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提供「獨特觀點」優質文章,分享職場大小事|104職場力
1天前
1326 次觀看
如果同事能力不足但人不錯,年終互評要照實寫、還是以和為貴?5技巧化解左右為難

又到了年終評核,有些公司除了自評,還開放同事或專案團隊互評,以便從更多面相考核每個人KPI績效與團隊表現。日前《職涯診所》網友分享身邊有位態度很認真、但做事時常很雷的同事,不知填評核表時應該據實以告或以和為貴,他想知道「大家寫同事互評表都會照實寫嗎?」

1天前 | 1326 次觀看
2023.11.20
1583 次觀看
好的職場人際關係,不是面面俱到當好人,是懂說「不」|觀點

根據調查,十名上班族中有六名有過frenemy(亦敵亦友),「本以為站在我這邊的人,卻在背後說我壞話」被票選為職場上最有壓力的狀況。作者認為,上述情況來自於我們經常期待快點和同事打好關係,很多時候我們被對方美好的第一印象吸引,結果期待泡湯,變成比仇人更討厭的關係。他強調,做好「職場人際關係」並非和所有人維持表面說笑的關係,而是要懂得對會傷害自己的事情勇敢說「不」。

2023.11.20 | 1583 次觀看
2023.11.17
1561 次觀看
缺工潮來襲,專家建議:解開「強制退休」枷鎖刻不容緩!

世界各地在近年都高喊「缺工」,日前法國宣佈將退休年齡延長2年,台灣目前的勞資雙方對於「中高齡就業」都共同抱持開放態度,既然供需兩端均有意願,企業和勞工為未來人力資源長久之計著想,解開「強制退休」的限制刻不容緩,專家也提醒:勞工也應提前於自己的職涯佈署、及早因應。

2023.11.17 | 1561 次觀看
2023.11.16
3583 次觀看
「生養小孩」是男女薪資拉大的起點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伴侶關係公平了才能同酬

2023年「同酬日」為 2/27,與去年維持同一天。意味女性必須比男性多工作到隔年的 2 月 27 日,才能領到跟男性工作到 12 月31 日一樣多的薪資,等於多作58 天無薪白工。針對男女薪酬落差現象,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戈丁認為,女性承擔了大部份生養責任,使她們無法做需要隨傳隨到、但高報酬的「貪婪工作」,拉大了差距。只有老公多分擔家務與教養責任,當伴侶關係公平了,男女才有機會同酬。

2023.11.16 | 3583 次觀看
2023.11.13
1603 次觀看
企業主動提「優退」方案,背後潛藏哪些眉角?專家傳授5招判斷「危機或轉機」

近期傳出許多企業都推出「優退」方案(指:即所謂鼓勵資深員工退休的「優惠退休」方案),即便是在承平時代推出,仍有不少勞工感到不安,不敢冒然嘗試。專家提醒:企業實施「優退」的理由不一,但適用勞工務必藉此重新審視自己的職涯規劃,可用5個基準來判斷此為「危機」或是「轉機」,才是為自己做最好的打算。

2023.11.13 | 1603 次觀看
2023.11.07
3300 次觀看
交接新職務 多追問「關鍵7題」,避免上工後圖文不符

在轉職換工作時,一定會遇上工作交接。你有沒有遇過這種情況:交接時工作看似單純,實際上工卻天南地北。如果我們是被交接新任務的一方,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快速進入狀況?前Nike Kids大中華區總經理陳淑芬,以自身經驗歸納出完美交接SOP,只要多問7個問句,就能幫助我們迅速掌握職務全貌,足夠底氣升任新工作。

2023.11.07 | 3300 次觀看
2023.11.03
1356 次觀看
「我這麼有才卻時運不濟!」每個懷才不遇,很多時候是自找的|觀點

在探訪過程中,他除了發表他的奮鬥史之外,最常有意無意在每個小故事透露的,是工作夥伴何等不中用,他如何收拾殘局,一副如果不是有他扛著,全世界都要倒大霉的樣子。他對自己的懷才不遇已經到了怨懟程度,老實說,接觸他太久,我都渾身烏煙瘴氣。一個讓人唯恐不及的人,又如何能讓好機會靠近呢?懷才不遇,很多時候原因都在自己身上。

2023.11.03 | 1356 次觀看
2023.11.02
1356 次觀看
請育嬰假要結清特休嗎?回不去原職位怎麼辦?復職前要準備什麼?人資提醒「育嬰假」5重點

許多家長請完育嬰假準備復職,重返職場的路上卻不如想像順利,最常見的狀況就是發現自己已經被調單位;工作內容被更換;被主管質疑工作能力能否跟上;準時下班或請假被白眼......,職業父母的育兒困境,有沒有解決的一天?關於「育嬰假」,104人力銀行人資協理給新手爸媽5大提醒。

2023.11.02 | 1356 次觀看
2023.10.26
1937 次觀看
廣開外籍勞工補足人力缺口,是基於「補充性」還是「替代性」?值得國人深思|觀點

報載由於旅宿業在疫情後仍大缺工,幾經政府推動政策、補助措施仍無法有效解決。因此近期跨部會將評估開放3,000名外籍移工、期望補足人力缺口。勞資專家指出:引進移工該如何把握「替代性」或「補充性」,否則一旦廣開聘僱之門後,是否反而變成各產業的「人力取代」,難以維護本國勞工的就業機會?值得深思。

2023.10.26 | 1937 次觀看
2023.10.20
1552 次觀看
北市推「中高齡者暨高齡者友善企業認證」,打造友善職場、5大方向很重要!

2026年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者超出總人口20%以上,換言之,職場上出現「青銀共存」腳步愈見明顯。北市首先提出「中高齡者暨高齡者友善企業認證」,率先營造企業選擇「中高齡者暨高齡者加入職場,期望能夠帶起「友善職場」的觀念,專家認為企業若想追隨其後,應愈早愈好,可享有一舉數得之優點。

2023.10.20 | 1552 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