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災逃生】公司起火怎麼辦?火場預防、避難守則懶人包!8NG行為恐致命

104職場力
2024.12.23
3515次觀看

公司發生火災是極其危險的事件,對公司職員來說,了解火災基本知識和火場逃生技巧至關重要。《104職場力》統整了火災的危險因子、起火常見原因、火場逃生方法及應避免的NG行為,幫助大家在災難發生時能有效應對。

文/《104職場力

本文導覽

台中全聯倉儲發生大火,最終釀9死8傷的悲劇,不僅揭示了火災對生命安全的威脅,也喚起大家對於防災議題的重視。為了避免慘劇再度發生,必須讓大家深入了解火災的常見原因,包含如何有效避免,以及災難發生時該如何逃生,希望透過本文提升大家的防災意識。

當公司成火場,3大致命因子要閃避

濃煙、高溫、火焰,是火場最致命的3項因子。

No.1 濃煙

魔王級的濃煙,其實比火焰還可怕!通常罹難者葬身火海的順序是:

  • 吸入含有一氧化碳和有毒氣體的濃煙,導致缺氧死亡
  • 吸入濃煙後因而昏厥、失去知覺,後被火焰灼燒

除了高溫、難聞的氣味及有毒的成分之外,濃煙還有以下特性:

  • 每秒上升速度為3-5公尺,比人跑得還快,且容易在建築物內擴散
  • 煙霧所含微粒子會阻絕光線、降低逃生避難時的能見度
  • 煙霧會刺激眼睛等感官、影響視線,增加逃生難度

也就是這種來勢洶洶又會遮蔽感官的因素,因而容易造成民眾恐慌,影響正常判斷力。

No.2 高溫

火災的烈焰與濃煙產生的高溫會對人體造成以下傷害:

  • 燒(燙)傷
  • 熱虛脫
  • 脫水及呼吸道水腫

因此一定要盡量閃避高溫地區,確保安全。

No.3 火焰

火焰雖是火災造成人體灼傷的主要原因,但通常是人命傷亡間接原因;因為在火災中,往往罹難者是因吸入大量濃煙中的一氧化碳和有毒氣體造成死亡或昏迷,而後才受火焰侵襲。

了解火場的危險因素排行後,接下來看企業發生火災的常見原因,不妨檢視自身的防火措施是否足夠完善。


火神怎麼來了?3大火災發生原因與預防

在企業內部,火災的發生往往是由多種因素交織而成的。了解這些常見原因不僅有助於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也能有效地制定防範措施,降低火災風險。本段將探討企業內部發生火災的幾個主要原因,並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以保障工作環境的基本安全。

電氣問題、人為疏失、刻意縱火是企業內部發生火災的主要3面向。

1. 電氣/電器問題引發火災

  • 插頭及插座鬆動:接觸不良會產生火花,導致絕緣被覆熔解,進而引發短路著火。
  • 電線老化、損壞:長時間使用或重物壓迫會使電線老化,最後造成短路。
  • 電器設備過載:如延長線同時接入高功率電器,超過安全負載會導致過熱和短路。
  • 電器使用不當:使用瑕疵零件的電器或未經妥善保養的電器、機台(如冷氣機、電暖器)也可能引發火災。

✅預防電氣火災可以怎麼做?多一分留意少一分危害

  • 不在個人座位的插頭接上過多延長線,避免超過負載。
  • 不使用的電器設備,應隨手拔掉電源插頭
  • 拔插頭時,以手持插頭取代拉扯電線,以免造成電線內部銅線斷裂。
  • 如電線表皮有老化、破損、斷裂等異狀,應立即請設備部門確認或更換
  • 電線除了不可重壓或擠壓之外,也不要綑綁使用或置放在地毯下方,以免通電時產生的熱量蓄積而導致起火燃燒。
  • 定期檢查插頭有無鬆脫、焦黑、綠鏽、潮濕及堆積灰塵等現象,並勤擦拭保持乾淨。
  • 茶水間冰箱、電鍋、烤箱、微波爐、電磁爐、烤麵包機等高耗電量電器,應分別插在迴路不同的插座,且盡量避免同時使用

⚠️注意!以下這些情況為電氣火災的前兆,請保持警覺!

  • 當打開其他電器設備時,開啟的電燈出現變暗或閃爍,代表電線過載或接線鬆脫。
  • 如果燈泡、燈管經常燒毀,代表電源的電壓出現異常。
  • 電線發熱代表負載過度或電線規格不對。
  • 電線發出燃燒的燻臭味
  • 配電盤經常出現無熔絲斷路器開關跳脫情形。

2. 人為疏失引發火災

  • 不慎遺留火種:未熄滅菸蒂、香氛蠟燭或蚊香灰等,都可能引燃周圍可燃物。
  • 用火不慎:爐火、打火機、煙火若使用不當,也會引發火災。

✅預防人為疏失火災

  • 建立明確的防火管理制度,並列成容易背誦的SOP。
  • 指定部門防火管理人,負責監督和執行防火措施。
  • 各樓層劃分責任區域,確保每區都有專人負責。
  • 定期進行全員消防安全訓練,了解火災的危險性及逃生方法。
  • 進行實際的火災逃生演練,提高員工在危急情況下的反應能力。
  • 嚴格控制用火、用電地點與行為,例如明確的吸煙和明火區域。
  • 定期檢查所有電氣設備的狀況,確保其運行正常,並避免過載使用。
  • 加強對化學品、油脂等可燃物品的管理與存放,並標示清楚。
  • 保持工作環境整潔,定期清理電氣設備附近的可燃物品。
  • 在關鍵區域安裝煙霧探測器和滅火器,並定期檢查運作狀態。
  • 在高風險區域安裝監視器,以便及時發現、及時撲滅。

3. 刻意縱火

可能有人會因為家庭、經濟、工作、人際、感情或其他壓力衍生出報復心態,因而做出過度激烈的脫序或報復行為,「人為縱火」就是其中一項隱憂。其中內部員工、外部訪客或其他來訪者都可能是潛在的火災發生者,因此企業應該加強防火意識和相應措施以降低風險。

✅預防刻意縱火

  • 在人員進出管理處設置監視器,以便發現可疑行為能預先制止或通報。
  • 採取訪客登記制度,對進入企業的外來人員進行登記和身分驗證。
  • 安排專人定期巡邏,檢查可疑情況和潛在的安全隱患。
  • 建立舉報機制:鼓勵員工和訪客報告任何可疑行為或火災風險,並保護舉報者的隱私和安全。


燒起來了怎麼辦?火災逃生避難與求救原則

在面對突發火災時,正確的逃生避難原則能顯著提高生存機率。火災發生時,時間是生命的關鍵,因此了解如何迅速反應、尋找安全出口以及互助合作,是確保自身和他人安全的重要策略。本段將針對火災逃生的基本原則進行詳細說明,幫助大家在危急時刻做出正確決策,從而有效避開危險。

🔥火災初期:可嘗試滅火

在發生火災時,首先要保持冷靜,不要驚慌失措,並迅速評估情況,如果恰好是火源初萌時,可立即使用滅火器或室內消防栓撲滅,有機會使災損降至最低。

但滅火前應先找到退路,確保無安全疑慮再行滅火,可使用滅火器或室內消防栓撲滅火勢。

  • 滅火器操作口訣:拉瞄壓掃
  • 室內消防栓操作口訣:按開拿拉轉
滅火器的使用方法口訣示意圖:拉瞄壓掃。
室內消防栓的使用方式示意圖:按開拿拉轉。

(圖片來源:內政部消防署)

萬一火勢擴大或滅火失敗時,應當機立斷關上起火居室的門,防止火勢蔓延及濃煙擴散,而後立即往安全退路方向逃生避難。

🔥火災示警與通報

當火勢來到需要逃生避難的程度,請觸發火災警報或大聲呼喊「失火了」,盡速示警同事快速離開火場,並在抵達安全區域後撥打119報案,告知消防人員火災發生的地址、是否有人員受困、受困人員所在樓層位置等,利於消防人員進行專業評估。

🔥火災逃生時,謹記5個初步要點

1. 開門,下樓往外逃生

火場逃生最佳策略是離開建築物,而離開建築物最好的方法就是往一樓往外逃生。不過在開門之前,應先用手背觸碰門板測試溫度,以及觀察門外是否有煙霧

  • 如果覺得門板溫度燙手時,表示門的另一側已是高溫狀態,切勿開門,改採其它逃生避難路線。
  • 未感高溫,則先開一條門縫觀察門外是否有煙霧,若無煙霧再行逃生,並隨手關門,防止火勢及濃煙擴散。
  • 若有煙霧則不可嘗試穿越煙霧逃生,應關門退回室內,並用衣物或毛巾將門縫塞住,防止煙霧流入,改採其它逃生避難路線。

2. 樓梯間未見煙霧,再繼續往下、往外

只有確認樓梯裡沒有任何煙霧時,才可以選擇走樓梯往下避難,並選擇走有防火門的安全梯逃生,因為防火門關上後可阻絕火勢及濃煙擴散,形成安全的逃生環境。

3. 在樓梯間發現煙霧,應改採水平方向尋找其它逃生避難路線

往下跑到一半發現有煙霧從樓梯間蔓延上來,表示下方是火場,此時不要改往上跑(人跑不贏煙),也不可嘗試穿越煙霧逃生,請選擇水平方向尋找其它逃生避難路線,並關門以防止火勢及濃煙侵入,再用衣物或毛巾等將門縫塞住,防止煙霧流入。

4. 平時應規劃2個方向逃生路線

當主要逃生出口無法往下往外逃生時,請尋找第二逃生出口;若第二逃生出口也受阻,則改往相對安全空間關門避難,等待消防人員救援。

5. 無法逃生時,應處在相對安全的空間內避難

萬一真的沒有其他往下往外的逃生路線時,應立即關上所處室內的門,再用衣物或毛巾將門縫塞住,防止火勢及煙霧流入,並改往火、煙、熱的反方向尋找相對安全空間(如陽台),並撥打119求援。

🔥火災逃生應避免的8個NG行為

  • 為了收拾財物而延誤逃生避難時間。
  • 撤離時,擠在出口或樓梯間造成擁堵和混亂。
  • 在撤離後,為了拿貴重物品返回危險區域。
  • 忽視警報聲音,抱著僥倖心理等待確認情況。
  • 等電梯、搭乘電梯下樓,將自己置於危險中。
  • 躲廁所或公用淋浴間。
  • 用塑膠袋套頭並穿越濃煙。
  • 浪費時間尋找濕毛巾摀口鼻。

PS.以往「用濕毛巾摀口鼻即可穿越濃煙逃生」的觀念其實是錯誤的,因為濕毛巾擋不住濃煙中會造成人命傷亡的一氧化碳和有毒氣體。

火災逃生時的行為選擇至關重要,避免上述NG行為是確保生命安全的關鍵。在危急情況下,延誤撤離或做出不理智的決策可能會導致嚴重後果。每位員工都應該清楚意識到,生命安全永遠該放第一,做出正確的逃生行為能夠讓我們脫離危機。

如果企業內部有開設消防演練與安全教育訓練課程,建議全程參與並用心記住,因為這可以提升大家對火災逃生的認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進而在面對火災時更好地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火災逃生避難流程示意圖。

(圖片來源:內政部消防署)

文章參考資料來源:內政部消防署


延伸閱讀

職場專業情報第一選擇:履歷範本、自傳範例、求職面試、職場溝通、經營管理、工作心法、職涯規劃、中年失業、就業機會等。不只幫你找工作、找方向,更要提升你的職場競爭力。新鮮人、上班族、二度就業必看!