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水砍剩1/5也要轉職?盛治仁:我想的是20年後的自己會給什麼建議

Cheers快樂工作人
2025.04.15
1223次觀看

在職涯選擇面前,你會優先考量眼前的薪水與頭銜,還是20年後的自己會給出的建議?盛治仁從「教授」、「主委」到「總經理」,不論哪個身分都是領域頂尖。他卻說自己本質上並不熱愛工作,拚勁並非源自興趣,而是主動賦予工作意義,一旦選定就不抱怨、全心投入,成就感自然會來。

文/張紹敏 圖/天下學習 由Cheers授權轉載

本文目錄(點擊可快速前往)

盛治仁這個名字,儼然已是「做什麼都能成」的代表。不論在學術、媒體、政治圈或轉戰飯店業,外人看他每段職涯都登峰造極,他卻說自己在本質上並不熱愛工作。

若把職涯比作爬山,多數人終其一生只夠攻克一座山頭,但盛治仁至今已經見到三座巔峰。從他人口中的「盛教授」、「盛主委」到「盛總經理」,不論哪一個身分,他都是領域頂尖。

從美國西北大學政治學博士班學成歸國後,他僅花7年就從助理教授升為正教授,創下東吳大學最快升等紀錄。

不到40歲,他轉戰政壇擔任台北市研考會主委,首創1999市民服務熱線、成功申請上海世博會台北館、總籌聽障奧運,後又被總統府延攬擔任文建會(文化部前身)主委,躍居當時內閣最年輕的部會首長。

現在,他的身分是雲朗觀光集團總經理、雲品國際董事長,帶領集團跨足義大利市場,旗下君品酒店餐廳頤宮已連續7年奪下米其林三星,雲品酒店去年更率全台旅宿業之先,實施週休三日。

資深媒體人陳文茜曾在臉書貼文中如此形容盛治仁:「他正直,有理想,而且非常聰明,但一點都不驕傲;某些方面,他是我學習的對象。雖然我整整大了他12歲。」

當然,上山過後,總有下山路。

「這些轉換都不是我自願的,你們在外面看,我好像總是很快適應新身分,但我是很痛苦的。」盛治仁笑稱,這輩子只寫過一次教職的履歷表,後來的每一次轉職都是意外的急轉彎,卻也因此風景萬千。

用20年的眼光看職涯,不怕薪水砍剩五分之一

許多人嚮往的名利雙收,正是盛治仁30多歲的寫照。他白天在大學教書、晚上擔任節目主持人,是學術界和媒體界的新星。

一盞盞鎂光燈,讓他得到政治圈的青睞。前國民黨黨主席連戰、時任台北市長馬英九都曾來敲門邀約合作,盛治仁都不為所動,直到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在6天內接連會晤3次的誠意,才讓他開始自問:若是換一條路走,那會如何?

單就金錢報酬來看,他若離開學術與主持工作進入市政府,收入僅剩五分之一。「而且我那時候才買房子、生小孩沒多久,」作為一個自幼在高雄五甲的雜貨店長大的孩子,要放棄好不容易憑一己之力掙得的好生活,並不容易。

然而,盛治仁逆向操作,跳入了政治圈。

「我想的是,20年後的自己回過頭來看現在的決定,會給自己什麼建議?」他解釋,多數人評估轉職時很容易被「立刻」影響——會不會立刻更累?收入會不會立刻有影響?但假設與未來更有經濟安全感的自己對話,盛治仁考量從事一輩子的政治學術評論,卻沒有實際參政一天,難免脫離現實,值得給自己一次學習成長的勇氣,繞路回來也不遲。

因此,他接受郝龍斌的邀請,擔任台北市研考會主委,銜命完成1999熱線、上海世博會申請及聽障奧運。兩年半後,保持著田野調查完畢的心情重返教職,不久後又被總統府在3個月內找上門11次,請託他入閣擔任行政院文建會主委,前景一片看好。

但人生從不保證會如計畫完美,盛治仁很快迎來了陡峭的下坡路。

昨天還是新星,今天卻成箭靶

2011年11月初,正值總統大選期間,盛治仁正負責「建國百年」數百項中央、地方政府和民間活動,其中一項國慶晚會音樂劇《夢想家》因經費高昂,成為砲火焦點。

「前一天,我還是內閣裡最年輕的部會首長,隔一天,就被人家講成是貪污圖利的嫌疑犯,什麼都沒有了。」事隔10多年,盛治仁仍記憶猶新。站在風口浪尖的他選擇辭職下台,即便檢調最終查無圖利實證、在9個月後結案,過程仍重重打擊他。

在深不見光的低谷中,一通出乎意料的來電響起。台泥董座暨雲朗觀光集團執行長張安平邀請盛治仁擔任雲朗集團總經理。張安平雖是建國百年基金會的董事,不過兩人並無私下互動,此舉讓盛治仁相當感動,卻不認為自己能勝任。

最終在張安平夫婦的盛情邀約下,盛治仁在40歲初頭,一腳踩進了自己零經驗的企業界。「我接到電話時,連雲朗是什麼公司都不清楚。」他自嘲,「知道是飯店業,我想說更不可能了。」

盛治仁細數,當時自己仍有調查在身、又對美食和裝潢一竅不通,更別提當時雲朗在台12家旅館絕大多數總經理年紀都比他資深,裡裡外外都在看,該怎麼服眾?

40歲後才學當主管,就是空降總經理

盛治仁的第一步,是找到自己能馬上貢獻的地方。

作為民調專家,他深諳調查的效益,當時他讀到一項調查顯示,飯店業的「員工幸福感」在全產業中敬陪末座,很快地設計了一份28題的問卷,了解內部員工的心聲,作為優化人事制度的起手式。

曾任雲朗觀光集團人資總監、與盛治仁共事5年多的朱建平指出,「員工意見調查在人資界是很敏感的事,如果調查了沒有改善,就不再有效果了。」

但顯然盛治仁是玩真的。調查除了有跨同業、跨階層、跨年度的比較,每年執行後,盛治仁會親自踏遍全台各飯店,和主管、非主管同仁分別座談,依據回饋不斷調整政策。「面對基層員工,他也展現出虛心學習的態度,讓人覺得他很尊重專業。」朱建平觀察。

作為飯店業的菜鳥,盛治仁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幫助雲朗觀光集團獲得6屆勞動部國家人才發展獎,除了是當時飯店業的唯一,放眼全產業也罕有連年獲獎者。滿意的員工,接續帶動營收與顧客體驗。

盛治仁的另一個秘密武器是:深度閱讀

不少經理人都有年讀數十本甚至上百本書的習慣,但比起閱讀量,盛治仁更注重閱讀後的吸收品質。

「我通常會有3個階段,逼自己把書本真正內化成我的知識。」他解釋,第一次閱讀只要10分鐘,從結構面掌握一本書的主軸,幫助自己接下來的閱讀能「見樹又見林」;第二次閱讀,他會帶著一隻螢光筆、一隻原子筆,一邊細讀一邊做筆記;第三次閱讀,則是用自己的文字,重新整理、複述該書的重點。

「這其實也是我們在做學術訓練時做的事啦,我就一直帶著這樣的習慣。」盛治仁語帶慶幸,深度閱讀幫助他在巨大的跨業過後,快速補強不足之處,同時也保持破框思考,帶領雲品近年在服務創新、永續轉型和跨國管理上始終領先。

人生沒有「對的山」

盛治仁這個名字,儼然已是「做什麼都能成」的代表,但他搖搖頭說,「你說我從本質上熱愛自己所有的工作嗎?其實也沒有。」

他很早就有感,工作能夠「擇其所愛」的人是少數,多數人能做到的都是「愛其所擇」。

一路以來不論是教書、從政或管理企業,盛治仁的拚勁並非源自興趣,而是主動賦予工作意義,一旦選定就不抱怨、全心投入,成就感自然會來。

他坦言,自己也曾落入了「不斷成功的癮」,當事業和家庭有衝突時,幾乎百分之百會選擇把事業擺第一。

直到多次嚐過巔峰的甜美,也品過低谷的苦澀,盛治仁看透了追求成功的脆弱性。他引用喜劇演員金凱瑞(Jim Carrey)的話:「我希望所有人都名利雙收、完成夢想,這樣他們就會知道,這些都不是人生的答案。」

「在很多面向上,我還是一個(工作與生活)很不平衡的人,但現在我會有意識,調整自己的優先順序。」至於進展如何,他笑著說:「這得去問我的家人了!」

此刻仍在攀登第三座山,他更加堅信,人生沒有一座是所謂的「對的山」,唯有活出屬於自己的「值得」,即便是下山路,也能不帶悔恨地、笑著欣賞沿途風景。

(原文標題:為何接受薪水砍剩五分之一的轉職?盛治仁:我想的是20年後的自己會給出什麼建議

推薦閱讀:

【快訊】2025職涯博覽會擴大舉辦!與200家企業人資面對面,免費報名>>

Y25品牌日_職涯博覽會

台灣最大工作人交流平台,協助新世代透過學習、成長,實踐熱情工作與快樂生活。是對年輕人最具正向影響力的媒體,創造企業與人才間的對話,克服學用落差,推動世代互助與典範傳承。在人生每個重要時刻,給予工作者實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