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OpenAI釋出ChatGPT,開啟AI聊天機器人新紀元後,因其強大的語言能力,成為許多上班族的好幫手,甚至成為私底下最親密的聊天對象。但這些看似聰明又善解人意的AI夥伴,在提供便利之餘,是否也悄悄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與社交生活?
文/《104職場力》
本文導覽
根據《衛報》的近期報導,以及OpenAI聯合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MIT Media Lab)發布的研究顯示:過度投入時間和情感使用AI聊天機器人,可能會「增加孤獨感、提升情感依賴性,進而減少現實中的社交關係」。
這份大型研究透過分析數百萬筆ChatGPT的對話記錄,並進行近千名受試者的隨機對照實驗,深入探討人類與AI互動的情感層面與影響。
研究結果發現,那些花費大量時間與ChatGPT互動,並且在對話中展現較多情感表達的「重度使用者(Heavy Users)」,通常感受更強烈的孤獨,對AI的依賴性變得更高,且現實社交互動較少。
這項研究結果無疑為高度仰賴AI科技的人士敲響一記警鐘。
研究人員指出,目前尚無法確定「是孤獨感驅使人們尋求AI的陪伴,還是過度依賴AI反過來加劇孤獨」。不過這項關聯已足以提醒我們,在利用AI提升效率的同時,也應適時檢視自己與數位工具的關係,避免無意間削弱了真實世界中的人際連結。
研究中特別探討了ChatGPT的語音模式,發現與純文字對話相比,使用語音模式互動更容易觸發研究人員設計的「情感分類器」的反應。這顯示,語音交流因其更貼近人際溝通方式,可能更容易讓使用者產生情感連結。
然而,在為期4週的隨機對照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在使用時長控制得宜的前提下,語音模式在短期內會帶來積極影響,例如降低孤獨感、減少情感依賴;可是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特別是在使用「中性語音模式」時,反而觀察到受試者的社交意願下降,甚至出現問題性使用(Problematic Use)的情況。
此外,研究還發現,女性參與者在與「非自身性別」的語音互動時,更容易產生孤獨感,並對AI聊天機器人產生更強烈的情感依附。這些結果顯示語音互動的雙面性:雖然它能提升對話的便利性、自然度與親近感,但若使用不當,仍可能對社交行為產生負面影響。
對於忙碌的上班族而言,AI聊天機器人無疑是提升效率的得力幫手。無論是腦力激盪、撰寫文案,或是快速查詢資訊,AI都能提供即時協助;下班後還能繼續聊天互動、解決生活問題與煩惱。然而,這份研究提醒我們,在享受AI便利的同時,更應該有意識地保持與同事、家人、朋友之間的真實互動。
在職場上使用AI時,應清楚區分其作為「工具」的定位,避免將其視為情感支持或陪伴的替代品。當感到壓力或需要情感交流時,尋求同事、朋友或家人的協助,遠比依賴AI更能獲得實質的幫助。
如果發現自己好像就是研究中所提到的「重度使用者」,就應時時檢視自身使用習慣,例如:
- 是否花費過多時間與AI互動?
- 是否在遇到困難時第一個想到的是AI而非真人?
適時地讓自己從數位世界抽離,重回真實的人際互動,才能確保維持心理健康。
OpenAI與MIT的這項研究,為我們在使用AI聊天機器人時提供了重要的思考方向。AI可以是提升工作效率的強大助力,但絕不應成為我們情感寄託的唯一來源。面對這個日益普及的數位夥伴,我們應該以更成熟、更健康的心態與之相處,善用其便利性,同時堅守人際互動的重要性,才能在科技進步的浪潮中保持身心平衡。
資料參考來源:
延伸閱讀:
對目前的公司感到失望或迷惘,常會冒出「是不是該跳槽」的念頭?作者透過3步驟檢查你的未來願景,確認目前公司是否真的無法實現這個願景,並提供跳槽前必做的準備清單,幫助做出更穩健的職涯選擇。本文節錄自《年薪翻倍的向上轉職法》。
現代人普遍晚婚晚生,隨著年紀增長卵子品質漸走下坡,容易遇上不孕的問題,也讓冷凍卵子成為一項備受關注的議題。冷凍卵子是保存生育能力以及延遲生育計畫的有效方式,不過冷凍卵子是什麼?誰適合冷凍卵子?本文一次解冷凍卵子的基本原理、適應症、流程、風險,並解答常見的疑問。
別再小看你平常吃的油!過量的飽和脂肪酸、高油飲食,其實正默默加速身體老化。這不只是熱量的問題,而是發炎反應在體內悄悄升高,讓你元氣大傷。想抗老,從廚房開始改變!蒸、煮、烤、微波等少油烹調法,再搭配對的油,就能有效降低發炎風險,維持青春健康。本文將帶你認識各類脂肪酸的差異,教你如何用油用得聰明,讓飲食成為你抗老的第一道防線。
人到了某個階段,特別是中年時期,會開始重新審視自己人生上半場的選擇,思考這些選擇是否真正符合自己的價值觀和人生目標。如果你發現自己的生活變得一成不變,內心開始渴望改變,那麼也許,這正是轉型的契機。這種想法並非來自對現狀的不滿,而是對未來的更多期待。
即使你今天收到了五個讚美,只要有一句批評,大腦偏偏就只記得那一句?這不是你太敏感,而是「負向偏誤」在作祟。這是我們大腦的保護機制,使我們傾向於關注負面訊息。然而,如果我們能透過簡單的「感恩練習」──例如回想今天是否有讓你微笑、安心或被照顧的瞬間,慢慢將注意力拉回正向,就有機會改寫這個比例。每天花一點點時間練習說謝謝,不只是心情變好,更是替自己的大腦安裝一套更平衡、更健康的運作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