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距課VS微課】如何讓課程更有趣?在於「授課操作」

文:羅亦耀|麥巨卡索訓練中心 執行長

原文標題:遠距與微課的比較分析_分析角度七:授課操作

「微課」與「遠距」,這兩項手法是數位培訓的兩個碁石面向,各自有不同的角色與優缺點,我也運用了十個不同的指標來進行分析,就讓我們一一與您分享吧!承接上一個主題「分析角度六:學習元素」,本次以「授課操作」的角度來進行比較。

分析角度七:授課操作

曾經有一位培訓界的前輩,他對著我說:「其實現在的數位培訓,技術面已經做得很好了,效果,其實可能比實體訓練來得更好。」
我不置可否。

這位前輩的觀點,也許是對的,因為在大多數的講師操作中,他們的實體訓練也許都是以「講解」為主,或者說,針對某些課程主題,如:機具的操作、工廠安全的法規等課程,也只需要以講解作為唯一的課程操作手段,那麼,我也認為,現在的數位培訓真的做得不差,甚至,可以迴避交通往返的問題,更可以強化大家重覆複習的可能,就這樣的角度而言,數位培訓真的可能比實體訓練來得更好。
然而,我當下仍是選擇不置可否,真實的原因是,對於一部份把實體訓練運作得很「精湛」的講師而言,不論數位培訓如何進步,有些運課手法就是無法移轉過去;當人們沒有看過真正「精湛」的實體訓練成效,就會有「數位培訓可以做得比實體來得更好」這樣的錯覺。

我相信,有許多專業的企業培訓師,都很了解我在說什麼。
每一場實體訓練,我們都會運用不同的操作手法,可能是遊戲、可能是討論、可能是演練、可能是一對一修正、可能是引導思考,更可能是體驗學習;而每一項操作,都可以達到我們期待的效果,看到學員的眼睛亮了,看到團隊互相會去凝聚共識,看到上下關係得到和解與協作,看到大家對於企業品牌有著更高的認同與自豪感。
每一場結束後,我們感受到主辦單位的衷心感謝,以及學員的熱烈掌聲,我們就知道,這絕對是數位培訓做不到的地方。

因此,這一篇文章的比較指標,就是指這樣的課程運課操作方式。

就「遠距」而言

大多數的課程運課方式,會有接近 70% 左右的技巧,是不大能在遠距平台上操作的;能保留下來的,應該都會是以「討論活動」為主,不論是大家利用聊天室進行意見發表,或者是分組討論室進行討論,又或者,是利用外掛軟體進行溝通,這樣的操作型式都是遠距最主要的主流。
講到這裡,可能會有許多講師反駁我,其實遠距仍有比賽活動可以進行,仍然可以利用共同白板的功能進行共同繪圖,仍然可以利用拍合照功能進行許多儀式感的建立,我其實不反對這樣的說法,但是,我們這裡比較的背景是「企業訓練」,就這個對象群而言,這方面的活動會稍嫌「幼稚」,就像我們在實體課程中,進行過去的團康活動一樣,不是不能操作,而是會讓學員覺得「把我當小孩子耍」,效果還沒有收到,反效果卻可能產生,因此,我並不鼓勵大家往這方面想。

而對於「微課」而言

課程的操作方式就更加收斂了,由於是錄播的方式,它連最基本的討論與問答的互動都很難進行。雖然我仍偶爾會在微課中,提出一些問題讓大家去思考,也可以達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它畢竟不是互動,效果仍是有限。
微課的操作廣度,很需要後面緊接著實體訓練來補強,也就是所謂的「混成學習」。當我們能有這樣的延後機會,才能真正把所有能操作的技巧放在實體訓練中進行。

因此,在第七個指標:授課操作,兩者各自得到的分數是:
遠距:★★☆☆☆
微課:★☆☆☆☆

在「授課操作」上,「遠距」略勝於「微課」,但是兩者在這方面都並不優秀!(7/10)

推動「遠距教育訓練」,你該知道的事情 >>

要怎麼開始規劃教育訓練?歡迎報名、諮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