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是位於要衝地帶的海島,每年亦常受颱風、地震等天然災害的侵擾,民眾針對各式的災害應變,無了平日養成了解國內外時事、掌握最新即時資訊之外,也該做好防範準備,準備包括「緊急避難包」、確認距離自己生活圈最近的「緊急避難處」、「防空洞」、「防空避難所」在何處?避免災害發生時慌了手腳。《104職場力》為您所匯整包括「簡易疏散避難地圖」、「防空疏散緊急避難」以及「防災有Bear來」等資訊,助您有備無患。
文/《104職場力》小編 整理
近來國際局勢瞬息萬變,加上極端氣候影響漸增,台灣四面環海,位處要衝,加上地處地震帶,特別需要警戒包括颱風、地震、甚至軍事危機等災變,民眾除了平時就須深入了解國內外時事與即時資訊之外,更要在平日做好防範準備、未雨綢繆。
為因應災害威脅,《內政部消防署》規劃一系列防災相關資訊,提供民眾在需要避難時,可供迅速查找最新的防災資訊可參考,包括「簡易疏散避難地圖」、「防空疏散緊急避難」以及「防災有Bear來」等內容。
以下為《104職場力》為您所匯整的相關資訊,歡迎參考利用。
天然災害以及突發狀況導致的災害威力不可小覷,依照不同災害發生避難方式也不同,應視其狀況選擇。
如發生水災,因就地或垂直避難為原則,低窪地區宜預先疏散撤離前往避難處所;若為地震則前往開放空間或公園為原則;海嘯發生時應前往海拔高度10公尺以上、非海嘯潛勢區的鄰近高地或大樓。
內政部消防署整理簡易疏散避難地圖,點選縣市可至該區域疏散避難相關資訊與地圖:
此外,不幸發生戰爭或已預見可能將出現「空襲警報」而需要進入避難所時,我國各地區均已規劃相關「防空疏散緊急避難所」,由國防部發布管制疏散之命令後,才能開放進入避難。
特別提醒:現行設計的防空避難設施多位於大樓地下室,平時受憲法賦予個人財產權之保障,未經所有權人同意,請勿擅自進入查看。
內政部警政署提供之「內政部警政署防空疏散避難專區」和「各警察機關防空疏散避難專區」,可於平時準備先利用手機截圖或下載Google離線地圖標註辦公處所或住家附近之防空避難處所,預先儲存,以隨時或於網路斷線時查閱。而遇戰時或戰爭將發生時,除依平時自行儲存之資訊,儘速避難外,亦可依現地標示(黃色防空避難設備標誌牌)或聽從軍、憲、警及民防人員引導,進入防空避難處所避難。
內政部消防署建置防災有BEAR來「個人化防災資訊網」,依民眾需求提供之個人關切的防災議題及資訊,也強化政府數位服務,讓民眾便於取得防災救災資訊。
系統提供台鐵及高鐵停駛、颱風警報、地震特報、地震特報、海嘯警戒、豪雨警報、強風警報、淹水警報、土石流警戒、停水、停電資訊、河川高水位警報、水庫放流警報、道路封閉、高、低溫、依據GPS位置發送500公尺內災情等17種災害示警資料,供使用者自行選擇想要的災害示警資訊,並且可選擇接收推播的頻率。
另除裝置定位的位置外,使用者還可以自行選擇5處想要關注的地點,並且可以勾選不同的災害示警通知。
另外也提供天然災害「避難須知」、防災準備事項以及防災地圖,平時預防、災時避難。
緊急避難包應該準備甚麼物品?該多久更新一次?
當災害發生須前往他處或依指示前往避難地點時,為求即時和避免手忙腳亂,這時「緊急避難包」即發揮其功用,可立即取用前往避難場所。
內政部消防署提醒,緊急避難包建議放置於大門口或玄關附近等隨手可取得之處。原則上避難包物品需能維持3天的個人基本需求,才能在受困或等待救援情況下自助,以下所列項目提供參考:
延伸閱讀:【地震防災必看】震前預防準備「緊急避難包」、家具、書櫃應固定避免砸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