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提供「獨特觀點」優質文章,分享職場大小事|104職場力
1天前
5329 次觀看
轉職換跑道如何抉擇?不論轉職與否,都值得更好的職涯

即將迎來新的一年,許多人會在農曆新年過後展望新工作、轉職跳槽挑戰新職務。其實,不論你是否有意願轉換跑道,藉此機會為自己過去一年的實績留下紀錄、盤點自己現有的技能與優勢,也將有助於擴充自我的職涯競爭力,請記得:轉不轉職不是重點,但我們每一個人都值得更美好的職涯。

1天前 | 5329 次觀看
1天前
1256 次觀看
簽訂勞動契約應注意「工作屬性」,專家提醒4點

勞資雙方在合作之時,常會因合作的不同情境而產生不同的「勞動契約」。我國《勞動基準法施行細則》第6條當中有規定4種常見的契約狀況,雇主和勞工在簽訂契約前務必要留意適用性與延伸的問題。專家提醒:契約簽訂應視勞工的工作屬性而定,可透過短期契約的特性給予雙方彈性,但雙方都該明確知道自己的應盡義務及應有權利。

1天前 | 1256 次觀看
2024.11.27
2283 次觀看
老闆隨時可以叫你走人?專家:不應任意解僱,符合4種狀況才能「不經預告終止契約」

職場上,許多對員工的處分常被誤解為「雇主說了算」,但其實現行法規不見得採相同意見,專家提醒雇主,職場中處份員工時應摒除對人對事的情緒與任性,不宜借題發揮、無限上綱只求解僱心中「不適任」的員工,詳細的規則仍應依法規範圍的限制為準。

2024.11.27 | 2283 次觀看
2024.11.20
2389 次觀看
打造「幸福企業」怎麼做?專家:從調升「薪資福利」著手最治本

年底是許多員工思考是否轉換工作的時節,此時有關「幸福企業」的討論出現在勞動市場上,專家觀察:「薪資與福利」相關的內容佔五大幸福指標的其中三項,顯示勞工的共同心聲其實是「多賺點錢」。若企業有意打造「幸福職場」,從擺脫低薪、低福利的工作環境,會是最讓員工有感的。

2024.11.20 | 2389 次觀看
2024.11.05
1908 次觀看
員工肯休假才是好事!讓「特休」凝聚公司向心力

每到年底是許多工作者「衝特休」的季節,不少人平常省用、積假不少,在年底才會規劃一次犒賞自己的長假;也有部分員工圖的是「特休換錢」,甚至戲稱比擬這是「第二筆年終獎金」。勞資顧問指出,特休其實是「平衡工作與生活」的用途,建議企業、員工都應該重視其功用,讓它充分發揮其設計精神,才是正道。

2024.11.05 | 1908 次觀看
2024.10.25
2538 次觀看
天使投資人如何找出新創獨角獸?《富比士》最佳創投人曝:自誇產品比別人好,最沒競爭力

許多人創業時,往往在市場找尋空位或詢問顧客未被滿足的需求,希望創造一個獲利具體、市場需求清晰的解決方案。《富比士》全球最佳創投人告訴你,這種常規性的思維只能帶來常規性的成功。創投人判斷一家新創公司是否為潛力獨角獸,就看它有無能力打破既有模式。新創公司的競爭力在於「跳脫市場」,而不是「比市場好」。像特斯拉、Airbnb、X/推特和Twitch等公司,在變成如今家喻戶曉的品牌之前,都經歷過從摸索未知領域到逐漸成形的混亂。

2024.10.25 | 2538 次觀看
2024.10.24
2063 次觀看
明明是各部門支持的提案,老闆聽完卻震怒?大人學張國洋:因為搞錯「做事順序」

花了大把心思準備的提案,事前還與各部門討論整合,沒想到老闆聽完卻大發雷霆,究竟哪裡做錯了?本文作者張國洋認為問題出在「做事順序」,還沒釐清老闆期待就先與各部門討論、整合,最終拿著一份整合後的「多方妥協」提案去設法說服老闆,這未必是董事長心中想像的好方案。

2024.10.24 | 2063 次觀看
2024.10.24
3337 次觀看
「我們公司OOXX怎麼辦?」年薪低於200萬,這些問題輪不到你操心

當講師這些年我碰過非常多提問,關於公司文化或高層關係的煩惱特別多。「年薪200萬」只是一個說法,代表公司高層,這類政治與文化麻煩問題,連老大們都管不來,身為小員工何必憂國憂民呢?比起為整個公司憂心忡忡,作為基層員工,有兩件事情可能更值得你花時間來思考,對現況也更有實質幫助。

2024.10.24 | 3337 次觀看
2024.10.23
29755 次觀看
年終績效考核攻略!3招變身A咖員工,加薪升遷少不了

你公司年終考核了嗎?年終考核要如何才有更好的結果?年終績效考核是為了檢核員工的適任度,職場達人小黛建議以下3項,包括:有效整理個人績效、接受回饋並提出改善計畫、和主管保持良好溝通關係,確實做到每個細項,很快就能擠進「A咖員工」之列!

2024.10.23 | 29755 次觀看
2024.10.18
2164 次觀看
壯世代「重回職場」5件事情要先克服|觀點

若想要「資深勞工」再度投入職場,勞動力供需二方,無疑仍需相互協商有關勞動條件的議題。專家指出,勞資雙方在議定工作條件時應該盡可能的「(多)求同(少)存異」,才能促成更多雙方媒合成功機會。

2024.10.18 | 2164 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