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級警戒下最真實的調查分析:大學生的遠距學習心聲

三級警戒後,全台學生頓時從實體上課改為一種新的模式──遠距學習。全台的學校和老師都動起來遠距教學,調查發現「老師不熟悉軟/硬體設備」、「老師未依遠距課程調整教學內容/方法」、「無法與老師實體見面互動」是多數學生最在意的前三點。

Z星球授權轉載

2021 年 5 月 15 日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三級警戒,全臺灣學生頓時從實體上課改為一種新的模式──遠距學習。過去習慣線下學習的大家,必須開始接受線上教學。

5 月 28 日,Z星球團隊發布了「大學生對遠距學習意見調查」問卷〖註一〗,不到一個月收到全臺 2,456 位大學生的填答,包含約五成國立大學學生,以及三成私立大學、兩成的國立及私立技專院學生;其中來自北北基約有四成,中彰投和雲嘉南各佔三成。此外,團隊更在 7 月 31 至 8 月 8 日完成 11 位同學一對一訪談。〖註二〗

根據問卷結果〖註三〗,有四成學生在疫情(2020 年 2 月)前並未接觸過遠距學習,其中有四成認為沒有遠距學習的「需求」、亦有四成認為沒有遠距學習的「機會」。也就是說,這次疫情讓遠距學習成為每位學生的必需品。

然而,自遠距學習施行以來,實際狀況似乎跟學生的期待有點落差:

當老師們都IN了之後

當全台的學校和老師都動起來遠距教學後,根據問卷「『遠距教學』遇到哪種的老師狀況,最影響學習效果?」可得知:「老師不熟悉軟/硬體設備」、「老師未依遠距課程調整教學內容/方法」、「無法與老師實體見面互動」是多數學生最在意的前三點:

老師,調一下麥克風,我們真的聽不清楚 

嘉義大學Z同學指出,「台灣因疫情穩定,學校從疫情出現後到 2021 年 5 月都沒有對遠距的硬體設備作出改善、因應全面遠距的準備,導致實施遠距後,狀況頻繁(師生不熟悉軟硬體設備、校方系統負載量不足,學生無法獲得良好的學習體驗,課程時間也因此臨時調整,如:期末考延後、提前)。」

長庚科大幼保系 A 同學也分享其經驗 ,「較年長的教授,硬體設備出現狀況(如麥克風太小聲)經學生多次提醒仍未得到有效改善,我們最後還是聽不清楚,也使學生出席意願及學習效率降低。」

不過同時,訪談中我們也發現,部分學生提到原本不太使用電子產品的教授,因為被迫線上教學,逐漸讓課堂變得更完善,甚至有一套線上交作業的方法。或許,相對於知識淵博,學生可能更喜愛善解人意,願意為了學生而改變自己的老師。輔英科大 H 同學回饋說「教授在調整設備時好可愛!」

遠距學習不單是學習型態的改變,也造就許多便利性(學生與教授皆受益),金門大學 C 同學提到,「教授有時因公務往返本島與金門而調整授課時間,遠距學習可提升教學時間的彈性,讓教授在本島也能授課。」若校方能順水推舟,繼續推動軟硬體優化,對於學生的學習成效與教授的便利性都是雙贏。

老師,要像唐鳳一樣跟我們互動喲,匿名也可以 

另一方面,我們發現在教師端的主要狀況〖註四〗「老師課堂互動減少」也值得優化,而且其狀況與「學習成效」呈現正相關,且直接影響同學的「出席率」。

相較於更容易恍神的遠距學習,受訪的同學認為教授在實體課程更放鬆,互動性高也讓他們更容易專注學習。然而,線上教學時教授得面對多數學生不開鏡頭的螢幕授課,很難了解同學們的課堂反應與吸收狀態,也很容易不經意的講得太多,造成「老師繼續講課,學生繼續烙賽」的惡性循環。

我們認為,教授可考慮在課堂上使用匿名工具來提升師生互動,學生可與教授軟性地問答,教授也能在回答學生的問題當中得到回饋、感到自在一點,且有趣的問答也會讓改變上課氛圍。

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就常使用匿名提問工具讓觀眾提問,藉此有效炒熱現場氣氛並提高互動率。嘉義大學 Z 同學也認為「若使用Slido等工具,可以有效提升課程參與度,匿名性質也不怕被認出。」

老師,您累了嗎,講三⋯小⋯時了

此外,調查結果也呈現出「教授連續長時間上課」會是造成學習效果不佳的因素。

「在『遠距課堂』中,您認為哪種學習方式最有成效?」有 1,484 人認為「教授即時講授」的成效優良。不過,也有高達826人認為「長時間看螢幕」嚴重影響學習成效〖註五〗

輔英科大 H 同學就表示「教授會連續上課3、4小時,中間僅以午餐時間作為休息。教授疲憊教課的同時,我也在房間走動休息,學習成效與專注度明顯下滑」。不過,訪談中部分學生都指出教授有中堂休息,讓他們能養足精神聽完課程。

我們認為線上即時授課不同於實體教學,師生都得在小螢幕上面保持長時間專注著實不易。若教授們能拿捏上課與休息時間,老師授課不會過於疲累,學生的學習成效也會顯著提升。

進擊的學生:為學習的自主權而戰!

老師抱歉,但這些課遠距比較好

在這段強迫遠距學習的日子裡,學生逐漸發現不同課程是適合遠距還是實體,未來解封時,學生也將進一步爭取某些課程「維持」遠距學習。

我們認為,若想要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教學端應參考同學們的意願來調整遠距或實體課程的比例。例如長庚科大幼保系 A 同學就認為,「像營養學需要實作的課程,遠距學習就非常不方便;而哲學系等理論型的科系,則希望未來都能以遠距上課為主。」

從訪談也歸納出,當課程設計需要分組討論或提問較多時,有自主學習意識的學生會更傾向實體教學,因為相較於遠距的便利性,他們更重視實體互動的即時性與面對面的感覺。反之,當課程內容多為聆聽講授或「單向輸出」時,有自學意識的學生則傾向遠距學習,也能接受預錄的影片,更能掌握學習的節奏。 

若是課程本身屬性偏向「單向輸出」,我們希望教學單位能同時並進,因為實體課堂更能創造學習的儀式感,且提供被動學習者多一個選項;並以預錄影片的模式滿足自學能力較強的學生,甚至可將課程上傳其他學習平台,讓更多學生受惠。

雖然我喜歡看見您,但我更喜歡教學內容

針對遠距學習除了即時授課之外的「預先錄影」學習方式,輔英科大 H 同學說道「可以根據自身狀況反覆地聽取內容,也不怕突然有事情干擾而漏掉」。逢甲大學 S 同學也表示「遠距『即時授課』,要跟著老師的進度做,如果老師設備有問題,就會讓上課的進度、時間受到影響。」

然而,預錄也有些待解的問題,如同崑山科大 B 同學所說,「原訂3小時預錄課程因錄製時過長而變為6小時,希望老師錄製課程能注意時間」、「沒有互動性,要累積大量問題再傳給老師,拉長整個學習時間。在無人回應下,授課老師最後講得很徬徨,也影響學生觀感不易學習」、「有些跨系的預錄課程,平台不統一,上課與作業系統很紊亂。」

我們也在訪談中發現,部分學生願意接受類似 Podcast 類型的學習方式。逢甲大學S同學就提到「理工科很多東西都要用算數,所以學習不能沒有畫面。但如果有教材的話可以接受,因為內容本身比教授重要」。嘉義大學 Z 同學也說「只要師生設備良好,可以接受沒有畫面。而且 Podcast 是用聽的,也可以改善『長時間看螢幕』的狀況」。

我們系不適合這樣考試啦    

6 月的遠距期間適逢學期末,同學的期末考都改為線上考試,除了軟硬體狀況的影響之外,其實不少評量都沒有因遠距而調整。嘉義大學 Z 同學指出「例如沒有預留學生上傳試卷的時間,學生須自己從作答時間內扣除。」

過去那些實體課程常用的評分方式,在遠距下的成效多少有點落差。且前文提及,遠距學習一些狀況也導致學習成效降低、使得出席率下降,單純以「出席率」來評量學習成績雖然方便,但可能未能精確反映學習成效。

進一步交叉比對各學群學生對評量方式的期待〖註六〗,就能看出不同學群的學習方式,直接影響評量方式的排序。例如:建築學群與藝術學群的學生,相較其他學群更傾向於以「成果實作」來評量學習成效。

在質性訪談的過程中,撇除考試可能發生的作弊情事,部分學生認同以遠距評量的方式進行,因為他們較喜歡延伸類型的題目,打字也會讓版面更工整,思路還可以依增減字數隨時做調整,這都有助於訓練邏輯思考與條理的敘述,也改變了過去考試的單調乏味。

然而,卻會讓教師端更辛苦,要批閱大量資訊的考卷實屬不易,不過能因此具體了解同學的程度,並且在學生的答案中看見其成長及自身教學的不足。

沒人可以取代你,就像遠距無法取代實體

即便遠距學習有不少優點,實體課程仍有無法取代之處。輔英科大幼保系 H 同學表示「實體課程中,小組討論比較有效率和成效」,嘉義大學 Z 同學也說「在學校更能進入學習狀態,提供一個學習的儀式感(把生活跟學習區分)」、「老師解惑能更仔細,有問題也更方便問同學。若是遠距學習,還是少了師生互動,隔著螢幕,教授講話也比較僵硬。」

有趣的是,我們訪談的一位香港來臺就讀幼保系的同學,他雖肯定遠距帶來的「學習的便利」,但他認為也同時伴隨了「學習的惰性」。很重視與老師互動及實作課程的他就強調,即便解封過後,依然會選擇實體課程。

人際關係交流是教育很重要的一環,科技創造了溝通零距離,但仍然有「一層」隔閡。協助 Google、SpaceX 員工培訓的知名大腦教練  Jim Kwik 曾說過:「學習成效取決於學習狀態,學習成效=資訊×情緒值;如果學生感到無趣,情緒值是 0,那學習成效也會是 0。」不管遠距有多少優勢和方便,都很難取代實體的人際互動所帶來地情感交流,學習成效也難免有所侷限。

學習,原來跟我想得不一樣⋯⋯

經過這段時間的遠距學習,近八成的同學「學習到如何規劃、運用自己的自主學習時間」,也有逾五成表示「開始習慣數位學習」、超過三成「未來考慮嘗試其他線上課程」。〖註七〗

不過,高雄大學 M 同學受訪提到「有學分、需要評量的課程才能算學習」。長庚科大A同學也指出「疫情前,遠距教育在台灣不普及,也沒有教授願意開遠距的第一槍,因此覺得自身無遠距學習的必要。」

2021 年這波三級警戒,雖然迫使各大專院校線上教學,但不只台灣學習環境得以變革,也幫助老師突破教學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也讓學生意識到學習有更多可能:

崑山科大 B 同學「有時學分制並不足以滿足學習,需要『自主』去內化才是學習。」

嘉義大學 Z 同學「線上資源平台也算遠距學習,只要有學習的動機都算一種學習方式。」

屏東科大 C 同學「學習無關乎學分或認可,只要有興趣,我都會投入時間去做與學習。」

疫情間有許多老師在第一線付出了許多心血與汗水,研究數位教學技術與設備只為帶給學生最好的學習體驗。學會善用數位資源的學生們也將重新思考:當有一個行動裝置就可以開始學習,他們想學些什麼,又是為何而學?

疫情下所經歷的種種變化,都將引領我們反思:教育是否限制師生們對「學習」的想像?

當學生從「吸收」變為「探索」,

當老師從「指導」轉為「陪伴」,

學習有沒有可能不一樣?

〖註一〗2021 年 5 月開始學校全面轉換成遠距,我們在社群媒體看到來自家長、老師各種意見,不過,最重要的學習主體—學生的聲音似乎不見蹤影。因此,我們想透過這份「大學生對遠距學習意見調查」問卷,來搜集學生的需求,傳達學習者的聲音。
〖註二〗此次訪談共 11 人,其中 6 人在疫情前沒有遠距學習經驗,5 人已接觸過遠距學習。
〖註三〗出自問卷第 9 題「今年(110 年)5 月之前,您是否曾使用過遠距教學?」若填否,則邏輯跳接至第11題「若無,是什麼原因而尚未使用遠距學習?」
〖註四〗出自問卷第 14 題「與實體課堂比較,您是否同意目前的遠距學習符合以下敘述?」、本問卷第 15 題「您認為「遠距教學」遇到哪種的老師狀況,最影響學習效果?」及本問卷第 17 題「疫情遠距期間,您是否願意認真參與『非強制出席』(如:不點名)的遠距課程?」
〖註五〗出自問卷第 13 題「在「遠距課堂」中,您認為哪種學習方式最有成效?(請排序)」及本問卷第 16 題「您認為「遠距學習」遇到哪種的同學狀況,最影響學習效果?(請排序)」
〖註六〗出自問卷第 2 題「您就讀的科系學群?」及第18題「若只能遠距評量的情況下,您認為哪種方式最能合理測驗出學習成效?」
〖註七〗出自問卷第 21 題「經過這段時間的全面遠距教學後,對於『個人學習』您覺得有什麼正面影響?」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