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360

2021.04.21 | 19866次觀看

小心!你取暖的辦公室小圈圈,可能是未來職涯的絆腳石

辦公室最不缺的就是小團體,你是否也在某個小圈圈或派系裡?加入小圈圈固然可以取暖八卦,但同時也可能被貼上標籤,甚至被刻意屏蔽圈外消息。跟每個小團體維持好中立關係,保持超然才是職場生存之道。

文/劉涵竹

每個大團體中,總免不了要有小團體,上班族的心態難免是這樣的,與其孤軍奮戰摸索公司文化如何、水有多深,不如先找兩個臭皮匠一起相互取暖,看看能不能有同舟共濟,幹掉一個諸葛亮的效果。

回想一下,當你們三五同事聚在一起時,都聊些什麼?肯定是八卦辦公室的小道消息、小情小愛,誰高機率要升官了、誰跟誰有曖昧男女關係;或是同仇敵愾地抱怨批評某位同事或主管,很混很機車,再不然就是大吐家庭公事兩頭燒的苦水。

我想,大概很少有篇幅在談論,如何讓績效更好? 如何開創新路線提升公司收益?總結,在主管和老闆眼中,這些話題都叫「沒營養」,你給了上頭的人這種印象,可能短期內都翻不了身。

八卦只能讓你心裡舒坦,不能讓你成長精進。在之前的章節中,再再強調與人為善、避免樹敵的重要性,但是你還是必須明白一個鐵邏輯,「上班不是來交朋友的」。平時同事之間合作支援、幫忙買飯、互相打氣,這當然是良性的善循環;但如果你過度依賴一個小圈圈的歸屬感,長期下來一定弊多於利。

狀況 1:容易被標籤分類,好處無法共享、壞事卻要共擔

從政治新聞開始,我們常常聽到人馬、派系,應用在職場上,就像一群佃農簇擁著一個小領主。有時候你其實無心被歸屬在某團體,只是純粹慣性的跟著他們一起聊天、吃飯,但在外人眼中,你就已經悄悄地被分類在某一國了。而在職場,最怕的就是被歸為誰的人馬,不是大好,就是大壞。

於是,你只能聽到這個小團體中交流的消息,來源非常受限,準不準確也無從考證,因為其他圈子的人不敢接觸你,就算你向外打聽,人家也不見得敢跟你說實話,畢竟你的小團體標籤,像烙印在包公額頭上的月亮,其他人會怕你是受人之託來套話。

更糟糕的狀況是,今天主管決定要升遷某人或拿某人開刀,你在同個小團體,就會產生投鼠忌器的狀況。以升遷來說,長官升了你們團體的A,第二個肥缺不太可能是同團體的B或你,畢竟這樣獨厚的調度,會讓其他的小團體跳腳,且長官也擔心你們本來就走得近,難保之後不會共同把持那個部門。

相對的,如果長官要開鍘你們團體的A,那其他人和你恐怕也要一起倒大霉了,畢竟你們幾個太要好,A不見容於上級的缺點和敗績,其他人肯定也有份,這時候才要撇清干係,為時已晚。

想像一下這種處境,是不是非你所願、無妄之災?正因如此,你還不如巧妙的跟每個小團體都維持「有點黏,又不會太黏」的關係,這樣在任何的派系鬥爭、消息傳遞中,你都可以維持一個超然正派的獨立地位,類似瑞士這種中立國家,發生了什麼事,大家都想拉攏你、告訴你,不是很好嗎?

狀況 2:今日的盟友,可能是明日的仇敵

小圈圈之所以成形,首要原因是基於有相同的敵人,或是共同的績效難關。一旦這個目標出現變化,小圈圈就要瓦解,甚至變成敵對。

我曾經有次跳槽經驗,一進該公司的主播組,就感受到其他同事的冷漠。回過頭來看,台長的盤算很簡單,就是擴大主播陣容,新血的加入,也對「老屁股」有點壓力,她想要良性競爭,不讓年資深的人可以因此安逸,這是一個滿高明的管理學。

我的小主管跟一群資深主播有長年的革命情感,他刻意給我臉色,排班時處處刁難,甚至一直想揪我的小辮子,那種針對性,連最沒有利害關係的攝影大哥都看出來了,大家也只能要我忍耐。

這樣的局勢在三年後變了,資深主播升官,跟那位小主管平起平坐,兩人原本一起同心協力壓制我,變成他們之間要爭誰能更上一層樓。兩人分別私底下跟我「談心」,坦言過去那樣整我,是因為受了對方影響,也只能配合,其實他心底知道我是個好人,也早就看不下去對方的所作所為了,要是有蒐集到對方有什麼偷雞摸狗的行為,要記得告訴他喔!諸如此類的話。

我頓時覺得自己成了那個決定性的「關鍵少數」,彷彿手握法槌,一落下就會決定誰贏得勝利。曾經深受其害的我,在局外看他們的龍爭虎鬥,兩邊都不沾鍋,兩邊都不討好。

小圈圈的平衡,會隨著勢力的流動而崩壞,原本核心分子有共同的批判對象,一夕之間就彼此敵對。那請你思考,這小圈圈的革命情感,究竟可不可靠呢?

狀況 3:曾經取暖的小圈圈,變成日後要攻克的小堡壘

又可能有另一種更棘手的情況,假設升官的人是你,以前你們的小圈子是專門批評領導主事者的,如今你繼承了過去同聲喊打的大反派角色,偏偏你必須「換個職位,換個腦袋」,請問你要怎麼換位思考,帶領這個部門、團隊?

畢竟,高層升你作主管,也許某部份的原因,是看中你有小圈圈的情感支持作為基礎,你以前是被嚴苛要求,如今換你要去要求別人。但身為主管,你對以前的「罵人戰友」,只能用要的,不可能用求的。

態度的轉換沒拿捏好,會造成下屬的反感,不但很難帶領員工,還賠上了往日的情誼,大概過沒多久,就會耳聞昔日那票人批評你嘴臉的風聲。這時你一定會很惋惜,早知如此,當初就維持以專業為本的健康同事關係了。


綜合以上三點,我並不是要你成為一個獨來獨往、不問世事的獨行俠,而是要請你有個分際,可以跟每個部門的人都保持友好,擴展人際關係,維護自己的名聲,但不要變成每天上班先開LINE群聊八卦的小圈圈成員,忘記了本分。記住,在辦公室的生存哲學,永遠都是「做好份內的事」為第一優先。

劉涵竹

節錄自:境好出版《你不是自找委屈,而是少了心機:跨界主播的獨家職場處世學,解密累積實力、經營自己的41則工作心得 / 劉涵竹 著 》


推薦閱讀:

追蹤【104職場力】粉絲專頁、職場更給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