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歷面試

2024.06.14 | 4847次觀看

求職市場觀察:履歷沒寫「這關鍵字」你就落後一截,真的假的?

天下雜誌
2024.06.14
4847次觀看

AI不只顛覆勞動現場,也改變了求職市場生態。根據微軟的2024工作趨勢指數,截至去年12月,在LinkedIn個人檔案中加上「Copilot」和「ChatGPT」等技能的用戶,是前一年的142倍。如今,更多人在自己的履歷放上難度不一的AI技能,也有更多公司為新職缺裹上AI包裝。求職者或在職者,該如何更新一份吸引人的AI履歷?

編譯/田孟心 由天下雜誌授權轉載

在OpenAI的ChatGPT震驚市場之後,現在,似乎每家公司都突然想成為一家「人工智慧企業」,每一位員工也感覺到他們需要儲備AI技能,並替自己貼上「AI人才」的標籤。

履歷秀AI,找工作就好辦?

在求職市場方面,已經看到一些明確的跡象。

31歲的前亞馬遜PM達納尼(Asif Dhanani)分享,自從3月被解雇以來,他一直在進修自我,美化履歷。

他報名了AI技能訓練班Deep Atlas為期兩週的線上課程,費用是6,800美元(21.8萬台幣),「這是一項值得的投資,」他說,備好AI相關的技能組很重要——即使他感覺,面試的企業目前也還不清楚自己到底要找什麼樣的人才。

達納尼的觀察是正確的,即便角色仍然模糊,AI技能在履歷上似乎是「有寫有加分」。

理財媒體GOBankingRates訪問了4位職場專家,總結一篇名為〈為什麼你應該把AI放在你的履歷上〉的報導寫道,「在履歷中秀出AI,證明一位求職者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處於領先地位,並對職涯發展感興趣。」

或許這是為什麼,根據微軟的2024工作趨勢指數,截至去年12月,在LinkedIn個人檔案中加上「Copilot」和「ChatGPT」等技能的用戶,是前一年的142倍。

不用是AI大師,各行各業皆可上車

一些專業人士或許納悶,自身完全不是個理工人、沒有接觸過AI這個領域,履歷該放什麼?

專門招募AI人才的人資公司Moonhub創辦人Nancy Xu指出,求職者不應該因為缺乏經驗而過於沮喪。許多公司正在尋找在大型語言模型之上建立應用程式的人才,這只需要軟體工程技能,但不需要AI特定的經驗。 

一位有十多年銷售經驗的經理告訴《華爾街日報》,他觀察現在要應徵OpenAI和Anthropic等有前景的科技公司,要在履歷寫上「AI銷售」經驗;如果沒有放上,就不太會被這些公司青睞。

對商業人士的佳音是,即使是一名不懂AI技術活的商業業務,也可以透過將自己平常的業務盡量連結AI,搭上這班車。

OpenAI也為願意進入AI新世界的人士,提供為期6個月的訓練,這項計畫名為「OpenAI Residency」。負責人夏利亞連納西亞度(Elena Chatziathanasiadou)指出,比起之前有AI經驗,更重要的是參與者願意學習和認同公司使命。

「我們在意的是,人們能理解這個領域,」她說,這項計畫接受大學輟學生、神經科學家、茱麗亞音樂學院的畢業生⋯⋯,並不是人人原本都具備AI專長。

事實上,在AI徵才市場中,最缺工的崗位仍是頂級AI專家,也就是真正了解大型語言模型技術知識的人才。但這群人目前還很少,企業往往難以找到足夠的合格人選來勝任。

但是其他類型的AI職位,那可就五花八門又不設限。這使得科技業的工作者正在透過自我進修上課、在履歷中添加流行關鍵字,來參與這場盛會。

企業端,重包裝吸引人才

有趣的是,不只個人求職者這端開始籌備AI實力(或僅僅是標籤),企業也感覺到要為AI調整徵才策略的壓力。

在微軟的調查中,LinkedIn上提到AI的職缺貼文收到的申請數量,比沒有提到AI的要多出17%。

Moonhub的Nancy Xu指出,現在許多科技工作者為前途著想,特別希望服務的企業有他們想要的關鍵字,「他們可能原本在一家理想的科技公司上班,但選擇離職,因為想去一家『AI公司』。」

AI領域女性社群Oasis Collective創辦人凱索(Juliet Kelso)指出,現在很多公司只是將AI工具整合到產品中,就稱自己為AI公司,「這是鄙視鏈中最不酷的一種AI公司」,她表示,但現在確實很多一般企業的創辦人自學如何建構AI產品,即能讓公司改頭換面。

一些企業則致力於內部訓練,讓自家員工AI升級。

例如Salesforce的培訓平台Trailhead,目前提供43門AI相關課程,從基礎知識,到符合道德的AI使用。超過6萬名Salesforce員工至少參加過一門AI課程。

求職現場與企業現場的動態顯示,和AI掛鉤,是勞資雙方的當務之急。

(資料來源:DIce, WSJ, GOBankingRates, Open AI, Microsoft)

(原文標題:新時代的履歷:不管哪一行,都要放上AI?


推薦閱讀:

精選財經、國際、管理、教育、經濟學人、評論、時尚;互動圖表、影音等多媒體報導,深入解讀世界脈動,掌握前瞻觀念。以溫和、理性的態度,積極、正向的角度,為台灣及全球華人社會,提出一束客觀、冷靜、可信賴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