法務長專欄

勞基法規定工資應全額直接給付勞工,但勞雇雙方另有約定時不在此限。即有雇主老闆疑問,是否可以在勞動契約中約定「服務未滿一定期間離職,須自工資扣除一定金額的制服費用。」?對此勞工主管機關、行政法院的見解與民事法院有所不同。

2023.09.15 | 1983 次觀看
2023.09.15
1205 次觀看
餐廳新進員工試用期考核未過,需要給付資遣費嗎?|法務長專欄

餐廳聘用的新員工3個月試用期後考核未過,身為雇主對其行使勞動契約終止權時,需要給付資遣費嗎?針對這個狀況勞動部和行政法院的見解與民事法院見解不同。然而對雇主而言,如因此受勞動檢查的結果可能對雇主不利,建議仍應依法給付勞工資遣費為宜。

2023.09.15 | 1205 次觀看
2023.09.11
2006 次觀看
「勞動歧視」最高處150萬罰鍰,HR應留意常見6種情境、避免高額代價!

就業市場現今已趨向多元、平等,包括勞工的性別、年齡、就業資格、薪資、契約終止等面向都有可能導致發生職場「勞動歧視」,而且無比敏感、難被容忍。專家建議企業人資應熟知各種情境,包括6種與「勞動歧視」相關的法源、運用範疇,以及避免很多「一時疏忽」導致的嚴重後果。

2023.09.11 | 2006 次觀看
2023.09.04
2183 次觀看
製造業工業生產指數連16黑,兩難抉擇「資遣裁員」或「無薪休假」該怎麼選?

受疫情嚴重衝擊所累,儘管百業都復興當中,數據顯示製造業近1年半依然難從重傷中復元,許多企業處於「無訂單、訂單中斷、極少訂單」的困境當中,如果現況無法躲避、為求續命,面臨的兩難選擇是「資遣裁員」或「無薪休假」,哪一個對企業造成的傷害較小呢?專家建議:應該考量企業本身的景氣預測和人力績效去取捨。

2023.09.04 | 2183 次觀看
2023.09.01
2591 次觀看
小心!律師提醒:勞工離職應「確實辦理交接」,避免惹上侵占之罪

許多員工在離職時總以為離開公司後就「揮揮衣袖、無事一身輕」,卻忘記應仔細完成業務交接,特別是在職期間負責保管(或經手)的公司機敏資料、印鑑章、帳冊等等,更是大意不得。律師提醒:不論在公司的職階高低,建議員工離職時均應交接清楚,請公司確認有無遺漏、是否需補件,避免導致觸法風險。

2023.09.01 | 2591 次觀看
2023.08.22
3004 次觀看
失業參加職訓領「職業訓練生活津貼」能同時領「失業給付」嗎?勞動部:不能同時請領

不幸失業、非自願離職時,就業保險除了提供「失業給付」,亦有參加職訓期間最長6個月的「職業訓練生活津貼」,如有扶養無工作之父母子女最多加給20%,讓勞工安心接受訓練。而勞動部提醒,領取職訓津貼時不得同時請領失業給付,而職訓期間如另有工作,也將停止發給職訓生活津貼。

2023.08.22 | 3004 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