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公告】親愛的讀者們,職場力於01/17(日) 06:00 - 09:00 進行封站更新,若造成不便十分抱歉><"!
年終倒數,上千萬名上班族最關心企業的年終獎金和調薪幅度,104發布《2020年終暨2021調薪展望》報告摘要
疫情趨緩,12月工作數已回升至70萬大關,創今年新高,繼11月(68萬個)之後,連續第二個超越去年同期。104人力銀行觀察全國六都以及新竹縣市,結果發現,中南部的徵才成長動能強於各區,5年強彈16%~25%,相對不受疫情的影響。企業普遍看好2021年景氣,尤其醫療、防疫、以及AI、5G。104人力銀行整合招募服務處資深副總經理鍾文雄分析,總體經濟數據復甦態勢明顯,工作數可望持續上揚,企業搶才、人才轉職已提前開打!
《高年級實習生》是一部發人省思的電影作品,但其實它所描述的並不完全是虛構故事,真實在你我身邊,其實有著許多擁有豐富經歷、人生閱歷豐富的中高齡精英,等待自己的價值能夠獲得最好的發揮。能擁有一位「高年級實習生」輔佐,其實是公司企業的福氣。
當別人在中高齡階段,苦嘆工作機會難尋、職場不願意給機會嘗試時,退休已10餘年的AY卻不斷有新工作和公司找上門來。要說是什麼讓他如此「閒不下來」?或許就是「不希望年輕人跟自己過去一樣,邊摔跤邊找路」的念頭,化為動力吧?
後疫情時代,企業徵才持續回溫!104人力銀行12月工作機會數回升至70.7萬個,創今年新高,也是繼11月(68萬個)之後,連續第二個超越去年同期;雖然增加的工作數多集中於「非主管」職缺,但是邁入2021年,中高階經理人已掀起卡位戰!
因應中高齡就業專法的推動,104人力銀行邀請各界企業一同發掘中高齡求職者的專長,為協助企業與人才相遇,特別規劃數位特殊版位,並透過媒合系統,增加「中高齡、高齡」工作職缺的曝光,讓企業獲得更好的徵才效果,人才能被產業適才任用,創造雙贏!
《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將於109年的12月4日正式上路,這部被稱作「中高齡就業專法」的法條將能保障更多中高齡、高齡工作者就業權益,其中共有3大特色和6大重點,就讓《職場萬象》來帶您一觀吧!
104人力銀行資深副總暨人資長鍾文雄觀察,今年大學新鮮人的求職行為已連續5個月比過去兩年積極,11月的工作機會數回升到68萬個,已超越去年同期呈「黃金交叉」。
104資訊科技為今年半導體展中「人才培育特展」之合作夥伴,預計將透過多場雇主與求職者的論壇講座,以及結合104人力銀行的產業趨勢觀察、歸納整理超過767萬筆求職求才資料而完成的線上特輯,包括與SEMI 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共同出版《2020半導體特輯》,104獨家提出的《半導體產業與人才白皮書》,以及104人力銀行舉辦的2020人資論壇「打造內外兼具的雇主品牌」,多管齊下,幫助產業與人才一同貼近最新趨勢,提升競爭力、善盡社會責任。
半導體無疑是台灣的關鍵產業,搶才留才育才已是國際級的人才戰爭!新冠肺炎疫情皆為全球經濟帶來衝擊,半導體產業卻不受影響,月徵2萬人,且平均月薪5.2萬。
誰又是未來的企業接班人?104人力銀行發現,總經理和執行長(CEO)掌航之前,最常做的五大職務依序是:國外業務主管、國內業務主管、行銷企劃主管、生產管理主管、以及工廠主管。
傳統的顧問公司利用過去輔導企業的經驗,幫客戶找出解決方向,但未必是真正的問題。104累計約740 萬份的履歷表及使用者行為數據記錄,為協助企業找出困境。
自我介紹在面試中向來是很基本、常見,卻被很多求職者視為最艱難的一道關卡,如何簡短卻扼要的介紹自己、說明擅長的項目與專業技能,並適時表達自己對職缺的興趣,有禮貌卻又讓面試官留下印象,在本來就精神緊張的面試中,往往成為許多求職者的夢魘,本篇文章將幫助求職者找到適合的回答方式,為面試增添更多的把握哦!
為什麼很多公司花了大錢,建置了非常厲害的系統,但數位轉型依然不太順利?最大的原因,說到底,系統終究只是系統,任何的行銷決策還是需要由「人」來執行的;就算有 AI 協助推薦最合適的策略,最終還是要由「人」來按下執行按鈕的
勞動部於2020年8月18日召開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會中決議調漲基本工資,但漲幅為歷年最低,基本工資的時薪甚至只微幅調整2塊。
一株病毒席捲全球,帶來失控的疫情,更重創各國經濟。雖然,防疫有成讓世界看見台灣「Taiwan」,但我們仍無法逃離病毒所帶來的各種衝擊。從今年二月開始,產業受創、百業蕭條、數萬人被迫放無薪假,不論是企業、個人都籠罩在不確定陰影中。 政府陸續推出紓困方案,設法幫助弱勢族群、嚴重受創產業在短期內渡過難關;但職場發展趨勢的改變,就業市場的萎縮,仍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回復過往水準。
超過4萬名大學指考生選填志願開跑!若從「企業徵才最常聘用」哪些學校畢業生的角度分析,2020年《104大學白皮書》以新鮮人三大夢幻產業為例,半導體最常聘用交大畢業生;金融業及軟體網路業最常聘用的都是淡江大學畢業生,政大、台大則以含金量取勝四所老牌私校。104人力銀行資深副總經理暨人資長鍾文雄分析,企業「最常聘用」畢業生與人才供給量、科系專業度、以及校友聘用口碑有關;即便畢業生進入夢幻產業的起薪高低仍緊扣職缺專業,高則5.6萬元、低則3.3萬元,落差高達七成。
2019年末,104人資學院免費幫上百家企業做員工滿意度調查的服務,其中公司員工數量較多的公司,104還安排免費的顧問諮詢服務,而我有幸協助其中9家公司的顧問諮詢,累積了一些心得想跟各位業界先進分享。
今年的最高薪資由 IC 設計公司聯詠拿下,其薪資中位數高達 239 萬元,前4名的企業員工年薪中位數都破200萬,且可看出以半導體產業對員工相對大方。
軟體及網路業主動邀約新鮮人:淡江、輔大、台大排名前三。104:資工資管兩系為最大搖籃 業務行銷有助文科生搶進
5G來了,人才戰早已開打!台灣半導體產業包括IC設計、晶圓代工、IC封測表現優於全球,加上薪資優渥,一直穩居畢業生最想進入的前十大產業之一。《104大學白皮書》前頁大數據分析最近兩年789家半導體公司開出4,353個職缺,曾「主動邀約」2.3萬名新鮮人,結果發現,「整體」邀約前五大學校:明新科大、成大、交大、台科大、中央;集中邀約電機電子、機械工程、資訊工程三大科系。
聯合國統計,2020人口Z世代已超過三分之一,如果以工作人口來看,Z世代2020佔約20%,2030會佔約40%,今天雇主品牌的話題帶大家多了解Z世代,因為新世代的年輕人就是希望與未來,也是未來的工作主力。
當企業觀望疫情衝擊、甚至裁員減薪,仍有企業在谷底加碼投資人才!104人力銀行統整超過一百家「愛才企業」,在今年2月到5月疫情最艱困的時期,人才投資金額都比去年同期增加。104獵才資深副總經理晉麗明表示「愈重視人才的企業,產業表現愈突出!」。
混亂局勢中,每家企業高度重視成本;因此,逆勢出手搶人才的公司,不會輕易浪費子彈;他們要招募的不是一般人!而是具備即戰力,能立即上火線打仗的高手!因為只有高手,才能克服困難、達成企業的使命! AI、大數據、演算法、5G等軟體人才,是這波疫情中,完全不受影響的族群,因為新冠病毒的肆虐,加速了企業數位化及擁抱新科技的決策及速度!
新鮮人求職不悲觀,肺炎衝擊遠低於金融海嘯!肺炎疫情之下,用「最慘畢業生」形容今年新鮮人,甚至慘於2008年金融海嘯,適合嗎? 104人力銀行比對兩次事件對徵才市場的衝擊,金融海嘯時,工作數連續八個月下降,狂減49%將近腰斬之後,才從谷底回升,歷經十五個月緩爬坡,總算回到金融海嘯前的榮景,上沖下洗前後歷經兩年;這次肺炎疫情,工作數雖然在兩個月內急挫16%,但刺針觸底後、快速回彈,現已回補三分之二跌幅,工作數已接近60萬大關。
人力銀行的職缺也可以請領!!! 勞動部青年就業計畫補助請領常見問題,通通彙整!!!完美10問
當企業觀望疫情衝擊、甚至裁員減薪,仍有企業敢在谷底加碼投資人才!104人力銀行統整超過一百家「愛才企業」,在今年2月到5月疫情最艱困的時期,人才投資金額都比去年同期增加。其中,TOP 1企業狂砸近500萬,比去年同期加碼38%;TOP 13皆為百萬俱樂部,人才投資金額100萬起跳;TOP 100企業平均投資75萬,年增143%,產業別以半導體、金融保險、電子業為多,另有67%為非上市櫃公司、13%為100人以下小型公司重視人才的程度也令人驚豔!
新冠肺炎的肆虐下,全球新創公司基本都遭遇到意料之外的毀滅性打擊。客觀來看,全世界的新創公司(包含投資人),都普遍有藉由裁員,來達到降低成本的共識,而這種方式對於企業內的成本控管,肯定可以達到立竿見影的成效沒錯,但往往新創在大幅裁員之後,影響到的,不僅僅是一般民眾對企業決策的觀感,更重要的是,使得潛在投資人對企業的信心,打上了一個大問號。在後疫情時代,新創公司根本沒有喘息的空間。
全球產業自動化已成趨勢,國內金融業也開始導入機器人理財,但在人機介面設計、以及半自動化的階段,仍需仰賴第一線人員提供眼前迫切的金融服務。上述期間,金融業曾「主動邀約」應屆畢業生的565個職缺,其中,247個職缺、約44%屬於「金融專業相關類人員」,95個職缺、約17%屬於「業務銷售類人員」。受到金融業分行第一線人員、以及業務銷售人員需求量大的雙重牽引,金融業鎖定「人才供給量較多」的三大老牌私校:淡江、輔仁、以及文化大學
數位世界永遠在和時間賽跑,尤其是資訊安全,不斷的跟著基礎架構(infrastructure)以及使用者行為(user behavior)在改變,彼此相依性(interdependency)非常高。 面對未來人才樣貌,肩負著幫台灣培養軟體人才及資安人才的使命,柯協理引用趨勢科技執行長陳怡樺提出,她所期待趨勢人擁有的特質,簡單來說,即為「智仁勇」這三個字。
如何部署數位化工作平台,將成為企業現階段最急需處理的議題,而人資部門也必須要經歷數位化變革過程,已有企業成立相關數據分析部門以建立人才分析的能力。人資長至少要投入三分之一的時間,用來推動分析團隊的構建,才能真正帶動業務的發展,也必須強化數據深度解讀的能力,幫助組織做與人資相關的決策,提高組織效能的運作。領英《2018人才管理數位化報告》也提出,未來HR除了該具備相關專業知識、懂得商業和戰略性思維之外,也必須具備數據分析的能力。
肺炎疫情衝擊百業,畢業生求職也超前部署!104人力銀行總經理黃于純指出,「最近一年更新履歷,且3~4月曾主動應徵全職工作的應屆畢業生和役畢生」有2.8萬人;按各校早鳥比例排序,中央、中山、中興、中正大學畢業生求職積極度上升!隨著疫情趨緩,餐飲業和休閒服務業5月份的企業徵才家數已比4月回溫,企業用人急單隨時開缺,新鮮人求職不用等到畢業之後。
學測落點出來,推徵學校怎麼決定? 選校好還是選系好? 你知道嗎 私校和技職已在不同領域拔尖!例如:明新科大位居「半導體產業」招募「製程規劃人員」最常邀約的學校;淡江大學位居「金融產業」招募「金融專業人員」最常邀約的學校;中央大學位居「軟體及網路業」招募「軟體工程人員」最常邀約的學校
新鮮人看過來!軟體網路業、半導體業、金融業最愛面試邀約那些學校畢業生?104 人力銀行分析 2019 ~ 2020 年間,企業邀請面試畢業或役畢的邀約者學校分析,學校排名大揭密。
在回答為什麼要做雇主品牌之前,我們先來看大環境的趨勢,因為個人、企業、社會都沒辦法改變大環境的趨勢,趨勢則會帶來新的秩序,取代舊的秩序,如果我們不能跟上新的秩序,那可能就會被時代或是競爭者淘汰,如同達爾文所說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商業競爭本來就是殘酷的,你想進化成新的物種,還是被滅絕?和大家分享雇主品牌的4個大環境趨勢。
如果你是個人資,有想過每天花多少時間處理一般例行性行政庶務?花多少時間和部門主管討論員工的培訓、發展?傳統的人事單位重視行政服務,在人才的培育上,通常配合部門發展策略;現今,企業講求績效、生產力,重視員工競爭力、核心能力,人資的角色是否也該調整,主動協助網羅外部人才、培育內部接班人,讓組織發展更靈活,讓企業能永續經營。
首先,他說明了當下經營的困境,也跟大家承認今年的營收可能不到2019年的一半,然後他提到先前也溝通過關於裁員的問題,他在當時也說這可能是選項之一。 提前溝通,這算是很棒的一步棋,然後告知「我們的狀況可能比預期更嚴峻(營收剩一半)」,說到這,大家應該都能理解裁員的原因了,加上他也將新冠肺炎帶來的影響放進來了,讓人感覺到這非戰之罪,因此一般不會特別怪公司。
因為新冠疫情關係,無法精準判斷什麼時候會復甦,也一定會面臨市場的洗牌重整,競爭者變少,自己的機會就來了。在這段時間只要生存下來,未來就有更好的機會。
受疫情影響,原本電話面試或實體面試,改成以視訊面試,在家打開手機就可進行線上面試。根據一份針對用人主管及人資的調查顯示,超過5成受訪者曾在過去一年中實施遠距面試。未使用遠距面試者,有近 3 成也因肺炎疫情開始有需求。但視訊面試有哪些眉角需要注意?104人力銀行人力資源處協理江錦樺提供求職者6大視訊面試秘訣。
因為各國鎖國,人進不去,很多人想著,客機能不能轉型變貨機減少減工衝擊。事實上貨機也已經產生供給失衡的問題。很多地方都還沒真正復工,或是說復工也只是工廠開了設備,但人尚未回到工作崗位。人不能動,沒人運送貨物,貨物自然也動不了。
疫情直接衝擊住宿餐飲、休閒旅遊、大眾傳播工作數減幅較大,月減一到兩成不等;但金融業受惠於電商金融支付暢旺,工作數不減反增;「企業數位化」強勢上路,已爆紅的資安工程師再度燙金...
為了減少裁員,德國政府提供企業縮短工時的補貼,讓員工工作少一點:例如一週只工作三天,企業只要支付這三天的薪水,剩下兩天的薪水將會由政府補貼,補貼以60%為基準...
以104集團為例,因為防疫反而增加370萬硬體支出,包括750位員工所在的辦公室內空氣清淨機、紫外線燈、口罩、酒精,為員工在家辦公添購NB、虛擬私人網路VPN等費用;客服及資訊等部門為達「服務不中斷」,也已進行「異地辦公」及「在家上班」等演練措施。104e HRMS (https://104ha.com/nqhRo)。線上打卡,減少指紋機打卡的近距離接觸,以及需要脫口罩才能成功打卡的人臉辨識;人事系統隨時布達最新防疫公告,或回收員工旅行史問卷調查、自主回報健康狀況。
【發現一】84.3%的工作者,目前工作不受疫情影響。但有1.2%~5.6%的工作者各自面臨公司鼓勵特休、啟動無薪假、部分工時、或裁員減薪。
新冠肺炎強烈衝擊旅遊業,在這波的旅遊業低潮中,各方的旅遊產品做了哪些事情?又面臨了哪些難解的挑戰?
104人力銀行總經理黃于純分析,求職求才市場並不悲觀!主因人才佈局是企業的長期策略,這次的調查可以觀察到多數企業(60%)仍正常招募,僅少部分企業轉趨觀望,年後轉職人潮也已陸續回籠中。她建議企業,觀望疫情變化的同時,不能放掉人才布局與培訓,如果企業等到所有不確定因素消失才急著補人,企業經營和搶才速度將落後一截
鼠年轉職潮,「年前」已創五年新高,但武漢肺炎疫情加劇,卻干擾年後轉職!104人力銀行總經理黃于純指出,突如其來的「防疫照顧假」、以及高中以下延後兩周開學,不只影響轉職潮,也讓上班族和企業人資陷入似懂非懂的假勤亂象
還沒領年終,求職者已啟動轉職計畫!農曆年前,已有14.6萬人騎驢找馬,人數創五年來最多!集中於電子資訊/軟體/半導體、一般製造業、以及批發零售業。2020年整體景氣在穩定中盤尖,半導體、ICT產業相對樂觀,加上5G即將問世,大數據、AI人才需求持續增加,今年轉職潮相對洶湧。
現代環境變化快速,從事市場行銷、電子商務等產業必須隨時掌握市場資訊、了解產業間的變化,並在短時間之內找出解決的方案,如此高壓的環境之下,應該保持什麼樣的態度及人格特質呢?
2019 年後想轉職?《104 薪酬白皮書》告訴您薪資黑馬!2019 年薪最高的是數位 IC 設計工程師 118.6萬,前 5 名幾乎是工程師的天下;獎金最多是生命禮儀師 53.8 萬;五年薪資增幅最大的除了半導體工程師增幅近 6 成之外,電銷、商業設計也擠進前 5 名。104 人資學院資深副總經理花梓馨說,百大職務薪資的獎金盟主,已從「業務職」擴及到「技術職」及「長久缺」,獎金不只是企業對抗景氣的工具,也是選才留才的武器。
2019 年,94.1%企業有年終,平均 1.10 個月,低於 2018 的 1.11 個月,與 2017 的 1.10 個 月,同創六年新低。2020 年,38.3%的企業會調薪,平均調幅 3%,低於 2019 年 38.9%的企業會調薪,平均調 幅 3.65%,調幅創六年新低。2019 年,金融業平均年終 1.64 個月奪產業之冠,十年連九霸。
美食外送曾幾何時,走進台灣大街小巷;缺了它,多少人三餐不正常。 享用美食昔日預定風光,變調了;只要你願意,美食魔術般變幻出現,有甚麼不可以? 科技悄悄結合工作(或就業),當就業變得輕鬆、超級自由,誰會不心動? 僱傭關係類似醬缸,主管機關不能將它視為不銹鋼材質製造,打算一網打盡所有樣態工作;「科技」可能是司馬光先賢手中丟出小堅石,醬缸破或不破?
當初在考研究所時,人力資源和行銷流程領域是我希望就讀的科系,進入職場後慢慢地體會到,不論任何崗位,其實都必須要懂得包裝、行銷、推廣,了解「展現成果的能力」在職場上的重要性。只會默默低頭做事,不懂得在適當時機表現個人的階段性工作成果,是非常可惜的。特別是在2016年起開始帶領人資團隊轉型服務自有品牌業務時,讓我有更深的感觸。
國外度假打工常常是青年常聊到的話題,好奇令他們動心,夢想可到世界探索。 或許他們以為「世界是平的」? 青年度假打工 「青年度假打工計畫」是外交部協助我國青年與國際接軌的重點工作,旨在使國內18歲至30(或35)歲青年進行遊學、短期進修及合法打工,累積人生閱歷,拓展國際視野,以提升自我競爭力。
美國伊利諾州州長在今年(2019)7月底簽署一項新法案,依照新修法律,伊利諾州(芝加哥市即位在該州)的公司,將不得向求職者或其前任雇主,詢問求職者的過往薪資。此外,新法也禁止雇主以契約方式,限制員工討論或透露自身的薪資和福利。這項新法案,即將在今年9月生效。 如果雇主違反新法規定,員工可以在5年內提起民事賠償訴訟,並請求最高10,000美元損害賠償。
在中國公布惠台31項措施後,為探究台灣人才過去西進中國大陸工作的滿意度,並了解未來西進工作的原因,104資訊科技深入十年大數據資料並輔以問卷,於2018年5/15~6/30執行【2018台灣人才西進滿意度】調查,共計回收5,383份有效樣本,其中,1,113份有中國工作經驗者或目前正在中國工作。在95%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正負2.94%。
證交所發布國內上市公司107年第一階段「平均員工薪資費用」,857家公司員工福利費用(包括薪資、勞健保、退休金及其他)計1兆3,707億元,較106年略減0.33%,平均員工福利費用約109萬元,也較106年小減2.78%。 第一名鴻準(2354)達653.2萬元、最低永崴(3712)僅13.7萬元,有如天壤之別,相差高達46倍。
找工作經驗人人有,過去大家都幻想著「錢多事少離家近」的理想工作,但真的有這種好缺嗎? 現代人打開求職網找工作,除了看薪水高不高、工作辛不辛苦,也不忘點進公司網站看看福利美不美好,其他如紅利獎金、良好的升遷培訓制度、年終、員工旅遊等,哪一種又是大家最關心的?
失業率居高不下、非典型工作大增、年輕人謀職與上班族轉職都不容易! 有兩派的學者分別獻策,一派的學者站在提昇求職者競爭力的角度來思考,認為現在「學用落差」嚴重,新鮮人與上班族的專業能力不足以應付企業交付的使命;因此,廣開「職訓」大門,讓求職者具有多重專長,應該有助於提昇就業率!
一家從事IC設計的中小企業,設下延攬人才的目標,要在畢業季招募10位電子/電機專長的國立大學研究生;結果,事與願違,到了六月底,一個人都沒招到! 老闆、主管及HR都很沮喪,把標準下修到私立大學前段班,發出了錄用通知函,得到的回覆竟是:「還要再考慮」!
很多人告訴我,之所以開始動筆,都是為了銷售產品,或是希望打造個人品牌的緣故。這些當然都無可厚非,但重點是您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模式,進而寫出獨到的見解,並帶來核心價值。要事先規劃好主題,還得下標和構思切入點,然後再編排文句、段落,還得找一些美美的圖片來搭配。最重要的還得頭尾呼應,埋入行動呼籲等等。
企業找行銷公司協助處理粉絲團,我認為就該放手讓行銷公司處理,如果企業已有明確的粉絲團貼文規劃,只是苦無人力做這件事,很簡單,招募一個人就好。但,如果是因為不知該如何規劃粉絲團,希望藉由有經驗的團隊協助,那就放心的交給你找的團隊吧。因為我遇過太多種說是不懂應該怎麼經營比較好,但在合作後卻又對粉絲團規劃跟內容或是各個細節比手畫腳,這是個很大的禁忌啊~~~
變現是必然的。但過程中要不時的檢視自己與環境的變化,因為那決定了變現的速度、規模與持續力。 [我是誰?要往哪裡去?] 如果已經有社群,重新檢查自己的社群內容,從文案到圖片,從留言到回應,社群是從哪個角度出發,是產品?是品牌?是企業主?還是客戶? 如果正準備開始做,也可以試著從不同的切入點去編排文案;比如從產品角度,你會怎麼陳述產品,產品是不是容易被理解,設定的目標用戶群是不是太廣或太窄?準備搭配的KOL是不是預想的目標客戶喜愛的或者是信任的?
企業使用chatbot不僅能增加營業額、提升顧客線上及線下的參與度,還可以有效降低營運成本。有一些企業因為chatbot的出現,徹底翻轉了原有的服務方式,讓整個產業變得更智慧化,把服務加上流暢的雙向對話。chatbot可以不只是24小時客服或是冷冰冰的對話,若運用得當chatbot可能是讓服務鏈完整的最後一塊拼圖。
張忠謀認為在「新經濟時代」,人才將隨科技發展,而增加流動性;要避免人才流失,必須做到兩件事:「第一、形塑鼓勵創新的組織氣氛,第二、讓員工在工作中得到不錯的收益!」 香港首富李嘉誠先生,成功經營長江實業集團,他分享留才的密訣:「給他好的待遇、給他好的前途」。 享譽全球的中式餐廳鼎泰豐,素以嚴謹精緻的美食與服務精神著稱,創辦人楊紀華透露,讓員工有成就感,才是成功的關鍵,「公司能提供好的福利,才會激勵員工提供優秀的服務」! 阿里巴巴的創辦人馬雲先生更直接點出,人才留不住的原因林林種種,但只有兩點最真實:「錢,沒給到位;心,委曲了」,他提出留才必須給員工四個機會,分別是:「做事、賺錢、成長與發展」。 留才不能淪為口號,因為員工的眼睛是雪亮的,經營者是否真心照顧員工,會具體展現在留才的績效上! 「人才是走動的資產」;在流動率高、組織忠度低的現代職場,企業與人才都可以自我檢視與省思!
在〈從「新加坡商」阿里巴巴被認定為陸資,談僑外資與陸資如何來台辦理公司登記〉一文中,本所介紹新設公司相關之投資架構、營業項目、流程及時程等。 接下來,本篇會再進一步分析僑外資和陸資在台設立子公司、分公司或辦事處之相關流程及異同點。
網路給負評還要小心挨告嗎?新北市一名女子,為了更換家中熱水器,電話詢問賣家。過程中,疑似客服人員態度不佳,蔡女憤怒上網到臉書粉絲團留下「一顆星的負評」,並留言:「完全不想給這家做生意!」結果賣家揚言提告誹謗!
經常看英文合約的人,應該對於合約中的「名詞定義」(Definitions)條款並不陌生。所謂的名詞定義,是把合約中一些容易產生誤解的專有名詞或行業習慣用語,特別加以說明,以讓訂約雙方對於該名詞有共同的理解,避免產生爭議跟訴訟。
人力銀行通常在年底調查,而預知年底前上班族對未來新一年,工作的期待或異動的心。 對於年底轉職成功者,給予莫大祝福。 職涯當然需符合一己的心願或期待,去年的工作與心願或期待過遠了,所以,選擇離開。 年後,向新雇主報到,心中充滿好奇與新期待﹔不過,也留意新勞動條件,雇主都兌現了?若勞雇二方的誠信原則打折扣了,新的職涯會是好的開始?
剛接觸Agile時,心裡一直存在著疑問:公司執行Agile或Scrum,專案就會變快嗎?成本真的就會降低嗎? 深入幾年後,我的答案是:先快而後慢,先低而後高。
職場專家提醒求職者的:公司不是請你來「工作」,而是請你來「解決問題」。這句話,其實只對了一半。 試想如果一家企業裡全部都是只具備解決問題能力的員工,那麼該等著問題自己跑來,還是等上頭指示問題再來發配員工解決問題?在快速變換的時代裡,這樣的企業又會有多少的競爭力呢?
就使用者經驗的角度而言,使用者會以自己的生活經驗與習慣產出的心智模型(Mental Model),形成認知,進而操作;產品或系統則理應會給予適當的回饋,這就形成所謂的『互動』。通常在同產品的受眾裡,大部份的使用者心智模型也『約略』相同,不過,總會有人是不一樣的。
兩個月前, 客戶突然問我有沒有聽過”錄影面試”? 因為外商公司常要安排跨國面試,考量時差和地理位置限制,面試時間地點總是一直喬不攏,無形中拖慢進度甚鉅。當時我只是意識到這應該是用於大量招募時做為節省時間人力的快速篩選工具之一,並不覺得這適合解決時差和距離的限制...
調查結果顯示,高達 86% 的企業現正面臨人才斷層的危機,且僅有 13% 的企業認為人才質量足夠。104 獵才招聘暨人才經營事業群資深副總晉麗明則分析,全球人才流動迅速加上產業變化,不僅高階主管面對人才失衡的狀況,甚至專業人才如軟體工程師、半導體工程師等都面臨到人才缺乏的危機,許多跨國企業皆瞄準台灣人才「便宜又大碗」,積極搶才。
發現一:77.2%外送工作,可能具備僱傭事實。各平台與外送員的實際關係仍以勞動 部認定結果為準。發現二:過勞超限!逾 16.7% 外送可能違反《勞基法》。184 位外送員中,兼職占83.2%,全職占 6.5%,兩者都有 10.3%。若是僱傭關係,依《勞基法》規定,勞工正常工時每日不得超過 8 小時;每日正常工時與延長工時,合計不得超過 12 小時。16.7%的全職外送員,每日工時已超過 12 小時。發現三:外送員賺辛苦錢!本次資料回收,全職外送員每月收入(中位數)4.5 萬,與 前次資料吻合,兼職外送員每月收入(中位數)7,500 元。比對全職外送員平均每天外送 10.2 小時,平均每週外送 44.5 小時,外送員發大財?並不容易。
原文出處: 104 新聞室 104 學歷鍍金 5年 賞味期, 光電 碩士 月薪 比學士高 1.6萬 哲學 碩 […]
根據104人力銀行的調查,並非所有的產業都會因為學歷而產生薪資差距,這一點和不同學歷的新鮮人期待月薪不同,普遍大學畢業生對於自己的期待薪資較無自信,而研究所畢業生則是過度樂觀,新鮮人若想爭取好薪資,學歷並非第一要件,反而在面試中展現關鍵3力、會是更重要的事情!
根據 104 人力銀行最新發佈的人資《F.B.I.報告》,運用數據訂定具競爭力的員工薪酬福 利,有利於縮短企業平均招募天數近 12%,從 52 天降低至 46 天。104 人資學院的薪調報 告書提供各職務的學、經歷,可以做為招募條件之參考依據,也提供同職務但不同學歷的新 鮮人起薪,讓企業有更精準的徵才條件以吸引求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